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202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龙华政府在线 日期:2020年05月06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今年以来,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全区上下毫不放松全力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和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由于受到全国上下大范围停工停产停业影响,叠加境外疫情蔓延导致外需急剧萎缩,我区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全面下滑,经济增长不如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9.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1.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2%;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6.6%。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下滑,但少数重点企业表现良好

  一季度,我区工业总体下滑,但规上工业总产值降幅较2月收窄9.9个百分点,三月当月产值占一季度比重达50%,恢复至去年同期的103%,反映企业生产情况明显好转。从用电数据来看,3月24日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达到去年12月日均用电量的水平。部分重点企业表现突出,工业百强企业中产值翻番的企业有14家,增速超20%的企业32家,对全区的产值贡献显著。

  (二)商贸业受影响程度较深,线上经济对我区拉动作用不明显

  由于疫情影响,居民外出消费的意愿降低,部分线下门店歇业倒闭,商贸业恢复不及预期。一季度,我区批零住餐四个行业分别同比下降22.6%、30.1%、50.4%、32.4%。从各大商业综合体恢复情况看,聚集性消费或服务受冲击严重。从疫情催生的线上经济来看,一季度我区网上销售额小幅增长2.8%。此外,疫情催生的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网络游戏等线上服务业对我区经济促进作用不明显。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工业投资下行压力大

  一季度,受疫情停工影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2%。其中政府投资同比下降30.3%,降幅比2月份收窄了1.4个百分点,社会投资同比下降17.7%,降幅比2月份收窄了1.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地价带动,增长3.6%。工业投资大幅下滑,同比下降55.5%,其中技改投资下降81.3%。

  (四)外贸进出口大幅下滑,进口增速好于出口

  一季度,我区进出口同比下降16.6%,其中出口下降26.5%,进口增长1.3%,好于预期,但受上年度存量订单、大宗商品海上运输周期较长影响,国外疫情对一季度进出口的影响在数据上尚未完全显现。

  (五)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收支平衡压力较大

  一季度,辖区税收同比下降26.1%,其中区级税收下降2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4.1%。未来疫情防控、民生建设等刚性支出不减,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二、经济形势研判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疫情全球蔓延、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等多重夹击,未来经济形势主要取决于全球疫情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龙华作为制造业大区和外贸大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化的趋势下,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虽然疫情对我区短期经济带来较大冲击,但总体上是可控的。尤其近期国家提出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区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将会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总体来看,虽然疫情给我区经济发展带来多重困难,但我们要看到危中之机、疫后之机,坚定信心,率先突围,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以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复产企稳

  加快兑现上年度稳增长及本年度惠企十一条、总部经济发展等产业扶持资金,尽快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尽快出台《深圳市龙华区关于促进产业链协同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研究新一轮经济稳增长激励政策。对重大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给予倾斜式支持,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和机器换人。

  (二)及时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和“断点”

  联合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拓展供应链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企业核心生产要素、区域优势资源、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有效整合,全力协助寻找国内替代供应商,降低交易成本。全面排查各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风险点,厘清供应链关键节点、一二级供应商的情况及地域分布,协助企业评估供应链中断风险,提前做好应对方案。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强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创新方式支持中小企业,降低企业流动性压力和融资成本。

  (三)精准有效扩大投资

  结合国家扩大专项债项目适用领域,支持新基建项目建设契机,编制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作方案,重点谋划并发掘新基建等新增领域的专项债项目,利用专项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聚焦工业投资精准发力,督促曼其投资等已批未建工业地块尽快开工,加快推进美团科技、宝能汽车总部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提速提效,加快招拍挂进程。

  (四)加快推动消费回补升级

  加快实施稳定和促进就业各项政策,集中开展线上专题招聘活动,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落实好近期出台的提振消费的各项措施,促进餐饮、汽车、服装、文旅等消费回升。加大公共消费支出,在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环保节能、信息化设备等领域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五)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努力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大防疫物资出口力度,支持生产能力有富余的企业扩大产能转型生产紧缺医疗物资,帮助企业完成国际国内标准认证,加强跨部门产销对接服务。研究对疫情期间海运、航空货运专项补贴政策,降低贸易物流成本。推动海外订单通关便利,全力支持快速通关,企业所需疫情防控物资即到即提,紧急情况先放行后补手续,实现通关“零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