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
  根据《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深圳市龙华区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在各中小学择优推荐的基础上,全区共收到申报材料62份。经组织专家评审,共评审出拟获奖项目5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35项。
  现将深圳市龙华区2023年龙华区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予以公示(附件)。公示时间为2024年5月29日至6月4日,共计5个工作日。
  如对拟获奖名单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提出异议时请提供书面意见并具真实姓名、单位,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逾期或匿名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0755-23537937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4年5月29日
  
附件:深圳市龙华区2023年龙华区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
序号  | 主持人姓名  | 成果名称  | 工作单位  | 主要成员  | 成果类别  | 
1  | 叶志青  | “学养课堂”的20年探索  | 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  | 周静、唐子媚、凌欢爽、孙媛媛、刘静  | 特等奖  | 
2  | 丘远光  | 新时代主题型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  |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 肖晓梅、李斐斐、彭海漩、朱小梅、陈孔芳  | 一等奖  | 
3  | 向浩、王从华  | 五位一体·四轮驱动·四级进阶:初中语文区域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十年探索  |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 王俊珍、李萍、刘杨、张莹  | 一等奖  | 
4  | 高小兰  | 基于云边智慧课堂的RLPR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 黄景媚、王烨媚、余琛、孙溪若、郑妙霞  | 一等奖  | 
5  | 刘芳  | 随文习作课程建构与实施  | 深圳市龙华区书香小学  | 王纯曼、王鑫、薛子玥、温燕玲、冯建珍  | 一等奖  | 
6  | 单琼  | 小学语文“hui阅读”课程群建设  | 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实验小学  | 袁碧梅、李婷、郭子娟、王秀珍、徐新影  | 一等奖  | 
7  | 李晓桃  | 《细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思政课程  |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  | 李雨欣、陈捷、叶欢玲、李杜丹、陈秀红  | 一等奖  | 
8  | 杜小扬  | “有为少年”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龙为小学  | 陈淑莹、艾静、张琼、赖晏妮、刘丝雨  | 一等奖  | 
9  | 刘杨  | 工作坊研修·项目制推进·多样态评价: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模型构建与实践探索  | 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  | 黄美芳、邱惠芬、张仁华、郑泽章、刘秋琴  | 一等奖  | 
10  | 古惠玲  | 以“人文+版画”推动课程综合化  | 深圳市龙华区广培小学  | 张慧、林莺、罗号、秦夜玲、古银友  | 一等奖  | 
11  | 魏荣  | “以美育人,学演合一,协同育人 ”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玉龙经验  | 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  | 黄美芳、徐祥梓、项梦璐、赵秀娟、蔡佳胜  | 一等奖  | 
12  | 古兴东  | 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鹭湖外国语小学  | 王讲春、肖友花、黄绮琳、林泽珊、张菲菲  | 一等奖  | 
13  | 黄志雁  | 积极家校共育  | 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  | 廖薇、刘艳玉、吴嘉怡、付宇含、周忠驰  | 一等奖  | 
14  | 刘正波  | 特殊教育《童剧社交》精品课程实践  | 深圳市龙华区润泽学校  | 陈萍、刘湘奇、凌宏娟、韦晓童  | 一等奖  | 
15  | 黄仕则  | 六位一体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实践  | 深圳市龙华教育科学研究院  | 吕庆燕、严凤平、周浔奇、尹志波、梁雨微  | 一等奖  | 
16  | 吴依薇  | 以原创为特色的诗歌教育实践研究  | 龙华区虔贞学校  | 张晓丽、张玲、王丹妮  | 二等奖  | 
17  | 夏良英  | 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 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  | 王卫东、张喜林、吴洪文、张海利、宋云龙  | 二等奖  | 
18  | 王希舜  | 信息技术融合下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 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  | 张璐璐、蔡丽冰、梁艳芳、刘子延、秦丹丹  | 二等奖  | 
19  | 张晓玲  | 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初中多学科课程资源整合  | 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  | 由佳、童文君、高雅、周妍  | 二等奖  | 
20  | 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  | “亲水文化·润泽教育”办学特色培育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龙澜学校  | 杨光辉、邓爱强、刘宗良、祝铨云、黄展球  | 二等奖  | 
21  | 张安群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深圳市龙华教育科学研究院  | 金婷、陈薇、曾冠霖、王世发、陈德军  | 二等奖  | 
22  | 陈雅煊、肖莉英  | 深度学习视阈下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  | 深圳市艺术高中  | 吴依琪、黎子菡、付佳琪  | 二等奖  | 
