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治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接待了一位前来咨询的聋哑人,在耐心为其提供服务后,希望通过该起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为广大市民提个醒。
前来咨询的聋哑人刘某反映,其被熟人用手机操作网络贷款后,熟人卷款后不见踪影,导致其背负了8万元债务。刘某无奈之下报警,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立案,已控制犯罪嫌疑人,刘某前来咨询怎样才能把钱追回来。
工作人员与刘某详细沟通后,发现目前的症结在于嫌疑人已经把钱花完了,而且刘某考虑到二人相识,在对方没有退赔一分钱的情况下直接出具了谅解书。刑事谅解书作为被告量刑的重要证据,在此情况下,尽管犯罪嫌疑人没有赔偿,但仍可以减轻量刑,以致当事人错过了最佳的协商退赔阶段。工作人员建议刘某跟进后续案件进展,可以在公诉阶段一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在人际交往中要提高防诈骗意识,预防熟人作案;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要及时寻找法律途径救济,切莫因顾及“面子”而心软,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