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委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来源:龙华区委组织部 日期:2022年01月13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晚上7点不到,龙华“社工村”敏记糖水铺这个临街私人院落,连围栏边都挤满了居民,市委党校韩颖教授用“潮言潮语”,生动讲述百年党史,大伙喝着糖水轻松聆听,互动环节时刻,生活“小确幸”分享、非洲鼓演奏,让一颗颗漂泊的心有了更深沉的爱党爱国情怀。2021年以来,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委发挥组织体系完善、工作触角长的优势,创新“四活”党史课堂,开展专业服务为民办实事,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城中村“开花结果”。

  一、“四活课堂”走进村

  城中村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龙华区共有372个城中村,居住其中的人口超过 201万,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8.8%。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委铆定城中村这个基层治理难点,创新打造形式活、内容活、地点活、时间活的“四活”党史课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城中村。利用居民临街店铺和私人院子等现有资源,打造出“烧烤店里侃理想”“糖水铺里小确幸”“桂花树下话幸福”“百家同绘百米党史画卷”等开放式场景互动教学模式……灵活的党史学习课堂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接地气、入人心、聚人气。“专家教授把党史送到街坊邻里常来常往的休憩地,这种小而灵活的宣教,让我们在茶余饭后、休闲散步中就学习了党史,人人都可参与。”居民们说道。党史学习内容既有党史专家的专题讲座,也有城中村老支书的主题党课,还有新生代年轻党员们奋斗故事的互动分享。“阳春白雪”的理论宣讲和“下里巴人”的草根说教,更是让党史知识灵活地施教于各个阶层的基层党员和群众。为契合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的学习时间,“夜间党课”“周末讲座”“网上课堂”尽量将党史课堂安排在节假日和晚上,化解了大家上下班时间不一致、大规模集中学习组织难的问题。遇到了感兴趣的内容,大家还可以互相学习、讨论,又带动了周边的居民们一同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城中村党员和社区群众中逐步走深、走心、走实。

  二、学史力行惠民生

  近年来,龙华区建立起“1+6+12+N”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体系,即以1个区社会组织党委为“核”,6个街道社会组织促进会党组织为“块”,12类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为“条”,区社会组织党委兜底N个没有明确党建指导部门的社会组织为“面”,形成一核多元、条块结合、全面覆盖、协调有序的组织网络,工作触角延伸至城中村的每个角落。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打通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实现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由“有形覆盖”向“有效引领”转变。3月30日,“百家社会组织,千场专业服务”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精心组织“百场心理服务”“百个微课件”“百个树洞咨询”等专业服务,得到了社会的热烈响应,惠及近30000名群众。依托“红色创投”,全区共资助开展“社工支网计划——专业社工党建引领项目”“齐党心、聚能量——红色志愿赋能计划项目”等31个项目,金额达316万元。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学史力行,将社会组织的公益性与为民服务进行了深度融合。让居民们广泛赞誉的,还有设立在社区的社会组织“户联中心”。在居民们看来,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区居民走出家门、打开心门,促进社区户户相联,有效增强了邻里间的粘合度,提升了居民的家园意识。

  三、基层善治开新局

  在学史力行中,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委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依托“社会治理公益联盟”,联合全区222个居民自组织、近6000名成员,聚合龙华区内外的社会治理类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共同开展“六微党建”之社工微演讲、青年微沙龙、职工微技能等活动,搭建起社区共同治理的平台,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主体由政府“单打独斗”向“全员参与”转变。大和社区也被打造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示范意义的全国首个“社工村”。“由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社会组织买单,并引导企业等各方社会力量参与,着重在民生保障、社区治理、居民服务等领域为城中村的群众办实事……”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委还创新服务载体,推行服务方式项目化,有效激活、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源主动为群众办实事,提高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效能,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抓手由“虚”向“实”转变。2021年7月,龙华区社会组织党委被市委授予“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