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财政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来源:龙华区财政局 日期:2020年01月09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2019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聚力提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多向发力塑造铁的制度与执行,团建共建激发强劲的内生活力,底色擦得更亮、干事劲头更浓、业务水平更优,保障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活力,积极主动组织谋划收入

  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区减税降费联席会议制度,以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2019年辖区税收减收规模达56亿元;落实中央和省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共41项,全年减费近5000万元,下降11%,切实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主动提前谋划收入组织工作,切实排查摸清可入库非税收入,为积极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盘活变现政府资产资源。全年实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1亿元,增长6.58%,实现综合财政收入412.1亿元,有力保障了服务辖区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强化担当与统筹,连续完成支出序时进度目标

  做好督进“总指挥”,建立全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支出督进长效机制,制定全年支出计划,采取月初报计划、月中报进展、月末报问题的形式督促单位加快支出,在年底冲刺关头,通过“周周报”督促专项债支出;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收回单位闲置资金7.8亿元,调慢补快用于刚性增支需求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实现各季度关键节点“双序时”,支出均衡性有效提高,专项债支出也圆满完成上级任务。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9%,与GDP核算相关八项支出229.2亿元,增长11%,有力助推辖区经济增长,“年初预算就是工作部署,执行进度就是工作总结”的理念,在各单位基本建立。

  (三)保障民生与重点领域,聚力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九大类民生支出177.8亿元,增长14.3%,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8.2%,较去年同期占比提高4.6个百分点,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实现教育支出48.5亿元,较上年增加14.1亿元,增长41%。新改扩建学习9所,增加学位1.8万个,启动13所村小整体提升项目;新增幼儿园18所,新增学位6720个,其中公办园新增学位3240个。近三年,我区财政教育支出年均增长37%,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加大辖区建设投入力度,用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基建支出合计131.9亿元,增长30.8%,2017-2019年连续3年“破百”,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用足用好债券资金,依法合规及时调整资金用途,于10月末完成全部专项债11亿元实物工作量拨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继续发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全年专项资金安排投入21亿元,较上年增长43%,有力支持辖区进行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鼓励科技创新。

  (四)强化预算管理成效显现,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走在前列

  “三双”举措多维发力,持续强化制度建设。集中立项与分月督进双轮驱动,将4月定为制度建设月,瞄准业务难点、管理堵点,对制度文件进行集中立项,每月跟进建设进度;业务管理与内控强化双管齐下,全年出台区财政预算准则、临时用款管理办法等60多项制度文件,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立规矩”和“见成效”双向并进,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制度落实情况监督和检查,确保执行不打折扣。专题开展“十四五”教育支出测算,针对我区教育支出增长较快的情况,通过测算对教育支出以及教育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谋。推动项目支出预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制定使用广泛的通用标准和具有行业领域特性的专用标准,结合常规性项目标准化建立过程,出台指导性文件,建立10个具体项目的标准体系。加强重点行业支出标准管理。出台教育系统支出标准33个,建立学校人员工资福利、生均经费、生均外经费、开办费等各类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学校日常运行经费和开办费的细化支出标准体系,统一学校部门预算格式模板,进一步促进教育支出的规范化。优化财政管理手段。积极推进智慧财政建设,成立内设独立的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智慧财政的前期建设工作;邀请市财政专家及智慧财政建设团队授课,加强智慧财政的共建共用,为龙华全面建立智慧财政打下基础。

  (五)开展全流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制度先行,出台《龙华区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制度,逐步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工作机制;搭建框架,建立具有龙华特色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和教育、医疗两个重点行业个性指标体系,创建全市首套项目支出绩效事前评价指标体系,共收录2358项绩效指标,为绩效评价提供重要抓手。建立预算绩效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将绩效关口前移,在2020年预算编制中首次将全区34个新增项目纳入事前绩效评估,把事前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审核的重要参考,涉及预算单位22家,涉及财政资金6.18亿元,审减金额约8900万元,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夯实事后评价基础,继续扩大重点绩效评价覆盖范围,较2018年增加2个评价项目,覆盖资金从2018年12.2亿元增长到13.3亿元,增长率为9%。

