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其他 > 工作动态
近期,龙华区聚焦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城市治理“顽疾”,按照“科技支撑、规则引领、精准治理”工作思路,全面启动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系统治理工作。
该项治理按照“分类施策、分步推进”原则,将全区划分为一、二、三类严管区,分试点攻坚、深化攻坚、全面铺开三个阶段展开。在第一阶段试点攻坚期,聚焦地铁口周边等停放矛盾最突出、实际管理最困难的“痛点”区域,将龙华、清湖等8个地铁站周边纳入首批一类严管区。自8月21日首次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属地街道将“未停在划线区内或连续停放超过3天”的电动自行车及时迁移,共动态清理6万余辆次。同时在媒体对“停放规则”广泛宣传下,市民规范停放意识逐步提升,越来越多市民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践行”,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难度明显下降,试点区域实现从“车满为患”到“通行顺畅”的根本性转变。
基于试点区域良好工作基础,龙华区持续扩大治理范围,目前已将全区21个地铁站周边全部纳入一类严管区常态化管理,逐步实现重点区域乱停放电动自行车动态“清零”、公共秩序显著改善。
在整治过程中,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创新采用AI·3D技术,对一类严管区周边进行立体化扫描,全方位采集电动自行车信息,构建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快速完成车辆身份的智能比对,精准判定车辆的实际停放状态和时长,解决传统的电动自行车管理依赖人工巡查效率低、识别难等问题。目前,该技术平均每日监测车辆8254车次,为精准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电动自行车管理是深圳市作为超大城市在高密度治理中的典型难题,直接关系市民出行安全与城市公共秩序,对治理理念和手段的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在顺利完成电动自行车系统治理第一阶段目标后,龙华区将遵循“梯次推进、全域覆盖”原则,有序将整治范围向二类、三类严管区扩展;同时,逐步推动电动自行车治理链条从末端停放向源头预防、过程管理延伸,探索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努力为超大城市破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