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获悉,为推进注塑行业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牵头编制《龙华区注塑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积极探索注塑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路径。目前,该标准已正式在深圳标准促进会官网和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众号公开征求意见。
作为深圳的工业大区和制造业强区,注塑行业是龙华区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其能耗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大、减污降碳协同度高且协同减排潜力大,是龙华区探索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的关键行业。
《龙华区注塑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注塑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明确了评价原则、数据来源优先级、评价指标权重和计分方式。该标准立足龙华区注塑行业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情况,依托龙华区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减污降碳协同评估和管理相关标准,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
《龙华区注塑行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涵盖目标协同、控制协同和管理协同三个方面,聚焦源头替代、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等减污降碳关键环节,细化污染物治理和节能减排相关指标的颗粒度,对VOCs收集、末端治理工艺,节能生产设备、灯具等辅助设备应用,绿色货运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该标准设定的VOCs与碳减排协同度,VOCs排放、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等指标,契合注塑行业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凸显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中“突出协同增效”的工作原则。
在提供“碳污”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该标准还为注塑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治理工作提供了管理建议,引导龙华区注塑行业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