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日期:2022年11月14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2021年,在龙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聚焦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的工作目标,坚持服务至上、精益求精、内外兼修、全面加速,着力打造政治、素质、业务、执行、作风“五强”队伍,激扬锐气、勇气、朝气、志气“四气”,组织召开城市品质提升攻坚行动誓师大会,全力攻坚城市品质提升,使城区更具舒适度、辨识度、美誉度,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打造“城管铁军”。一是以“引领力”促“政治强”,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二是以“学习力”促“素质强”,强化理论、制度、业务学习,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三是以“创新力”促“业务强”,坚持有利于工作开展原则,科学进行班子分工、人员配置,激发全局上下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以“战斗力”促“执行强”,在疫情防控前线、基层工作一线、重大项目火线中锤炼党员干部队伍。五是以“凝聚力”促“作风强”,开展形式多样团建活动增强向心力,修订内控制度规范机关运转,优化团队作风。同时,坚持“好干部”标准提拔重用一批中层干部,激励全局职工立足岗位讲奉献,履职尽责勇担当。局党支部被推荐为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坚决推进能源生态园项目,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一是创新“党建引领+项目攻坚”模式。建立项目指挥部及其党委、执行指挥部、三区联动机制“三大堡垒”,先后攻坚选址、首轮公示及跨区维稳等难题,观澜森林公园调线工作获区委区政府通报表扬。二是有效缓解“邻避效应”。通过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处早处小排除风险隐患,获得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全力做好开工各项准备。项目始终坚持合法合规、严谨细致,已完成立项、可研、选址公示及批复、主体确定和项目核准等前期工作,完成六次环评公示,具备开工条件。

  (三)对标一流塑造城市景观,优化城区环境品质。一是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工业质感”。在重要节点设置“奋斗龙华”等11处精美雕塑,建成“龙华之钻”大和天桥。同时完成谭罗人行天桥等13座人行天桥LED灯具安装;优化汇德、汇隆等重点建筑景观灯设施,完成深圳北站中心公园“光影公园”项目。二是增强城区环境“时尚品质”。统筹开展“世界著名花城”建设项目40个,打造15个建党百年Logo,摆放时花91万余盆、悬挂灯笼2.9万余串营造节日氛围,使城区环境更加赏心悦目。三是塑造绿化景观领域“科技场景”。大力开展智慧公园建设,在阳台山绿道、深圳北站中心公园安装5G智能音柱、座椅及储物柜,在世纪广场建设公园ioc等5G智能设施设备,在大浪文化公园建设AR植物科普、全息投影等设施,在中心公园建设导盲导览系统、网络广播中心等设施,不断优化市民群众游园体验。四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廊道”。统筹推进144个环提项目,新增环城绿道6公里,着力推进龙华大道(梅林关-布龙路)等11个重点市容环境整治项目,世纪广场、观澜高新园中心公园等即将完工。同时对梅林关、龙观路、和平路、区政府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共清理并补植苗木约25万平方米,显著改变区域景观效果。

  (四)精准施策治理环境卫生,夯实城管工作基础。一是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凝聚全区治理合力。严格落实双“环境长”、红黄牌挂牌督办等制度,常态化开展社区市容环境测评,完善环卫企业考核办法,优化奖惩机制;创新环卫工人打卡考勤制度,定向配租环卫工人公共租赁住房共117套,并做好节日慰问,充分调动企业、环卫工人积极性。二是狠抓短板治理,进一步夯实环卫工作基础。高标准编制《龙华区环卫设施规划》,新建提升9座垃圾转运站、15座市政公厕,累计完成38座垃圾转运站、84台环卫作业车辆的硬件提升,并在库坑转运站试点小型渗滤液处理项目。开展公厕“灭点行动”,联合行业监管单位对长期落后公厕进行全面整治,累计整改公共厕所硬件问题740处,公厕指数排名跃居全市前3。三是狠抓问题整改,进一步推进日常精细管理。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巡查机制,投入专职巡查员259人,常态化进行市容环境巡查。联合住建、环保等开展建筑、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专项执法,7、8月份高峰期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同比减少约60吨。

