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部分公司宣称提供“债务化解”服务,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务必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权债务纠纷,防止上当受骗。
一、不良资产化债行不通
不法公司宣称通过批量购买不良资产,通过大数据匹配或碰撞实现“化债上岸”。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2〕1191号),不良金融资产(包括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受让方只能是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全国约60家)而且购买不良金融资产后不得对外转让。不良资产化债行不通。如果客户要求提供与AMC合作协议,不法公司常常以协议正在签署或审批为借口搪塞你。
二、预付资金风险大
不法公司宣称“2-3”折化解债务,需要预先收取资金,化债不成功,承诺退款。你想它化债,它贪你预付金,由于资金缺乏监管和托管,后续公司“跑路”,你血本无归。根据法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损失自行承担。
三、“典型案例”不可信
不法公司为骗取客户信任,提供化债成功“典型案例”。案例客户数量少,不独立,或属于个别小贷、消费金融公司客户,或属于不计代价化债的客户,或属于关联客户,切勿轻信,切勿上当受骗。
龙华区非法集资投诉举报电话:0755-23336089。
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金融工作局)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