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点片区各个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业园区顺利揭牌;从国际垂直马拉松燃动全城、引爆商圈客流,到全球顶流IP“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之旅”夜游项目落子龙华;从米兰双城时尚周闪耀欧洲,到“双联出海”行动率先在10国布点设站……盛夏的龙华,产业跃升、制造向强、空间拓展、消费出新、开放提速,发展热潮涌动,城区活力澎湃。
今年上半年,龙华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1+2+3”制造业体系、“3+3+2”服务业体系互促双融,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
根据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上半年,龙华区地区生产总值1567.11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制造向“强”
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高端制造动能强劲
今年以来,龙华区持续优化和升级“1+2+3”制造业体系、“3+3+2”服务业体系,构建更加完整且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工业生产加力提速。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一季度提升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111.80亿元,实现建区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今年上半年,龙华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均超七成,不仅体现区内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也凸显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
数字经济做细做强。作为数字经济先行区,今年上半年,龙华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圳(龙华)数字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已全面升级至2.0版本,并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优秀公共服务平台榜单,吸引了超过3500家工业企业入驻。同时,编制了网络与通信产业、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操作规程,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并与中国联通、富士康等14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业园区揭牌,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华芯先进半导体校企联合研究院等进行战略合作签约。有序推进能源科技城、国际医疗器械城、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深能源鹭湖产业园开发建设。
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全球首个深圳(龙华)—米兰时尚经贸合作办事处揭牌成立,时尚周全球品牌官网正式上线,助力中国品牌深度融入国际时尚产业链。新增低空经济企业22家,尚飞航空、鸢飞数图等企业纷纷落地龙华,推动行业总产值(营收)增长14%。低空经济大模型(深圳)组委会的正式揭牌,标志着龙华区在新兴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此外,深圳移动在龙华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复杂城市环境下的低空经济“精品网络+精品场景”示范区,为深圳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持。
创新向“活”
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创新生态成效凸显
今年以来,龙华区持续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更为完善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上半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5%。其中,重点高技术领域产品产量大幅提升,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33.3%、26.9%、24.9%。
知识产权成果丰硕。上半年,全区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7.7%,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63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67件,显示出区内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强大实力和持续投入。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连续9年位列全市前三。专精特新“小巨人”增至138家,创新梯队日益壮大。各类梯度认定和申报数量均取得新进展:重点“小巨人”新增17家,位列全市第三;专精特新“小巨人”新申报268家,位列全市第二;创中小新申报1054家,位列全市第一。此外,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龙华区6家企业拟获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拟获奖企业数居全市第三,龙华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认可。
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龙华区“全链条”式“育苗”,实现全区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三。其中,3D打印研发制造商创想三维上榜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斩获中国工业界“奥斯卡”三大奖项;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乐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评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上榜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此外,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梦溪”新能源电池AI分容系统获ICDE 2025最佳系统演示奖,成为全球首个攻克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容量预测的稳定系统,彰显了区内科研机构在全球前沿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区域及全国影响力提升。再次上榜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位列第17名。《2024胡润中国500强》按照企业价值进行排名,龙华区企业汇川技术、中科飞测、科达利、观澜湖房地产等四家企业上榜。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上半年,龙华区新增商事主体3.5万户,数量居全市第四;新增上市企业1家、“四上”企业208家、“个转企”203户。
消费向“新”
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在经济稳增长大局中,消费一端连着民生福祉与预期,另一端连着企业投资与利润。上半年,龙华区以多种形式不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增效,激活消费潜力,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全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
房地产市场企稳向好。上半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79.88万平方米,增速全市第一。4月12日,红山板块的恒壹·红山华府项目开盘90分钟即告售罄,184套房源全线飘红,创下2025年深圳住宅龙华市场首个“日光”纪录。
