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办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342531207R/2021-00507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办 成文日期: 2021-11-10
名称: 上围艺术村摄影师王兆宇拍摄90分钟纪录片《樟坑径76号》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1-10
主题词: 使命 拍摄 抗战
【打印】 【字体:    

上围艺术村摄影师王兆宇拍摄90分钟纪录片《樟坑径76号》

发布日期:2021-11-10  浏览次数:-

  龙华区上围艺术村的摄影师王兆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纪录片《樟坑径76号》的后期制作。这部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通过对上围村飞行员陈桂林和陈桂民兄弟俩的后人进行采访、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和还原历史场景等,以纪录片的形式向观众讲述陈桂林、陈桂民兄弟俩的抗战故事。

  来自东北的王兆宇喜欢客家文化,曾经用时两年多拍摄麒麟舞,并以此主题获得“广东摄影十杰”荣誉。2016年,王兆宇入住上围村76号小院,在此期间,他与从广州过来的房屋主人陈智常老先生相谈甚欢,意外得知76号小院原来是飞行员陈桂林和陈桂民兄弟俩住过的房屋。临别时,陈老特意送了书籍和照片给王兆宇,照片上是他的父亲陈桂林和叔叔陈桂民,并嘱咐王兆宇,照片非常珍贵,一定要好好保管。

  2020年初,平时忙于各种摄影事务的王兆宇有了时间专心阅读。在陈智常老人送的书籍中,他被书中描写的英雄事迹吸引,尤其是关于飞行员的抗战故事,这让他萌发了为他们做些什么的念头。王兆宇开始通过网络、图书馆和走访村里老人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故事。遗憾的是,虽然百般努力,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还是很少。有一天,身为摄影师的他决定为陈桂林兄弟俩拍一部纪录片,用镜头讲述兄弟俩短暂又辉煌的一生。“如果再不做,兄弟俩这段尘封已久的记忆将慢慢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后人想了解他们,会更加艰难。”怀揣这个使命,2020年5月,王兆宇开始了纪录片的资料搜集、整理和拍摄等工作。

  陈桂林、陈桂民兄弟俩的父亲陈词达于1876年出生于观澜新田乡樟坑径村;16岁时,陈词达到马来西亚打工,而后又远赴南美洲做生意;30岁时,陈词达回家乡樟坑置田娶妻。长子陈桂林和次子陈桂民分别于1913年和1917年出生,陈桂林青年时期自费报考广州航空学校,进入第七期甲班学习。弟弟陈桂民在香港念完高中,考进了广州航空学校。

  陈桂民立下多次功勋,最高升至上尉三级,先后获颁一星星序奖章、二星星序奖章。1941年9月11日,在成都一次激烈的空战后试飞刚刚修好的E-16驱逐机7609号,因发动机故障迫降,为保住战机,陈桂民未选跳伞不幸牺牲,年仅25岁。1945年3月8日,陈桂林驾驶一架刚修好的参战多次的P40战机时,因飞机故障坠机牺牲。

  据王兆宇介绍,纪录片《樟坑径76号》,除了讲述陈家两兄弟的故事外,还有陈桂林的儿子陈智常艰难寻亲的过程和本土抗战题材的故事。

  该片得到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创专项资金支持,还有龙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广东省航空联谊会和烈士后人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与帮助。王兆宇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能让更多人记住那一段抗战历史,记住樟坑径的两位飞行员。据悉,该纪录片将于2021年年底结束制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