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以来,龙华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至真校区、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花半里幼儿园、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附属尚峻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校园驿站相继落成启用。三座特色驿站以“蒲公英计划”为指引,将分类理念融入校园生活,成为绿色教育的生动实践场景。
沉浸空间,垃圾分类元素点亮校园
走进各校园驿站,垃圾分类元素无处不在,区域特色IP“龙小芬”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
龙华实验至真校区驿站墙上印制着大型“分类指引”,并将学校logo融入驿站设计,以色彩元素为视觉引导,打造出色彩感十足的环保体验空间。花半里幼儿园选取主要出入口位置,巧用明快色彩与卡通元素,把驿站变成贴合幼儿认知的趣味天地。尚峻幼儿园则嫁接园内生态花园,让驿站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让环保理念从视觉上自然渗透。各校区创新融合使垃圾分类校园驿站成为连接区域文化与校园特色的鲜活纽带。
趣味互动,游戏化场景激发分类热情
每座驿站都设有专属互动游戏区,让分类知识“活”起来。
龙华实验至真校区根据驿站空间设置“分类沙包投掷”互动区,课间时分,学生们常排着队轮流投掷,边投掷边大声说出沙包上垃圾的正确类别,这种双重互动让原本枯燥的分类标准变得有吸引力。花半里幼儿园则聚焦幼儿“具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粘贴”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充满童趣的“垃圾分类贴贴乐”游戏区,小朋友们会围着宣传海报讨论、尝试粘贴,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自然建立“垃圾与类别”的关联。尚峻幼儿园则另辟蹊径,结合驿站旁“长高高”菜园,打造了兼具实践性与观察性的“厨余垃圾生态堆肥”互动区,当小朋友们亲眼看到果皮慢慢腐烂、变成深褐色有机肥料,再被用来浇灌时,更直观理解了“厨余垃圾去哪儿”,让环保的种子在幼小心灵中深深扎根。
实践课堂,现场教学深化环保认知
校园驿站更是“行走的分类课堂”。在龙华实验至真校区,“蒲公英教师”结合驿站设备,开展可回收物投放教学,将科技与分类知识融合。花半里幼儿园的老师化身“分类魔法师”,在驿站内带领孩子们玩“垃圾归类”角色扮演游戏。尚峻幼儿园以“再生艺术创作”为主题,开发多种实践课程,指导学生用牛奶盒、塑料瓶等制作手工艺品。这些现场教学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沉浸式体验让分类理念在动手实践中扎根于心,让环保理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座校园驿站是“蒲公英校园”硬件升级的缩影。未来,龙华区将全力打造“蒲公英校园先行区”,深化“一站一特色”内涵建设,推动垃圾分类教育从校园向家庭、社区延伸,让“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蒲公英效应在龙华大地持续扩散,为建设绿色低碳社会注入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