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高效创新+真诚服务 打赢土地整备速度战

来源:龙华区福城街道办事处 日期:2021年02月10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牢记光荣使命,不忘初心来途。都言征拆苦,无畏龙华干部。一户,一户,绘就大美蓝图。”——《如梦令 征拆》

  梅观创新产业走廊福城观澜产业地块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指挥部第三组门口,征拆干部所作的新词《如梦令 征拆》侧面折射了土地整备工作人员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龙华征拆人精神。随着项目签约全部完成并进入全面清拆工作阶段,梅观土地整备项目胜利在望,但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必将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留下不灭的记忆。

深圳龙华:高效创新+真诚服务 打赢土地整备速度战1.jpg

43个小时连轴转打赢攻坚战

  43个小时、13户业主签约……如果问十六组工作人员的难忘片段,一定是12月25日早上9点至27日凌晨四点的连轴转。经此一战,十六组摆脱了排名靠后的不利局面,后来居上完成了签约任务。

  连续奋战43小时,完成多个业主签约任务。

  攻坚战从12月25号早上九点打响,白天工作人员先准备有意向业主的签约资料,但当天下午,工作人员打了一轮电话,发现没有一户业主能完全确定参加签约,这不免让大家有点忧心忡忡。时间不等人,当天晚上,组长袁志斌便带领工作人员前往罗姓业主家,说服让其第二天参加集中签约,但该业主一直在观望犹豫,工作人员也被拒之门外。

  “记得那晚天气大降温,我们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不断向业主宣讲早签约、早交房、早选房的好处,口水都讲干了,但业主的态度还是不置可否,没有答应第二天参加集中签约。”袁志斌回忆,工作人员没有放弃,第二天一早继续到业主家里进行沟通,最终感动了业主。26日下午,10个业主集体到指挥部签约,当晚九点多,又有3个业主前来签约。因为业主集中批量签约,1000多页的签约资料制作、审核都耗费了几十个小时,为了加快进度,袁志斌更是专门“盯住”审核流程的工作人员,不让其他人插队,即便这样,全体工作人员还是一直忙碌到27号凌晨四点才最终完成任务。

  “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回家洗澡,换身衣服继续回指挥部干活。”在签约集中启动后的一个月内,这样拼命的工作场景在梅观土地整备项目指挥部俯拾皆是,没了“要我干”的尴尬,“我要干”的豪情充盈其间,干部士气空前高涨,提前22天完成全面签约任务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高效创新+真诚服务:打赢土地整备速度战

  “主动将热脸贴被搬迁人的冷屁股,把冷嘲热讽当成鞭策签约的动力。”十组组长郭文忠举例说,该组某外卖地承租户在第一次谈判中,对评估价格中的搬迁费、装修费、停产停业补偿费极不满意,并背离事实的漫天要价,不愿配合,对工作人员态度冷淡甚至恶语相加,导致签约工作一度停滞不前。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向该承租户开展政策宣讲,在政策框架内不断完善资料、耐心解释。经过长时间反复谈判与沟通,最终,承租户接受了终稿评估价格,完成签约。

深圳龙华:高效创新+真诚服务 打赢土地整备速度战2.jpg

  “面对被搬迁人,必须放下以前的身份,扑下身子,真诚服务。”副组长王玉冰介绍,第十组创新推出以调解矛盾、快速推进为目的,采用集中签约的工作模式。结合工业园区企业租户多、情况错综复杂、承租户与次承租户利益分配问题沟通协调困难等特点,第十组分别组织搭建了利益分配的沟通协调平台,于12月31日晚召集了信利达物业公司与16家企业进行现场沟通,现场促成16家企业与物业公司进行集中签约;并多次采用业主和租户同步签约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征收补偿工作效率,业主厂房征收和清租补偿工作一步到位。项目开展以来,第十小组始终坚持打速度仗。从2020年12月26日签约启动一始到2021年1月6日,仅用10天时间完成组内所有签约任务,涉及建筑物面积71231.11平方米,包括清退企业47家。