  (六)积极上门走访,敢于动真碰硬,推动改革事项落地生根

  喜提“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荣誉,深度规划辖区采购工作,顺应改革潮流,积极支持企业发展,获得了2018-2019年度“全国政府采购百强县”的荣誉称号;加强代理机构管理,制订全市第一个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管规程。毫不手软,严厉打击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对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资料以及涉嫌串通投标的4家公司,分别进行了罚款、禁止参加政府采购以及记入诚信档案等处罚。有力保障机构改革平稳推进。开展新设机构部门预算编制,高效完成机构改革经费及国有资产划转工作;积极沟通人民银行,推动新设单位银行账户开设。开展参与式预算编制,积极对接人大常委会机关,做好首次预算初审工作,提前向人大常委会机关报告预算草案,现场向人大代表沟通解释预算安排及重点支出情况,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认可。全面履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采取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七)精细化政府物业管理,提高政府物业资产使用效益

  财政部门除负责政府资金管理外,还肩负着监督管理政府资产的职能,而政府物业管理正是其中重要一环。全市首创合作开发模式,推进清湖文化产业园项目,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合作,着力打造湾区文化新地标。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分类整理政府物业资产,完成《龙华区政府物业资产管理办法及配套细则》研究制定,物业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全面梳理政府物业资产台账,摸实物业底数;建立政府物业巡查机制,制定巡查工作计划,共巡查空置政府物业22处,责令整改;梳理公配物业委托,新委托社区公配物业10处。增加政府产业用房有效供给,开展产业用房装修工程,完成红山六九七九标准层以及企业定制层室内装修工程;建设并上线政府物业电子地图,提升政府物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了物业管理效率。

  (八)以“主业”观念抓机关党建,政治规矩意识持续增强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方案等,将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先后开展集中学习35余次,发放相关学习书籍和资料200余册,真正让党的思想理论入脑入心。“正本清源”促作风提升。全面落实作风建设责任制,把作风建设工作列入支部中心工作;印发《龙华区财政局廉政管理制度(试行)》,梳理细化廉政风险,针对30项廉政风险点制定了防控措施。加强谈话提醒抓早抓小工作。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局《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等,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启动谈话提醒工作,处级以上干部开展谈话提醒150余次,科室(中心)负责人开展谈话提醒100余次。

  (九)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构建“雁阵型”人才梯队

  加快完善人才梯队培养,全年完成提拔任用2名正科级领导干部、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及4名副科级非领导干部;完成事业单位七、八级管理岗提拔聘任及部分专业技术岗岗位变动工作,切实增强后备干部储备力量。推动优秀干部遴选,全年完成3名科级公务员全市选调,通过外部人才导入,既补齐关键岗位,又带来多维度的工作经验。全面梳理局内人员的编、岗、责问题,按照机构改革方案及局三定方案完成下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调整转任相关工作;编制全局岗位说明书,进一步明确干部个人的岗、责、权。强化业务能力提升。“制度化”推进赴市财政局跟班学习,获市局主要领导和各处室大力支持,先后向市财政局选派年轻干部4批次十余人,涵盖预算处、国库处、人居处等多个处室;持续开展上讲台及财政沙龙活动,举办14场次。

  一年来,龙华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成绩,“铁信念”日益铸牢,“铁脚板”日渐磨出,“铁算盘”逐渐炼就,龙华财政铁军建设已见初步成效。

  二、2020年重点工作

  2020年,我局的工作总体思路是:提质、增效、服务、参谋、拓新。具体工作包括: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在“提质”谋发展上下功夫

