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依托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验馆,开展“减”约生活,“塑”造新生——龙华区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亲子研学活动。15组亲子家庭通过“深度探秘+智趣闯关+创意再生”的沉浸式体验,不仅深化了对塑料危害与循环价值的认知,更凝聚起主动减塑的行动力。
区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内,一场关于塑料的“科学探秘”正悄然拉开序幕,讲解员化身向导,带领亲子家庭穿越塑料的“前世今生”。塑料课堂聚焦日常被忽视的细节——制品底部的1-7号标识。矿泉水瓶底的“1”(PET)、外卖餐盒的“5”(PP)、泡沫箱的“6”(PS)……这些数字从“神秘符号”变为分类“身份证”,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中筑牢精准分类的认知基石。
随后,智趣闯关环节将体验馆瞬间变身为充满挑战的“绿色游乐场”。在“塑战速决”分拣赛中,亲子家庭默契协作,精准投放饮料瓶、酸奶杯等十种常见塑料垃圾,在紧张高效的指令与合作中,超过80%的家庭顺利通关,利落的速度与惊人的准确度赢得阵阵掌声。此外,现场减塑分类环保棋、精准投塑沙包战等游戏也凭借超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将分类知识悄然刻进孩子们脑海中。最终,15组亲子家庭均成功完成了至少两项挑战,带着获得的塑料瓶、奶茶杯、各色瓶盖等废弃物,兴致勃勃地奔赴“塑”造再生工坊。
创意工坊内,亲子家庭巧手协作,赋予废弃容器新生:清洗干净的塑料瓶、奶茶杯化身个性花盆。亲子一起动手剪瓶身、绘图案、缠棉绳,搭配粘土装饰与多肉幼苗,10余盆独一无二、萌态十足的“再生多肉盆栽”在孩子们手中诞生。
本次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亲子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周末聚会,更是一次成效显著、意义深远的环保启蒙实践。为持续深化“蒲公英计划”,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依托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验馆,持续联合区教育局常态化开展“每周半天计划”。通过精心设计研学课程、开展互动实践活动,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蒲公英校园”先行区。同时,龙华区持续深化“空杯减塑”等特色品牌建设,通过联动商圈、企业等社会力量,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为“美丽龙华”建设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