新型消费快速发展。龙华超级商圈通过“商圈+赛事”、“商圈+节庆”的创新融合模式,有效激活了新型消费潜力。例如,国际垂直马拉松赛事带动壹方天地单日客流达到26万人次,实现销售额2300万元;天猫优品旗舰店开业引入了格力等超过30家一线品牌,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家电零售的新模式。此外,全国首个复杂城市环境下的低空经济“双精品”示范区落地龙华壹方天地商圈,标志着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引领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补贴政策效果突出。真金白银的政府补贴有效激发了市民“焕新”消费热情。数据显示,上半年,龙华区部分以旧换新相关品类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4.7%、13.0%。5月30日,龙华区推出2025年第一轮汽车补贴政策,截至7月28日9时,共计申请购车数量11913辆,拉动汽车零售直接消费超25.6亿元。
打造文旅消费新范式。龙华区持续以“产业生态、政策扶持、重大项目”三位一体为抓手,依托“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大漠大无人机编队、云鲸视觉等数字企业,在文博会等平台构建沉浸式场景。引进全球顶级IP“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之旅”夜游项目,并联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开发“文化+科技+旅游”新模式,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全区拥有17个区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市级8个,吸引水立方、微短剧基地等优质项目入驻。通过串联观澜古墟数字化展馆、上围艺术村等资源,形成了一个“主客共享”的文旅消费磁场。以科技破壁、IP造浪重塑文旅范式,龙华区正在着力打造“可触、可玩、可去”的文旅新生态,推动“流量”变“留量”,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高地。
开放向“广”
坚持双轮驱动战略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全球化背景下,龙华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上半年,通过一系列精准招商和企业出海举措,龙华区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还助力本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今年以来,龙华区赴希腊、葡萄牙、匈牙利、波兰、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境外国家和京津冀、长三角、重庆、成都、合肥、哈尔滨、长春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通过“以会招商”等方式,累计举办、参与境内外“双招双引”活动超60场。上半年,共对接超300家重点企业和机构,推动173个优质项目落户龙华,涵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行业巨擘,注册资本高达145亿元,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出海步伐加快。龙华区创新推出侨联、工商联“双联出海”行动,率先在丹麦、西班牙等10个国家设立首批“企业出海服务点”,构建“政-企-侨”联动全球市场协作网络。日前,马来西亚新山中华总商会贸易考察对接会(龙华专场)在深圳(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举办,吸引超150家中马企业参与,促成意向签约总额达8.68亿元人民币。同时,第11个“企业出海服务点(新山)”正式授牌成立,为两地经贸合作注入强劲新动能。
品牌出海亮点纷呈。4月9日至21日,2025年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在意大利米兰成功举办,活动以“时尚+科技+文化”出海模式,促成10项战略合作,挖掘项目30余个,意向交易金额超1亿元;全球首个深圳(龙华)—米兰时尚经贸合作办事处揭牌成立,时尚周全球品牌官网正式上线,助力中国品牌深度融入国际时尚产业链,打造全球时尚产业跨界合作的“深圳范式”。
服务体系持续完善。龙华区着力健全企业出海护航机制,通过成立产业出海联盟、发布“黄金十六条”、落地“税路通”国际税收服务站等举措,构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提升全球市场“含深度”,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近期发布的《龙华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城区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市场、产业、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十大国际化行动,进一步提升区域开放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新格局。
投资向“实”
重点领域投资加大 产业空间加速拓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龙华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加速推进产业空间的拓展与优化。
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发力。上半年,龙华区在重点领域方面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具体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9%,较一季度提升3.5个百分点。“两重”建设项目持续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5.7%。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工业技改投资增长达107.7%。此外,民生领域投资也表现出色,运输、邮电、仓储行业投资增长97.2%,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和民生改善。
外贸进出口表现亮眼。2025年1月-6月,龙华区外贸进出口2255.9亿元,其中进口额794.4亿元,增长8.7%。值得一提的是,6月单月进口149亿元,增长34.8%,高于全市增速3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二,展现了龙华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劲竞争力。
空间保障坚实有力。为更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龙华区不断强化空间保障,推动高质量集约化产业空间加速拓展。持续发力11个集中连片区域项目开发建设,城市更新供应土地52.46公顷,整备入库70.39公顷。上半年,在产业、居住、民生三项关键用地类型的土地整备年度考核任务完成率上,龙华区位居全市第一。特别是,高效完成数字零碳产业园、精密温控节能设备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等4.18公顷产业用地供应;完成联润大厦、建泰工业上楼等产业空间建设,清湖文化产业园二期在加紧建设中。此外,修订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优化调整创新型产业用房政策体系,累计推动超350个项目入驻(含子公司和联合入驻主体),签约面积约51.87万平方米。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龙华区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狠抓“最后一公里”政策落地,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与满意度。上半年,新增22项“免申即享”服务事项,累计发放资金20.9亿元,惠及85.8万企业和群众,荣获2025年公共数据开放“开元奖”典型案例。此外,在全市率先推出执法监督码2.0版本——“龙华区扫码入企平台”,创新打造集监督、服务、管理于一体的“一码统管”执法监督闭环新模式。平台运行以来,降低执法次数80.17%、执法效率提升80%。为助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龙华区还开展资源对接会、政策宣讲等活动,围绕外贸政策进行深度解读,上半年出海联盟活动惠及企业超2800家次。
展望下半场,挑战与机遇并存。向“新”而行,向“实”而为,龙华区有信心更有底气,将全方位挖潜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信心预期,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坚决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