23  | 林璇  | 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助学"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碧澜外国语小学  | 廖育珠、张妍、郭莹莹、杨沁雅、林凯燕  | 二等奖  | 
24  | 彭小玲  |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专题教学生长路径实践探索  |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 张仁华、杜晓亮、汪菁宜、黄文亭、管志刚  | 二等奖  | 
25  | 侯东昊  | "国学经典教育视角下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的心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 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  | 苏倩宇  | 二等奖  | 
26  | 赵晨曦  | “心田”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  |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 丘远光、王伟锋、俞森华、肖晓梅、杨瑜瑾  | 二等奖  | 
27  | 宋鹏君  | 未来学校(小学)学习空间创新设计实践与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  | 杨瑞华、杨静涛、冷玉斌、张仰勇、刘广慧  | 二等奖  | 
28  | 虞忠华  | “CESU四环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 孙伟玲、孙迎新、张文杰、裴莉、李鹤  | 二等奖  | 
29  | 易峰  | 初中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构建与实施  |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深圳龙华学校  | 张慧民  | 二等奖  | 
30  |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小学  | 以“课程周”推进主题式跨学科课程实践探索  |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小学  | 
  | 二等奖  | 
31  | 周蓉  | 模课·谋课·磨课:初中数学教师集群发展十年探索  | 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 万智儒、刘冰、李炳云、林日福、胡伟  | 二等奖  | 
32  | 叶志青、曾铁军  | 高新教育:学校教育现代化质量软件的20年探索  | 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  | 彭纯、刘日盛、丁健、朱伟石  | 二等奖  | 
33  | 郑天龙  |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化学的中学化学疑难问题的探究  | 深圳市龙华区中学  | 戴契皇、查思慧、郭薇、梁立广  | 二等奖  | 
34  | 吴晓梅  | 小学语文“微视导学”教学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第三小学  | 卢文丽、吴媛、匡永红、金枝鑫、苏文俊  | 二等奖  | 
35  | 蔡艳妮  | 面向STEAM的“可视化编程+绘画”课程实践  | 深圳市龙华区桂花小学  | 王婷、杨明、吴继承、喻鹏、古兴东  | 二等奖  | 
36  | 刘永红  |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 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  | 刘良亮、赵茂莎、罗君、王安宇、陈祖弘  | 二等奖  | 
37  | 徐莉  |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活动设计  | 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  | 刘怡、叶莉萍、曹春燕  | 二等奖  | 
38  | 孙超  | 指向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大阅读课程  | 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  | 舒艳、宋亚兰、傅芷惠、韩雨蒙、叶耿  | 二等奖  | 
39  | 李博  | 小学低年级读写绘的实践与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 冼丽君、范宁、王二晶  | 二等奖  | 
40  | 陈重佐  | 小学低年段硬笔写字教学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碧澜外国语小学  | 戴契皇、查思慧、郭薇、梁立广  | 二等奖  | 
41  | 任冬丽  | 艺书异绘 绘润童心——核心素养下小学绘本创编的实践与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书香小学  | 邱如松、邵云鹤、赵宇飞、熊璐、陈明旭  | 二等奖  | 
42  | 刘小会  | 等积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概括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  | 郁巧鹤、李鹤、徐亚茹  | 二等奖  | 
43  | 戴蓉  | 大单元整合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化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  | 崔丽芳、李海香  | 二等奖  | 
44  | 尹志波  | 行知的歌  时代新声----基于陶行知儿童诗原创歌曲育人的实践探索  | 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小学  | 尚世界、王婉娟、杨双、刘枫、陈思  | 二等奖  | 
45  | 范轶周  | 特色课程领航发展,深度课改赋能成长  | 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  | 向梦园、张瑞田野、熊琴  | 二等奖  | 
46  | 郎丽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 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  | 由佳、杨扬、曲小玲、杜建锋  | 二等奖  | 
47  | 刘艳平  | 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深圳市龙华区润泽学校  | 刘正波、陈萍、刘洋、刘铭剑、陆静  | 二等奖  | 
48  | 刘铁花  | 减负提质初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6年探索与实践  | 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 何贵明、方炯球、庞金萍  | 二等奖  | 
49  | 朱文静  | 小学语文低年级字源识字实践研究  | 深圳市龙华区潜龙学校  | 张寅  | 二等奖  | 
50  | 刘琳  | 心理+生涯“324”教育模式  | 深圳市观澜中学  | 陈麒雅、韩炳淑、许薇薇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