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群团工作部 > 其他 > 工作动态

群众在哪里 群团工作就紧跟到哪里

来源:深圳市龙华区群团工作部 日期:2019年01月18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每到周日,龙华区清湖社区工联会副主席郑福东就格外忙碌。一拨接一拨的职工走入她所在园区的职工之家,打乒乓球、练瑜伽、学舞蹈……玩得不亦乐乎。同时,为了配合职工们的作息时间,职工之家还特别延长了晚上的开放时间。

  去年11月初,深圳市首家名团干工作室在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成立。工作室凝聚、联系了7名具有丰富共青团工作经验和对共青团有着深切情怀的团委书记。

  去年3月,深圳首个驻企业婚调室在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华园区挂牌,为员工搭建了一个更为便利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平台。迄今,龙华区婚调委累计提供法律、心理咨询706例,受理婚调案件485宗,调解成功364宗,成功率75%。

  从郑福东的忙碌到名团干工作室与富士康婚调室的挂牌,三个不同的场景,共同简笔勾勒出2018年龙华区群团工作焕然一新的气象。

  2018年以来,龙华区群团工作部不断开创群团工作新局面,为新时代龙华区发展贡献群团力量。

  一、打造“身边的工会”提升职工获得感

  作为深圳市产业大区,龙华区职工人数超过120万,工会工作充满挑战。2018年以来,龙华区总工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工会工作,切实履行工会职能,全面优化工会服务,有力推进了“一会三区”(建设有为工会,打造民主建会示范区、职工关爱幸福区及劳动关系和谐区)建设,为职工群众释放更多获得感。

  工会工作,只有不断稳固基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发展。而工会工作的基石,就在工会的基层组织建设。2018年,龙华区总工会下发《未建工会企业工会组建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三步走”的整体目标,主抓百人以上企业建会。截至目前,百人以上未建会企业建会完成率98%,位居全市第一。2018年12月,富士施乐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成为区总工会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基层活力的典范。同时,区总工会采取“工会主席上讲台”和区、街道主席联席会议等具体举措,使工会工作更加贴近一线。

  工会经费收缴历来是一项难题。龙华区总工会通过集中宣讲、送教上门、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各界对工会经费收缴工作的认知度。2018年,区总工会经费收缴数和新增缴费企业数增量全市第一。

  瞄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主动作为,完善职工维权机制。去年以来,区总工会全面推广“12+N”(建成12个源头治理劳资纠纷实验区,辐射园区周边N个企业)试点模式,数量占全市1/3,并在试点园区派驻律师,累计服务2000余人;制定《劳资纠纷预警奖励制度》,创新劳资纠纷预警和调处机制,全市首创组建职工合法维权应急小分队,深入一线参与劳资纠纷及其他应急事件调解处理;与区法院联合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以“工会+法院”模式将工会法律服务与劳动争议调解有机衔接,开展各类劳动争议的诉前联调。2018年,全区工会系统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共计2635万元。

  立足服务,精准施策,打造职工“身边的工会”。区总工会大力推广工会会员卡,“一卡多用,尽享八大类36项服务”,提前超额完成市总工会下达的任务;落实“职工关爱计划”,健全“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条块协作”的援助服务体系,全年发放慰问金280多万元,惠及职工近4000人;开拓工伤探视定点医院,做到“逢伤必探”,印制《工伤保险实用知识手册》及工伤探视折页,进一步完善工伤探视工作机制。

  去年以来,区总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行“点单式”培训方式,受惠职工超过2万人。同时,在富士施乐公司创办职工大学,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124名工会干部参加劳动关系协调师培训,大力提升职业化工会干部持证上岗率。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达97名,劳动光荣的理念深入职工人心。

  二、当好青年“引路人” 引领青年创新立业

  秉持“政治建团、思想立团、固本兴团、改革强团、从严治团”理念,2018年以来,龙华团区委以改革思维创新服务,引领青年创新立业,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

  聚焦团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去年以来,团区委大力开展“智慧团建”工作,完成883个团支部、1540名团干、8368名团员录入及报到工作;强化“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成立锦绣科学园等7个园区团委;推进学校少先队工作,选举产生龙华区第一届少工委,搭建了多部门联动少先队工作体系;立足青年需求,打造青年活动阵地,指导成立“青年之家”和全市首家名团干工作室,开展青年“Young课堂”等品牌活动,服务基层青年组织网络进一步扩大。

  聚焦青年思想引领,高扬理想信念旗帜。去年“五四”期间,团区委凝聚全区40多个基层团组织和公益组织的力量,开展“五四”青年文化月系列活动,涵盖创新发展、文化艺术、学习提升、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70余项。

  聚焦青年发展规划,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立足青年多样化需求,团区委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基地”,搭建青年就业创业和交流互动平台;完善青年驿站功能,落实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牵头成立龙华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依托“青春家园”专项项目,维护辖区青少年权益;开设“青工学堂”,助力青工综合能力提升,引导其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

  聚焦服务大局,打造志愿服务新名片。团区委成立全市第一家生态文明U站,推动“生态+”志愿服务蓬勃发展;以区义工联为抓手,充分发挥22.3万名注册志愿者力量,2018年发布约2.8万个志愿项目,近21.2万人次参与,服务时间逾71.8万小时。去年以来,龙华全区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志愿服务表彰10余次,深圳市五星级义工84人,其中民治义工服务中心被评为“2017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闪烁在龙华大街小巷。

  三、撑起妇儿“半边天” 绽放巾帼新风采

  全市率先试行妇女代表常任制,揭牌成立全市首个驻企业婚调室,推进基层妇联规范化建设……2018年以来,龙华区妇联坚持以改革为动能,以组织建设为重点,抓基层打基础,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妇联建设新格局,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在各行各业绽放巾帼风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改革引领,加强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区妇联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网络,建成基层妇女组织174个,同时,印发《龙华区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以推进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服务机制、阵地建设四个规范化为主要内容实施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妇女群众长效机制。基层妇联规范化建设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紧扣维权,为妇儿撑起“半边天”。去年3月,深圳首个驻企业婚调室在富士康科技集团龙华园区挂牌成立,龙华区“1+6+6+N”婚调体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区妇联联合区人民法院签订《共建家事纠纷协调解决机制备忘录》,下发《关于建立家事纠纷协调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婚姻家庭服务四支队伍,加强调判结合;搭建“1+6+N”反家暴工作平台,启动区家庭暴力防护中心,开通全区反家暴维权热线“0755-21074727”;构建“3+3+3”反家暴模式与系统,创造全市首例对施暴者强制矫正的个案记录。

  着眼家庭,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区妇联联合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制定《龙华区家庭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实践课程等服务,惠及10万户家庭,同时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龙华好母亲”“龙华好家风好家训好家庭”等活动,传播文明和谐家风。

  坚持需求导向,推动妇儿幸福感不断提升。区妇联精选出43个妇儿之家特色项目,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95场,惠及全区妇女儿童135071人次。大力提升龙华女性素质,举办面向科级女干部、妇联主席、执委、企业女工主任的培训班,实施外来女工流动学校送课和青柠女苑项目,成立全市首家区级企业女声朗诵艺术团等。同时,区妇儿工委办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新建母婴室48间,超额完成民生实事指标;培育儿童议事会,产生116名儿童代表,开展儿童议事活动34场,初步建立儿童社会公共参与的龙华样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