  收入方面,一是密切协调税务、国资、国土等部门,优化收入征管,加快税收和非税收入缴库;参考往年惯例,会同税务等部门表彰纳税百强,鼓励辖区企业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全力扩大政府有效投资,积极争取新增政府债券额度,用足用好地方债。三是适当扩大土地转让力度。四是提前谋划第六轮市区财政体制。

  支出方面,一是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在更多重点支出领域构建模型科学测算,实现“支出一把尺子”;二是围绕支出均衡性,进一步落实部门支出主体责任,加强支出督进力度,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调慢补快,着力解决好“重制定、轻执行”、“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三是严格落实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把当年预算执行情况作为下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罚慢奖快。

  (二)树立新的用财理财观,在财政管理“增效”上下功夫

  一是构建有龙华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单位申请的所有预算项目都要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加强新增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促进各单位从“要我有绩效”向“我要有绩效”转变。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常态化事前绩效评估,加强资金源头管控。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机制,做好绩效评价过程监督和质量控制,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价质量。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强化绩效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精打细算,执守简朴、力戒浮华,厉行节俭办一切事业。继续强化预算约束刚性,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项目资金要全部编制对应到具体项目和使用单位,提高预算到位率。三是始终绷紧可持续发展这根弦。主动参与市区各部门的政策研究,强化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民生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避免超越发展阶段和财力承载的政策。

  (三)持续打造龙华财政铁军,在优“服务”、塑队伍上下功夫

  坚持以服务为底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行“一线工作法”,研究确定每周“基层走访日”,下移工作重心、前移工作关口,切实了解预算执行和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时响应预算管理端需求,全面优化业务办理流程、资金监管模式等,推动财政工作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提升对各预算单位的服务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政”在“财”先,深化对财政工作政治性的认识。坚持纪律挺在前,把规矩意识融入干部职工潜意识。以成体系、全覆盖为目标,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形成“入职即学制度、每天都用制度”的工作格局,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强化规矩意识,在财经纪律、文件督办、保密意识等方面,把短板补得再扎实,把基础打得再牢固。坚持发扬财政优良传统,凝聚干事创业“硬核”力量。发扬财政部门“能承压力、吃苦耐劳、专业担当”的优良传统,强化责任意识,以“有效”人员的丰富助推工作质量再提升。

  (四)跳出财政看财政,在提供高质量“参谋”上下功夫

  一是更多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扩大理财视野,跳出财政看财政,向管理要效益,避免“就财论财”;深度挖潜财税数据这座“金山银库”,为龙华经济社会发展建议献策,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二是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全力支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财政投入机制,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标准打造深圳国家高新区龙华园区,配合做好“一园一策”政策研究;支持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是以财政支出优化营商环境,向支出要收入。把交通、道路、水电等营商必备条件建设好,高质量推动完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设施,以宜商宜居环境吸引企业和人才;以财政管理为导向,从预算安排和末端支出促进各部门工作开展,深化政务服务质量、市场开放水平、法律法治建设等软环境营造。

  (五)推动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采购和物业管理等各领域改革,在业务“拓新”上下功夫

  强化课题研究,着眼突破创新。探索建立与支持创新相适应的政府采购交易制度,研究制定政府优先采购辖区企业创新型产品相关政策,支持辖区企业发展;加强专项债的发行使用研究,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为辖区基础建设拓展资金来源,参考我区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项目收益专项债,提出可复制、可参考的龙华样本;主动提前介入各项政策研究,包括民生政策、产业政策等,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政府采购订单融资政策,撬动金融资本对辖区企业的扶持。加快推动产业用房供给,跟进北站已购置产业用房后续事宜,统筹推动清湖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区里招商引资储备一批高质量的政府物业。提高政府物业整体使用效益,探索物管中心新定位,由政府物业产权产籍管理,向政府物业开发、持有、运营全链条管理转变;将“电子地图”系统成果充分运用在政府物业管理中,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率,提升政府物业资产管理水平。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捋顺采购人主体责任、代理机构代理行为、供应商履约等各方权责。做好中介机构结(决)算审核质量核查,推进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切实提高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