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复课返校防疫指南

来源:龙华区教育局日期:2020年04月22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返校前网上申报健康信息错峰到校

  深圳市教育局温馨提醒,疫情期间,学生首次返校前2天通过“深i您”平台申报《健康信息申报卡》。遵照学校安排错峰到校,安静有序接受入校体温检测。学生若有发热(腋温≥37.3℃)、咳嗽、呕吐、腹泻等不适,立即告知家长和班主任,及时就医,不带病到校上学。疫情期间,学生入校后要做到全方位、全时段防护。

  餐饮方面:

  走读学生尽量在家用餐,不聚餐,不购买校外餐饮。

  食堂就餐遵照学校安排分时进行;

  进入餐厅佩戴口罩,按餐桌上的分隔就餐标识,错位就座,不交谈;

  就餐前不脱口罩,就餐后立刻佩戴口罩快速离开;

  送餐到班的领餐后自觉回位就餐;

  餐前按七步法洗手。自带水杯,不与他人共用。

  各校加强出入管理,开展心理疏导

  学校方面,深圳市教育局要求,各校要加强出入管理,病愈或隔离期满师生在上(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后到校,经校医复核确认后方可回班。

  疫情期间所有入校人员有序在校门口测量体温,拒测体温和体温异常(复测腋温≥37.3℃)者禁入;

  组织师生错峰进、出学校;

  谢绝一切与教学活动、卫生防疫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进校;

  可入校的外来人员应佩戴口罩;

  各校还要开展全日健康监测,加强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勤)管理、登记、追踪工作,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确保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备有洗手液、肥皂、免洗手消毒液等,有条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培养师生勤洗手和规范洗手的习惯;

  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如使用空调,应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和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对师生和家长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培训和指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心理疏导,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规范就餐流程,疫情期间组织师生错峰用餐,分散就座,禁止交谈,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禁止外卖入校园。

  学生上课尽量单人单桌 不得在校外托管机构午休

  《一日常规》还指出,学生在上课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单人单桌,保持距离最大化,相互不交头接耳;课间建议佩戴口罩,规定范围内适当、适度活动,与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串班不扎堆,不追逐打闹;体育课时,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交叉使用个人体育器材;午休时,不混班午休,座位、床铺保持距离,同学之间不交流,走读学生尽量回家,不得在校外托管机构午休,寄宿生返回宿舍午休。

  就宿方面:

  寄宿学生佩戴口罩进入宿舍,尽量留在自己房间,不串门不聚集;

  打水、洗衣等期间有序排队,不攀谈;

  按时就寝,不熬夜;

  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及时清除垃圾;

  每天清晨测量体温,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或身体不适,立即向宿管老师汇报,服从老师安排到隔离场所,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学生还应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一小时,保持8-10小时睡眠,保证营养,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量饮水;

  平衡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如感恐慌或焦虑,及时向家长或老师倾诉,或向心理老师求助。

  疫情期间停用中央空调,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一日常规》还提到,学校应合理安排因病缺课学生的学习、辅导和补考等工作。

  疫情期间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控制使用功能室、会议室,每次使用后消毒1次,开窗通风1小时后方可再次使用,停用中央空调;

  严控师生外出学习交流活动;

  任课教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

  批阅或分发学生作业、器材、资料及其他物品前后都应洗手;

  疫情期间,避免组织面对面或身体接触的学生课堂活动;

  疫情期间,集体备课尽量采用网络形式,多人办公建议佩戴口罩;

  学校的消毒、防护物资应储备充足;

  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疫情期间增加消毒和巡查频次;

  卫生间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注意及时清理消毒;

  发现传染病疑似或聚集性病例时,立即让患者佩戴口罩,做好隔离、消毒、转诊和上报等工作,在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应急处置,积极与社区“三位一体”疫情防控人员联系,强化联防联控。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