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总结

2023年观湖街道党工委工作报告

来源:龙华区观湖街道办 日期:2023年02月20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观湖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目标,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完成区任务令9个,获区委嘉奖8次。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慎终如始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坚决果断处置“0908”沙博小区疫情,全力完成大规模人员生活保障服务任务,期间未出现较大舆情、未发生社会面传播。全速启用全市第四大的龙馨家园隔离点,累计集中隔离服务2.5万余人次、落地核查线索102万余条,获赠锦旗114面、感谢信901封。科学精准高效落实常态化防控工作,率先创建“红色卡口”,推动“防疫卡口”变身“暖心窗口”,开展大围合小分格管理,分区分类建立白名单,实现场所码全覆盖,构筑起物防、人防、技防三道防线。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管理,全区率先试行核酸检测点预约;全力推进疫苗接种,辖区18岁以上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6.75%,做好“红黄绿”分级分类健康服务。

  (二)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步推进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78.78亿元(以统计公布为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6亿元。优质企业集聚效益凸显,“四上”企业增至518家,同比增长15.37%;“国高”企业增至486家,同比增长31.71%;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3家,同比增长306%;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67家,上市公司达11家。华润三九牵头实施国家中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计划,获医药行业首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证书;汇川技术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证,宝德计算机获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杰普特、捷顺科技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支柱产业加速链式发展,翰宇创新产业大楼、汇川技术总部大厦、锦绣科学园三期正式启用,联嘉祥新材料研发中心竣工,普门科技总部大厦完成二次结构施工,松元厦“1+6”转型升级项目顺利出让,全国首个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国创中心产业孵化基地落户锦绣科学园。高品质产业空间持续扩容,发扬“敢打必胜”的大地块精神,全脱产兵团式攻坚,用心用情为企业、搬迁户算好“经济账”“长远账”,顺利实现观湖北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100%清租,有力保障一批高端医疗器械项目用地,总体收储连片产业用地近26公顷,获赠锦旗90面。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升级,推行涉企“综合查一次”制度,入企执法检查频次减半。推进35个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任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协助企业直租辖区集体物业,竭力深挖降费减负潜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优质营商环境。

  (三)坚持建管并重、全面提升,有序推进城区面貌蝶变升级。全力配合鹭湖中心城建设,“三馆”建筑群获2022年亚太地产大奖,鹭湖枢纽交通详细规划编制完成。片区路网加速完善,观平路改造总体进度过半,完成俊和路(观和路—新湖路)、澜安路建设,打通观盛四路、科盛路、临宝街等断头路,系统推进金明路(梅观高速辅道—平安路)、新澜大街(环观中路—汇灵北路)等15条规划道路立项申报,完善21条主次干道39公里非机动车道建设,排查治理20个“锐角相交”隐患路口,有效治理环观南路美中学校“周五堵”路段,获评市交警局精品微治堵项目。城市空间加速释放,圆满完成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等8个征拆项目,全年土地整备入库75.7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52.01万平方米,补偿建筑物55.21万平方米。落实违建“零增量、减存量”,纵深推进“净土”行动,严厉打击违规占用未建成土地行为,整治土地113处9.5万平方米,拆除各类违建72.05万平方米,连续6年提前超额完成违建“减存量”任务。城区品质加速提升,深入推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上围艺术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深圳首个碉楼主题公园、樟坑径河白鸽湖示范段建成开放,观湖中心公园提升成为深圳首个无障碍爱心示范公园,以永丰源瓷文化为主题的鹭湖瓷园开园迎客,完成樟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屋顶花园、吉坑村小游园等4个市容环境提升项目。建成街道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提升垃圾转运站6座、公厕8座,完成281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密闭化改造。润城社区获评深圳市垃圾分类“百优社区”。PM2.5年均浓度值低至1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空气优良率排名全区第一,获评龙华区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单位。

