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龙华:深耕“非遗+法治”普法新路径,让传统文化与法治精神碰撞新火花

来源:龙华区司法局日期:2025年08月22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深圳市龙华区立足本土特色,以“法治 + 非遗”为主线创新普法载体,深入挖掘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法治内涵,积极探索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凝聚起普法工作的强大合力,更让普法宣传真正扎根基层、贴近实际、融入群众生活。

  作为非遗资源富集的城区,龙华区目前拥有 1 项国家级、2 项省级、4 项市级及 15 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 2 月,首个“非遗在社区”示范基地在观湖街道大和社区的归来和堂非遗文化馆正式揭牌,为非遗传承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动能。如何让非遗文化与法治文化相互赋能、相得益彰?龙华区司法局创新形式,通过开设非遗普法课堂、举办非遗法治主题展览、开展传统文化法治嘉华年、拍摄非遗法治宣传片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打造“法治+麦金画”“法治+版画”“法治+剪纸”“法治+金箔画”等系列非遗项目,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又让法治精神以更鲜活的姿态浸润人心。

  开设非遗法治课堂:传文化薪火,播法治种子

民法博物馆金箔画法治课堂.jpg

  在深圳民法博物馆的法艺课堂上,授课老师以金箔作画,为学员们生动讲解这项传统工艺,“金箔画选用金、银、铜箔为原料,以特殊工艺处理底板确保平整耐久,通过塑形、雕刻、漆艺等多道工序,呈现出兼具金属光泽与细腻层次的艺术效果。”学员们在其指导下,用金箔勾勒出一幅幅法治文明的图景。

  版画艺术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印刷历史。走进龙华区观澜版画基地,一群青少年正屏息凝神,手持刻刀,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精心雕刻版画。每一次刀锋的游走、墨色的拓印,都沉淀着他们对法治精神的感悟,最终化为一幅幅生动的法治主题作品。这正是观澜街道司法所定期举办的“传承版画手艺,共绘法治未来”活动的生动缩影。

  “麦金画这门手艺,关键的一点是要顺着麦秆的纹路来,就跟咱们做法律工作一样,必须讲究细节、扎扎实实。法治精神的传播,只要功夫下到了,该有的光彩也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在龙华街道的非遗课堂上,授课老师正在向参与活动的学员们讲解麦金画的制作过程。这种寓教于艺的方式,让法治观念悄然浸润心田。

  自“八五”普法以来,龙华区司法局精心打造“非遗+普法”融合品牌。以深圳民法博物馆为主阵地,开设漆扇、金箔画、软陶、竹编等丰富的非遗普法课程;同时协同各街道发挥特色:观湖街道以剪纸普法,龙华街道主打麦金画课堂,观澜街道深耕版画创作,巧妙地将法治精神编织进传统手工艺中。截至目前,累计举办80余期非遗普法课堂,吸引群众6000余人。

  举办非遗展览:赏非遗之美,悟法治之道

法治剪纸.jpg

  在2025年5月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现场,深圳民法公园法治文化非遗展区的剪纸展区尤为引人注目。只见非遗传承人谭琴手持剪刀,在红纸上灵巧翻飞,纸屑簌簌飘落。不一会儿,一幅融合法治元素的精美剪纸作品便惊艳亮相。“这幅作品描绘了胎儿在母腹中即享有继承权的场景,”谭琴指着作品向观众介绍,“它生动诠释了民法典从生命孕育之初就给予我们全方位守护的理念。”她不仅现场展示作品,还邀请游客参与互动体验。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游客们亲手尝试制作简单的法治主题非遗作品,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着法治文化的熏陶。

中国年版画展示.jpg

  1月24日,“中国年·世界年”2025年中外友人迎新春交流会在深圳市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举办。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与法治气息:既有蕴含传统非遗韵味与法治内涵的观澜版画,也有精致的法治剪纸;不仅有承载甜蜜祝福的非遗法治糖画,还有一笔一画寄托美好期盼的法治书法作品…… 丰富多彩的“非遗+法治”文化令人沉醉其间。这场活动不仅让中外友人领略了中国法治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在浓厚的文化年俗中增添法治趣味。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龙华区充分利用法治文化节、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春节等重要节点,精心打造了多场法治文化非遗展区活动。展品涵盖剪纸、观澜版画、麦金画、金箔画等多种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巧妙地将法治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非遗的精湛韵味,又赋予其崭新的法治时代内涵,让群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轻松地学习到法律知识。

  趣游非遗法治嘉年华:享节日欢融,启法治新思

中秋游园会.jpg

  暮色初临,深圳民法公园人声鼎沸,欢呼迭起,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寻法之旅”国风游园会正在上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六大趣味法治活动区精彩纷呈:DIY法治花草灯巧手生辉,法治月饼制作香气四溢,甜蜜糖画绘出法意,法治灯谜引人巧思频现,古老活字印刷重现法条庄严,法条拼贴诗创作碰撞诗意火花......每个区域都吸引了大批市民沉浸其中。这场游园会匠心独运,将中秋佳节的传统韵味与普法知识深度融合,寓教于乐,真正让法治理念“活”了起来。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龙华区紧抓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借助法治集市、文艺汇演、猜灯谜、法治游园会、书写法治春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深入群众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巧妙融汇传统习俗与法治内涵,让市民在体验浓郁“传统味”的同时,深刻领悟“法治经”。

  拍摄非遗法治宣传片:呈视听盛宴,树法治新风

  自“八五”普法启动以来,龙华区拍摄法治宣传片《客家法治山歌》《匠心版画,法治传承》《剪纸里的法治人生》等系列非遗法治宣传片,进一步扩大“非遗+法治”的品牌影响力。

宪法山歌.jpg

  九年义务受教育,婚姻自由享幸福;同工同酬要牢记,尊老爱幼家和睦,和谐社会同构筑……2024 年10月,龙华区司法局联合福城街道创作《客家法治山歌》,把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法治文化等编成通俗易懂、客家韵味十足的普法山歌,用接地气的方言、沾泥土的内容传播“法治好声音”,点燃起法治宣传的“烟火气”。让市民在感受客家风情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

  此外,龙华区司法局联合观澜街道,拍摄了龙华区首部非遗法治宣传片《匠心版画,法治传承》。该片从非遗传承人的独特视角出发,讲述法治故事,凭借新颖的形式、深刻的内涵,荣获第二届广东司法行政系统视频大赛一等奖。

  2025年,龙华区司法局还联合观湖街道推出法治非遗短视频《剪纸里的法治人生》,将深圳民法公园动漫 IP《华仔的一生》巧妙转化为 20 幅非遗剪纸作品。通过动态影像,让静态的剪纸艺术鲜活起来,娓娓讲述剪纸与法律的故事,以别出心裁的形式,传递法治力量。

  龙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法治 + 非遗’这一创新形式,我们成功让传统文化以全新姿态走进群众视野。这种融合,既实现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又让法治宣传摆脱生硬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触手可及,使群众在艺术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法治熏陶,真正达成‘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普法效果。”

  展望未来,龙华区司法局将持续深耕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龙华特色的法治文化精品,让传统文化在法治的滋养下焕发时代光彩,也让法治精神在文化的浸润中深入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