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届区委第九轮巡察工作开展以来,第一巡察组严格按照巡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巡察的“探照灯”和“显微镜”作用,通过“望、闻、问、切”不仅治已病,还积极推动治未病,切实达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巡察工作效果。
“望”表明里,摸清“病症”。会计档案是被巡察党组织的重要资源,巡察组进驻后认真、全面对档案使用管理流程、档案室、档案服务外包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详细了解档案管理归档的实际情况,全面摸清“家底”;“闻”声索迹,了解“病理”。注重从档案管理员、财务人员中了解目前档案收集和管理情况,听取他们对中心档案管理的意见建议及评价,原汁原味倾听员工“心里话”;“问”询症状,查明“病因”。针对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基层员工,制定个性化谈话提纲,循循善诱、顺藤摸瓜,对档案使用、管理、储存方面发现的问题不仅了解现象,还深入查找管理理念、制度机制等深层次原因;“切”中症结,确定“病灶”。结合该党组现有档案管理制度和调阅的资料,对标上级政策规章,深挖问题根源,找准痛点、难点、风险点,确保“病灶”抓得实、点得准。
通过前期“诊断”分析,发现该党组在会计档案管理方面存在存放和调阅、保密安全缺乏应急预案、管理方法传统等系列问题,巡察组第一时间开处方、下药单,将档案规范化管理、安全泄密风险作为巡察立行立改问题反馈该党组,并提出针对性工作建议。被巡察党组织高度重视、聚焦问题,于9月30日制定相关的文书档案管理和档案服务外包制度,明确文书档案归档、整理和保管等工作要求,强化档案整理的规范性;对服务外包业务类型、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建设。
接下来,巡察组将继续坚持巡察工作“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方针,深入发挥巡察监督作用,用好巡察立行立改,有针对性地提出巡察建议“因病施治”,进一步促进被巡察党组织更好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合理的机制,切实做到与被巡察党组织同频共振、同题共答,推动被巡察党组织自我完善、以巡促治、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