  (四)坚持系统建设、源头治理,纵深推进社会治理强基固本。新设大和、松轩、新源3个社区。构建街区治理模式,设立街区治理委员会和社区“两组两中心”,精准细划68个街区、369个网格、674个楼栋格,细分缩小治理颗粒度,推行“支部入格”,实现街区党组织全覆盖,下沉优秀骨干担任街区长、楼栋长,打造“1+2+N”街区便民服务体系,以“铁脚板”压实“街区责任田”,全年解决民意诉求375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成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妥善化解奥宸观壹城延迟回迁纠纷等12宗重大矛盾纠纷,高质量完成“国满件”攻坚任务。市级禁毒重点整治地区预警通告完成“摘帽”,两级平安建设中心成为全区示范点,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8.6%。安全形势平稳可控,深入排查整治危化品、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隐患,创建“二小零”监管新模式,高标准完成樟溪社区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润城、松元厦、新田、樟坑径社区获评市级综合减灾社区。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街道办获评“2022年深圳最美应急集体”、龙华区三防实操大比武活动“最佳团队”。民主法治不断深化,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揭牌启用,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34件,答复满意率达100%。扎实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17+1”类475项综合执法职权事项全面落地,在综合行政执法市级考评中排名靠前。扎实开展统战、民族、宗教、工青妇、港澳台侨、武装、双拥等各项工作,街道工商联(商会)获评广东省工商联系统“四好”商会、龙华区4A级社会组织,锦绣科学园获评龙华区海归创业服务基地;成立全市首个网格妇联组织;观湖U站获评年度市优秀志愿服务U站,实现“八连优”;坚决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责任,夯实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根基,鹭湖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龙华区社区级精品服务站。

  (五)坚持践行宗旨、服务为民,以民生温度提升幸福指数。将近八成项目经费投入民生领域,完成街道主办区民生实事12项、区重点工作1项、民生微实事206项。聚焦幼有善育,积极促进辖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总托位达554个。稳步推进儿童友好街道建设,新田社区家庭发展服务中心获评区级示范点。聚焦学有优教,观澜中学高中部投入使用,龙华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借址办学,新增公办学位800个。高标准创建“深圳市学习型街道”,社区教育系列活动获评全市十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聚焦劳有厚得,持续加强根治欠薪力度,依法依规化解重大劳资纠纷10宗。龙华人才园全面开园,新建街道职工服务中心和7个“暖蜂窗口”,健全职工服务阵地网络。聚焦病有良医,建成区综合医院,新建社康服务站1家,新田、鹭湖社康中心获评广东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聚焦老有颐养,率先完成龙华区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建成樟溪长者服务站、富士嘉园长者服务点,形成养老服务“一中心多站点”联动模式。聚焦住有宜居,保障性住房润湖苑主体结构封顶,总投资7.3亿元的观湖文化艺术体育场馆总体形象进度超40%。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生活质感,中国电影资料馆“四史”教育电影课深圳教学基地揭牌,《樟坑径76号》获评深圳青年影像节最佳纪录片,上围艺术村首届非遗灯光节点亮百年老村,举办高质量的美术展览活动15场、全民阅读24场、公益文化培训150场。聚焦弱有众扶,探索建立残疾人家庭支持服务体系,打造全市首个“残障者家庭发展中心”示范点。累计向残疾人、老人、低保家庭、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发放生活津补贴近400万元。高质量完成驻镇帮镇扶村、东西部协作工作年度任务。

