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龙华区教育局 日期:2023年01月17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引领开创新局面

  一是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成立龙华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选派第四批31名第一书记进驻民办学校,组建第一书记临时党总支,首次实现全区民办学校全覆盖。二是狠抓师德师风。全市首创师德师风监督员聘任派驻制度,选聘监督员1018位并精心组织聘任仪式,年度师德征文作品获省一等奖1项。坚持审计全覆盖,有序推进260项内审项目,其中一项成功入选中国内审协会“典型实践案例”,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政府机构单位。三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完善思政课常态机制,累计开展超400节思政课,中小学完成率100%。获评省教育厅关工委“朝阳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为全省唯一获奖教育关工委。大力促进粤港澳青少年交融交往,圆满举办首届2022年深港澳青少年成长峰会系列活动。

  (二)坚持优质学位供给,招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攻坚克难增加学位供给。新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7所,新增学位11760座。新改扩建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4290座。二是完善教育结构体系。建成龙华区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提供特殊教育学位144座。龙华区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学,提供职业教育学位2000座,实现职业技术教育零的突破。

  (三)坚持引育留用结合,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一是高标准选拔师资力量。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945名,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教师146名,博士7名。二是高质量推进人才培养。启动学前教育“未来教育家工程”、中小学“未来教育家2.0之铸将工程”。评定区级名师211名、区级名师培养对象1304名,市年度教师首次花落龙华。三是高水平搭建发展平台。与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中小学教师培养协同创新”项目,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培养74名具有跨学科视野、改革创新精神的“种子教师”。

  (四)坚持普惠优质发展,学前教育迈向新征程

  一是落实惠民利民举措。新增7所民办普惠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向约8万儿童核拨成长补贴超1.2亿元。二是创新推动学区治理。率先完成学区组建,制定学区化治理方案,成立学区治理委员会。全面完成“百园扶百园”专项帮扶,28所幼儿园完成考评验收。三是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印发《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结对实施方案》,对区内80所中小学以及248所公民办幼儿园进行结对部署,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结对全覆盖。

  (五)坚持破圈出圈思维,教育改革激发新动能

  一是纵深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设立新华中学教育集团等3个教育集团,持续推进格致中学等5所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教育集团规模翻了一番。二是深入探索“云校+”未来样态。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推出“线上教学开放日活动(学校专场)”71场,确保“停课不停学”。三是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成功与深圳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等高端教育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为培养更多拔尖型创新型人才助力赋能。

  (六)坚持践行使命担当,服务社会尽显新格局

  一是支援抗疫诠释教育担当。面对反复疫情“大考”,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集结队伍下沉社区,累计超3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青年突击队”,累计10234人次支援抗疫,发挥青年先锋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不遗余力开展教育帮扶。落实“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模式,先后选派70名优秀骨干教师赴新疆喀什等地支教,帮扶工作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三是全力以赴保障“三考”。联动多部门通宵作战,为全区4279名高考考生、11705名中考考生及15235名学业水平考试考生保驾护航,实现2022年“三考”组考零失误。

  (七)坚持减负提质并重,落实“双减”实现新突破

  一是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坚持将“双减”督导融入学校视导工作,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业设计和课程设置,推动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二是发挥数字化平台优势。搭建课后服务信息平台。按照“1+1”模式开展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学生选课、考勤等。利用“龙华区教培行业”治理平台,对1350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管。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党建引领业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完成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推进公办学校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推动实现学前领域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和校长。持续完善向民办学校派驻第一书记模式,深化实施“夯基提质工程”,健全党务干部梯队模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包点联系机制,强化“八小时”以外监督。全面落实审计工作计划,做好意识形态、统战、计生等工作。

  (二)加快学位供给,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学位建设任务

  做好学位调研工作,全面掌握2023年秋季入学需求,科学制定新开办学校学区划分方案。加快推进澜兴学校等9所学校项目建设,新增学位超1万座。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超5000座。

  (三)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继续做好优秀教师招聘选聘工作,持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名师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纵深推进“全口径、组团式、融入式”教育帮扶,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形式,构筑区域间教育交流协作新机制,开启振兴乡村教育全新征程。

  (四)创新督导工作,高质量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健全校内外“双循环”督导体系,探索校内、校外“双轮驱动”督导模式,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完善督学队伍建设体系,创新督学遴选方式,配足配强各类督学。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扩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覆盖面。贯通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形成“互联网+督导”模式,建立交互式督导数据库,纵深推进教育督导数字化。

  (五)落实减负提质,多途径赋能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推进课后服务信息化试点工作,规范课后服务开展。深化作业设计研究,形成课后延学服务龙华范式。继续推进“大作业深学习”课堂教学变革,重点突出深度学习和作业完成指导,打造五育并举的全景特色学习活动。

  (六)提升数字治理,打造具有龙华特色教育治理新样态

  推进教育部“双区”实验工作,培育市区两级智慧教育示范校,融合未来数字技术,探索区域“网络+应用”的5G教育创新融合途径。充分发挥“数字龙华”优势,优化完善智慧教育管理体系,开发数字教育平台和更多应用场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七)坚守安全底线,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防线。建立健全教育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做好舆情监测与预警报告。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标准,加强安全防控和平安校园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切实抓好未成年人保护、校园食品安全、小散零星工程等安全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