  “主动帮企业协助解决了生产线和环评问题,使企业搬迁无后顾之忧。国家公职人员这么拼命工作,你们是我见的第一个。”租户深圳市翰锭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女士这样表达对土地整备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补偿安置协议签约和腾空交房工作的推进绝非坦途,如何厘清其中复杂的利益纠葛,赢得业主普遍支持? “‘婆婆嘴、蛤蟆肚子、兔子腿’,才能干好土地整备工作。”几个月的土地整备工作让20组组长王峰感受颇深,基层干部要像蛤蟆一样拥有受得了气、沉得住气的肚量,像兔子一样拥有跑得勤、跑得快的双腿,还要有老婆婆那样不厌其烦的耐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最大限度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从征拆干部初次上门,签订清租协议,找到合适的厂房并重新装修,到完成搬迁、腾空交房,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可为锡业董事长林晓明说,这么快的工作速度是征拆干部的无数次亲力亲为和“保姆式”的服务。

  “我们了解到因厂房搬迁,可为锡业损失了上百万元的订单,企业为配合政府工作作出贡献和牺牲,我们必须服务到位。”叶锐说到,针对企业搬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0组组员事无巨细地提供保障,就党员关系转移、产业政策、员工分流等问题积极联系属地相关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大到新厂房施工审批,小到原厂房饲养的宠物狗和金鱼,组员们都事事上心、逐一妥善安置。

  信念+情怀:让土地整备工作无往不利

  “土地整备工作既是落实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也是为居民谋长远利益的过程,这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老百姓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第七组组长黄良杰介绍,完成签约任务的过程可谓一波数折,是必胜的信念+默默奉献的情怀让工作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工作岗位。组员陈振铨的老婆刚生小孩,他只休了四天假就将老婆孩子送到月子中心,回来继续上班。在全面签约收官的当天,黄良杰的岳父去世,他请假三天回湖南奔丧后又匆匆赶回指挥部,继续完成清租工作。

深圳龙华:高效创新+真诚服务 打赢土地整备速度战3.jpg

工作人员深入菜地核对相关数据。

  “这把锄头可以放在梅观土地整得项目‘时光记忆馆’里,作为工作人员践行群众路线的一个见证。”十八组组长叶思锋介绍,2月5日,随着最后一户菜农在补偿协议书上签字,该组负责的26户菜农、涉及面积2万平方米的征拆工作终于划上了圆满的休止符。

  土地整备工作势在必行,但也要尊重历史事实。菜农作为扎根观澜三十多年,为深圳的“菜篮子“工程作出过贡献的群体,其土地整备工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在前期测量、确权阶段,工作人员就多次上门开展前期宣讲工作,补偿安置方案出台后,菜农提出的补偿要求与政策的规定相差巨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诉求,18组按照土地整备要“群众利益最大化”要求,一开始就确立了政策用尽、耐心用尽、人情用尽的三原则。所谓政策用尽在坚守政策底线的大前提下,尽量为菜农争取最大的利益;耐心用尽则是针对菜农这一特殊群体的征拆必须换位思考,面对菜农的多次指责、怒斥乃至谩骂,工作人员用忍耐和淡定去化解,用政策宣讲和耐心沟通去应对;比如,涉及到菜地的面积等数据,菜农质疑较多,工作人员就多次到现场去测量;菜农希望测量菜地底下的灌溉管道并作为赔偿依据,工作人员就用锄头将管道挖出来测量,力求让菜农对数据心服口服。人情用尽是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菜农解决无菜可种后的一些实际问题。

深圳龙华:高效创新+真诚服务 打赢土地整备速度战4.jpg

3组业主集体签约。

  “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克服了就是经历和财富。”三组组长段赛智表示,该组的征拆对象都是小业主,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工作难度非常大,各项工作的排名也比较靠后,“有的业主没有车辆或者不会开车,小组成员就上门接送,有的业主家里有纠纷,小组成员就担当和事佬帮忙调解。”段赛智介绍,正是这样人性化的贴心服务,才赢得了业主们的认可,1月11—16日短短五天冲刺完成了大部分签约,1月19日完成了全部签约任务。

  “还有几个‘困难户’没有签约,我放心不下。”1月13日,2组组长王国栋休了两天陪产假就匆匆赶回指挥部,组织大家全力攻坚,最终在短短几天内完成了剩余6户的签约工作,业主腾空交房工作也完成了近80%。“说实话,刚开始时有很多小业主对自己的房子补偿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导致签约工作出现僵持,那段时间压力很大。”王国栋介绍,关键时刻“大兵团”整备工作模式给签约工作赋能,指挥部领导、观澜街道领导也及时介入给他们想办法、出点子,重新梳理了工作思路,对小部分抱有幻想的业主集中宣讲政策,让已签约的业主去做他们的工作,打破小部分业主观望等待心理,最终促成全部完成签约。