  (六)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学思践悟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党工委“第一议题”学习5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打造廖凤君书记工作室、消费帮扶特色街区基地和城中村党史故事汇等市级党员教育品牌,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新增基层党组织65个,发展党员31名、入党积极分子52名。构建“五社联动”新模式,党建引领社工村治理模式获人民日报广东客户端报道。召开书记茶话会80场,解决企业融资、减免租金等问题169条。落实党员“双报到”机制,成立66支社区先锋服务队,开展志愿活动1095场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义务劳动2.7万人次、上门服务群众1.3万人次,新田社区获得龙华区“最美先锋服务队”称号。实施立体式“序事辨材”,提拔晋升干部8批24人次,强化社区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拔社区专职工作者主办41人,开展股份合作公司优秀干部挂职锻炼20人次。自觉接受上级巡视巡察监督,全力配合市委第四轮巡察第六巡察组工作,完成11项共14个立行立改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全年立案36宗36人,审计发现问题278个。建成全市首个党建引领家风廉洁教育实践基地。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观湖街道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认真落实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对标“深圳北部新中心”定位,争当“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排头兵,在打造更具魅力的“数字观湖、首善街道”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稳”字当头拼经济,推动经济整体提速换挡。落实经济建设第一要务,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配合做好高质量、精准化招商引资,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有效增强社会投资、消费活力,推动产业生态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核心支柱产业。依托自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基础,挖掘自我演进升级的潜力产业领域,一体推进建链、延链、强链工程,力争2023年新增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上市企业等50家以上。推动普门科技总部及研发中心、联得智能装备总部及研发基地、联嘉祥新材料研发中心竣工投产;协调推动科达利总部大厦开工建设。二是稳步推行数字化转型。积极把握和利用好数字经济发展的机会窗口,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协助推动三一云都产业园一期、捷顺科技中心、联嘉祥科创厂区申报龙华区数字经济园区(楼宇)筹建单位,持续做大数字经济体量。三是着力推动商业、服务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鼓励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加快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等,进一步扩大城市商圈规模。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抓好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持续引进会计、法律、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不断完善现代服务业。四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预备项目抓前期、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结算,实行“组织项目入库、固投体检画像、下沉督导服务、组织填报数据”的闭环管理机制,重点保障在库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推动有望入库项目尽早开工,全力完成全年固投任务。五是全面提升企业服务质效。完善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工作机制,狠抓企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探索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努力创造一流营商环境。通过“街道领导+牵头部门+社区街区”服务方式,将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关口前移,“一企一策”解决制约企业发展问题,做到有事服务、无事不扰,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二)“快”字为要拓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坚持把空间拓展摆在突出位置,依托鹭湖中心城建设,全力推进土地二次开发,彻底改变低效用地现状,多渠道扩大产业、人才、医疗、交通等要素承载空间供给,实现“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根本转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是高效推进土地整备。围绕鹭湖中心城建设和产业发展所需,全力推进观湖北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收官,完成土地入库既定任务,加快实施超70万平方米的新一轮土地整备项目,完成长坑、上围股份公司、观城锦鲤地块、樟坑径艺联厂等多个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土地供应,优化原有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工业上楼”项目建设,做好旧工业区改造升级,打造更多高产出、高效益的专业园区,持续提高亩均效益。二是加快征地拆迁和城市更新步伐。坚持“项目为王”,不断优化“专班专组专人专责”工作机制,推进观澜大道、临宝街、富兴北路、观盛四路等项目征拆,推动观城一期、大布头、新田元水老村、横坑河西片区、庆盛工业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三是保持查违拆违高压态势。完善“拆、疏、管、控”违建治理工作法,按照“拆除一批、确权一批、没收一批”要求,进一步加强执法巡查和源头管控,对新增违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全面强化“天上看、地上查、群众报、视频探”四位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坚决遏制各类土地和规划违法行为,确保违建“零增量”。

  (三)“美”字为重提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街区。在一草一木的精培细育中彰显观湖品质,在重大项目的落地落实中展现城市美学,在城市生活的顺畅运转中厚植匠心营城理念。一是抓细节,深耕环境之美。积极参与“美丽深圳”和“世界著名花城”建设,建立环提项目库,全域统筹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计划投资约7000万元,实施公园建设、园林绿化、特色街区提升、建筑立面改造、变电箱围挡美化等工程。特别是突出主干道、门户入口、人流密集区域等重要节点,因地制宜建成一批高品质、有特色的环提项目。持续完善便民设施,在校门口、地铁口等重点区域,建设一批风雨长廊;以环卫驿站为依托,建设一批暖蜂驿站;深入推进公厕升级改造,投放一批装配式公厕,提升公厕建管水平。二是抓推进,突出基建之美。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观城一期西片区8条道路建设和东片区3条道路立项,推进观澜大道、观平路、富兴北路、白鸽湖二路等主次干道、支路建设,新增非机动车道10公里,完成3个拥堵点整治,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改善片区循环,提升对外辐射力和对内通达度。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全面完成“瓶改管”任务,实现“点火”“清瓶”全覆盖,完成2处危险边坡挡墙整治。落实“山海连城”计划,加快推动生态云谷、鹭湖滨水公园、观澜河干流碧道等重大项目落地,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样板街区。三是抓统筹,提升运行之美。践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企业、机关、社区等绿色单位创建,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扎实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强化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深化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大力开展在建工地管理和垃圾分类减量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智慧城管”建设,推动“城市管家”全面运行,落实环卫、绿化、路灯、公厕、垃圾分类等集中式一体化管理,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高效、更便捷。