  (五)强力开展城市空间整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一是开展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定岗定责,责任到人,在全区综合执法队伍开展自查互查,以突击检查的形式对全区协管员及市容巡查人员在岗在位、文明执法、仪容仪表等方面进行检查监督,并积极落实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二是开展市容秩序大整治。重点整治“六乱一超”、非法户外广告、泥头车、不文明养犬、共享单车、“黑燃气”和烟花爆竹、扬尘污染等市容乱象。全区城管执法系统累计查处各类违反行为超40万宗,罚款700余万元。三是以路为轴系统梳理整治城市空间。梳理整治龙华大道、观光路等26条主次干道,累计拆除违规户外广告、有碍市容横幅标语等超过1万个。同时攻坚克难完成深圳北站、大浪时尚小镇违规户外广告拆除工作。

  (六)扎实有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印发《2021年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每半个月对全区6个街道56个社区的分类工作进行动态测评并通报。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张贴《条例》宣传海报21万张,发放分类指引及手册68万份;开展业务培训1100余场;播放宣传视频约180万次;落实全市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7个社区获评“百优社区”,其中福城街道章阁社区书记荣获“百分书记”。全市首创垃圾分类“导师制”,组建6支“分类导师”队伍,共400名分类导师,实现社区全覆盖。三是完善分类设施。升级改造分类投放点1511处;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检查标准,规范辖区市政道路分类收集容器设置2993套,形成“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双桶模式。四是健全分类体系。大力建设全品类玻金塑纸分拣中心,推行“互联网+可回收物”模式;推行“装修码”,装修垃圾收运约15304.79吨。五是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累计立案处罚523宗,拟罚款21.5万元,已执行到位16.1万元。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紧紧围绕“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变革城市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市容环境质的提升,使城区更精致、更宜居,群众更满意、更自豪,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着力塑造“城管铁军”。切实增强危机意识,深入开展本领建设,着力防范化解能力不足的风险。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促进城管系统干部职工政治更强、业务更强、作风更强,使思想更统一、目标更明确、行动更有力。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创新。用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以“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推动工作模式和手段变革,使各项工作更加集约、智能、高效。

  二是推动市容环境“蝶变”。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攻坚治理市容环境短板乱象,争取短期内、大幅度改善城区面貌,并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使城市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一方面,全力擦亮底色。强化对环卫企业的约束,促进作业标准提升,开展环卫大冲洗,并统一标准提升垃圾转运站、公厕等硬件设施。同时,压实街道、社区和有关部门责任,强化城中村、背街小巷、集贸市场等环卫薄弱场所治理。另一方面,提升城市观感。持续开展“上路、走路、看路、美路”活动,对全区128条主次干道沿线行道树、绿化带、道路铺装、沿街商店广告牌等分批进行整治提升,使道路空间更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使龙华城区整体感受更加清爽、通透、舒适。

  三是全力打造“城市公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过“紧日子”,着力推动景观建设理念变革,以绿地为中心规划建设城市,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景”高度和谐统一。一方面,提升绿地可使用性。以慢行系统为重点,打通绿地循环,增强通勤功能,让居民有更多机会在绿色中穿行,促进形成新的绿色健康生活理念。同时,探索智慧化建设,增强公园、绿道的便捷性、可玩性、互动性。另一方面,着力塑造城市记忆。出台《龙华区城区景观风貌规划》,在加快推进环城绿道等重点项目的同时,充分应用龙华文化符号,在街头巷尾、公园绿道建设更多便民设施及小品小景,以小博大,讲述龙华故事,彰显龙华魅力。

  四是全面推广“城市管家”。弘扬特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以“城市管家”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服务方式变革、提质增效,探索走出一条高密度城市管理治理新路,从而撬动整个社会治理。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听取各方意见,完善《龙华区“城市管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实施模式、执行主体、委托内容、推进范围、运营年限、监督考核六大重要事项。另一方面,加快试点推进。计划在六个街道同时试点推进,努力形成可量化的社会化服务清单、可运营的企业管理模式、可考核的系列工作标准、可推广的智慧监管体系、可执行的严谨退出机制。

  五是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小事”办好,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完善分类全链条、全体系,确保较好完成上级考核要求。一方面,做好常规动作。制定印发《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季度评估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测评“指挥棒”作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督促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企业加大收运投入,提升已覆盖片区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量;坚持正向激励和严管重罚,推动居民习惯养成。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深化垃圾分类导师制,扩大导师队伍,提升导师工作覆盖面;配齐配足督导员,并加强对督导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前端督导实效,提高居民分类准确率;委托专业企业负责未覆盖片区的厨余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推动厨余垃圾全量收运;高标准建设科普体验馆,兼顾“科普、人文、时尚”等元素,科学规划场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