  处处留心 发现解决基层真难题

  征拆干部们不仅关注被搬迁人的个别需求,也察觉到拆迁工作的共性问题。在前期走访企业和与各小组交流过程中,12、19联合小组组长余宝鑫发现梅观土整备项目内中小企业多、年底订单多,但土地整备工作时间又是刚性的,不容拖延,这可能会导致企业遭受损失。为此,余宝鑫建议指挥部在补偿安置方案中设置停业停产补偿费,按期签约、按期腾空交房都可以按面积给予奖励,此建议后来得到指挥部采纳,为梅观土地整备工作后期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圳龙华:高效创新+真诚服务 打赢土地整备速度战5.jpg

1月18日凌晨三点,梅观土地整备项目难关最大的项目签约。

  “为了早日完成土地整备,被搬迁人的指责、埋怨乃至冷嘲热讽,我们都可以一笑置之,在大的目标面前,这些都不算事。”12、19联合小组组长赵成钢回忆,做好土地整备工作,各种委屈都是家常便饭,你有怒气冲冲、我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忍耐和淡定,这种淡定,来自于区委、区政府对土地整备工作的坚强支持,更来自于征迁干部对群众路线的深度理解。

  1月18日晚,号称此次土地整备最大难关的一个地块完成签约,该地块涉及多个小组的外卖地,存在容积率最低、建筑物性质最难认定、历史遗留问题最复杂、谈判难度最大等“四个最”签约难点,按照政策给予的赔偿与业主的预期天壤之别,谈判多次陷入僵局。为早日打开僵局,第12、19联合小组通过多方走访原村干部了解地块历史,协调股份公司谈妥分成比例,耐心细致解释政策引导方向,妥善化解潜在风险,经过夜以继日持续三十多天的谈判,终于签订了正式补偿协议。

  “这次土整工作最大的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搬迁的中小企业多。”第五组组长张顺峰对此深有体会,以该组负责的鸿联鹰工业园为例,该工业园建筑面积5.88万平方米,搬迁企业65家,涉及员工1500余名。工作人员首先深入股份公司和企业,厘清了其中复杂的权属关系和租赁关系,后期谈判时心中有数;同时每天都走访被搬迁企业,发现搬迁中存在的真正困难,并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取得企业的信任和支持,大到帮企业找厂房、企业环评备案、员工安置,小到协调企业的银行贷款展期等工作都一一落实。后期推进签约时采取谈判、清租双线并进的策略,以清租促谈判,经二十多轮攻坚谈判,终于促成鸿联鹰工业园和大布巷股份公司签订框架分成协议。

  心声:一线工作人员讲述难忘经历与工作感想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17组负责征拆的都是原村民,部分业主对征迁政策不了解,心理上先入为主抵触,门难进脸难看;有些业主家庭经济问题纠葛深,身份情况复杂,确权和签约工作很难推进……为此,副组长叶志发扬转业军人敢打硬仗的作风,带领小组深入业主家中进行宣传,不厌其烦进行解释,耐心解答各种问题。

  在清租腾空交房阶段,业主罗某的一个租户要价几十万才肯搬迁,而业主说根据实际情况只能补偿几万元,数字相差巨大,让清租工作一时陷入停滞,“在前后将近十次的谈判中,我向租户讲解政策要点,解释政策的红线,使其明白太高的要价不可能成功。同时,多次协调业主让其尽量多补偿一些给租户,前后磨合十多次,终于使双方达成共识。”叶志说。

  三个多月学到三年的工作经验

  说到土地整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天下第一难事”和“难啃的硬骨头”。但在第六组副组长陈秋惠看来,正因为“土整”工作难,才让她在三个多月的工作中获得了三年才能学到的工作经验。

  作为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项目,并不是签约、拆完房子就了事,还需要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点赞。

  “从11月6日进驻指挥部后,我们只记住了两个时间,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了。这两个时间一是12月26日集中签约,另外一个是1月20日,这两个日期牵涉到业主能否拿到最高的按期签约奖励和按期腾空交房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