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跌倒的党员干部重新站起来
  • 访谈嘉宾:彭耀春
  • 发布时间:2019年3月1日
嘉宾介绍
龙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
访谈内容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廉正直击》。在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些党员干部因为违纪被纪检部门惩戒处理。这些人被处理后,是否真心悔过,工作和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他的状态到底如何?这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龙华区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建立回访工作制度,将回访与办案工作有效结合和延伸,帮助跌倒的党员干部重新站起来。

  在回访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与被处理党员干部真诚谈话,得到他们的真切意见和反馈,为改进工作提供了有效借鉴,也可以更好地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根据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确定的回访对象包括:1.受到戒勉、调整职务或者岗位调整、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罢免等党纪处理或者监察处置的人员;2.受到党纪处分的人员;3.受到政务处分的人员。对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责、处分后已经辞去公职的人员,明确不列入回访。

  【龙华区纪委常委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何连连】:对这个回访监督工作,我们主要是有四个方面的做法。第一个做法呢我们就是规范程序。我们制定出台了龙华区纪检监察机关回访监督工作制度,对于这个回访的对象、回访的人员、回访时间以及回访程序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以保证回访监督工作质量和效果。第二个做法,我们就是实行一个提级回访的一个原则。也就是说我们会安排比回访对象的级别更高的人来进行回访,希望通过回访对象对于回访人员的信赖感,让回访对象更愿意敞开心扉。

  【主持人】:龙华区回访监督工作第三个做法就是留痕管理,龙华区纪委监委建立了回访监督工作的信息系统。

  【龙华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戴梦晨】:回访监督平台一共有六个模块构成,第一个模块是受处理人员的信息,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数据化的优势,对于回访监督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回访的情况。

  【主持人】:回访监督工作第四个做法就是注重回访结果的运用。回访人员会定期召开分析交流会,对回访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及时把这个回访对象的工作表现以及思想状况等情况,向他的单位和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反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会把回访结果纳入他个人的廉政档案,为干部考察或者是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龙华区纪委副书记 区监委副主任彭耀春】:实施回访监督工作创新,是纪委监委延伸监督检查的一个渠道,也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有利于检验党组织的处理决定是否落实到位,考验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的能力水平,并且能够很好地帮助受处理的同志重新恢复工作和生活的信心。

  【主持人】:开展回访工作以来,全区累计对150余名受处理党员干部进行了回访,登门走访了40多个相关单位,通过多角度不同层面的交流互动,收到良好效果,得到社会好评。

  【龙华区福城街道福民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陈曦】:原先的大福民社区就有几名干部,其中一个我也接触过,他受到党纪处分之后意志消沉。纪委回访的同志,把组织温暖、关怀和关注带到了他的身边,重新找回了原有的工作状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主持人】:本栏目观察员也对龙华区纪委监委的回访监督工作做出了积极评价。

  【栏目观察员郭磊】:纪律处分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被处分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来讲,有改正错误的这种表现,这是处分他的一个主要目的。那么既然本着这个目的,那么对他进行处分的整个过程管理,我觉得是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有没有在处分当中真正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所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原因触犯了纪律条例?通过什么样方式能够帮助他尽快的从原来的这个错误当中改正过来,这是组织应该尽的义务,回访制度其实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环节的问题。

  【栏目观察员陈少宁】:纪律检查的处分,导致了社会上面的一些人的冷面相看,导致他们一种失落的心态。人一生当中都会犯错的,虽然犯过错误,他已经知错悔改的情况下面还要尽快的回到我们的队伍来,继续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为我们深圳发出更大的一个正能量,龙华区纪委监委这么一个举措,这个成绩是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教育挽救受到处理的党员干部,使他们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重新融入社会,意义重大。龙华区的回访工作制度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很有成效,值得肯定。龙华区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也提到,要把回访监督工作作为监督执纪的一个闭环系统来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