  (四)“优”字为纲惠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紧扣“民生七优”的目标追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大大小小的民生之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推行“政府推动、机构作为、市场运行、精准对接”的人力资源合作新模式,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三项工程”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脱贫劳动力跟踪服务,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推进“街-社-企”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着力化解劳动纠纷,持续优化“榕树家园”系列活动。二是推动社会保障扩面增效。以推进共同富裕为目标,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大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力度,助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机制,进一步加大社会特殊群体权益保障,落实好低保、困难群众、残疾人康复和保障服务,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做实做细“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3岁以下托育服务,争创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街道。推动樟坑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力争供应公共住房2740套。三是抓紧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推动龙华区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建设和观澜中学高中部扩建工程如期竣工,新增小初学位1480个、高中学位600个,力争樟坑径片区(06-23地块)规划学校年内开工。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深化“四德”教育,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居民群众文明素养。深化学习型街道建设,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创立更多终身学习品牌。多渠道扩大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障鹭湖三馆等大型文体基建项目按期建设,建成鹭湖网球馆等一批便民文体设施,推动上围文旅产业发展,努力将上围打造成为深圳微度假首选目的地,继续擦亮舞麒麟、客家文化等非遗名片,积极举办高水平品牌化文体赛事。四是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落实重点人群分级分类管理,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协调推动区综合医院开诊,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化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推动公共卫生资源、服务下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增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协调动员、服务供给等能力。五是办好民生微实事。立足群众多样化民生需求,深入开展民微项目调研及规划,用活用好民微资金,推动民生微实事项目真正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以“小切口”实现“大改观”。

  (五)“效”字为本强治理,营造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辖区实际,紧扣治理所需,强化数字赋能,优化治理体系,多措并举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群策群力打造最安全街区。一是以法治强保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提升公务员执法证持证率,建立健全简易执法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执法工作效能,降低街道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被纠错率,不断优化街道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贴近群众,发挥“流动调解室”作用,建成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加快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深化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激活基层普法力量,构建多方位普法网,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二是以数治提效能。以建设数字龙华为契机,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深化数字治理平台应用,实施“码上观湖”街区化数字治理信息化项目,逐步实现一码统管、全民参与的目标。运用智能技术,强化风险前端感知,紧盯重点设施、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持续强化涉房地产、劳资纠纷、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滚动摸排,打好风险防范主动战。高质量完成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全面加强危化品、建筑工地、高层建筑、自建房、地下空间、消防、交通运输、食品药品、森林防火、三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三是以群治增合力。持续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值班工作机制,强化应急力量装备配备,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化领导接访和纠纷化解联动机制,落实群众诉求服务闭环管理,做到有诉必应、接诉即办、结案回访,打好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持续夯实平安建设中心实战功能,优化多元解纷模式,加大平安益家建设力度,不断深化警社联动,全面发动群防群治。四是以自治添活力。坚持在党组织领导下提升基层群众自治能力,完成全部37个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换届,选出优秀“带头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落实定格化服务管理,深化街区化改革,推动事权下放、资源下沉、保障下倾,力争“街区吹哨、部门报到”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达到三个100%,有效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六)“严”字为基抓党建,保持团结奋斗优良作风。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自觉践行团结奋斗时代要求,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征程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深化“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常态化学习培训等制度,严格执行“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弘扬思想主旋律、打好舆论主动仗。二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堡垒。深化“街区党建”新型治理模式,实施社区党组织“堡垒行动”,打造“一社区一党建品牌”。加强机关、社区、两新等各领域党建,推动符合条件的城中村等区域党组织全覆盖。深化与兄弟区域党建共建,线下举办干部交流培训,线上开展社区治理同题作文、案例分享,为基层治理提质赋能。落实好奋斗足迹“社区丈量”计划,用好“书记茶话会”、党员“双报到”机制,深化党群服务阵地和圈层建设,不断提升党群服务质效。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擦亮工会“五善”原创工作品牌,成立街道志愿者联合会,打造“1+10+N”体系化、专业化志愿队伍,构建多元共治、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党群共建的党建新格局。三是严管厚爱建强干部队伍。深入开展“知事识人、序事辨材”专项调研,突出即序即辨即用,建立起“事、人、岗、能”四维坐标,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深化“战训结合”干部培养模式,推进年轻干部“铸剑”计划、中青干部“良骥”工程,增强干部的斗争精神,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措施,举办离退休干部“荣退”仪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能上能下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党管人才机制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四是正风反腐净化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加强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规范街道内控管理,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事项的全程监管。紧盯权力、资金、资源集中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坚决向基层执法、集资监管、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亮剑。严格执行“三个区分开来”,做到真容错敢纠错、讲政策给出路,推动“轻微问题”向“大有作为”转变,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发挥家风教育基地功能,办好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社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