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建大学校设计方案 | 围合式生态立体院落

来源:龙华区建筑工务署日期:2025年10月31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建大学校项目位于龙华区大浪街道和平路与工业路交叉口,规划建设一所45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通过精妙的建筑设计手法,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既现代又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项目建成后,将提供2100座优质学位,其中小学1350座、初中750座,有效缓解区域日益增长的学位压力,提升大浪街道及龙华区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学质量。

已编辑图片

  场地两侧贴邻市政道路,西南侧为规划一路及商业和宿舍区,东南侧为规划二路及商业和厂房区,基地空间受高密度超高层工业区与高架轨道多重挤压。面对城市与教育空间的复杂关系,设计核心聚焦于调和二者矛盾,营造宜学宜思的静谧校园。

场景 9_看图王.jpg

自然融合学习

打造城市绿洲校园

  项目以“绿洲校园”为设计概念,以“在自然中学习”的设计思路,打造能连接传统学校和自然环境的“桥梁”。整个校园让师生有机会体会“学于山池楼园中,游于绿廊林海内”的意境,为学习与思考提供一方静谧的天地。

  1733818487897.png

传统林院演绎

教育与生态对话

  项目将中式传统园林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简化并重新演绎,通过采用“围合式生态立体院落”布局,规划集中开放的地面园林和分散的立体庭院,建立教育功能与城市社区及环境气候之间的和谐对话。

  在遵从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功能布置,优化教学空间,增强互动设施,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为学生打造一个理想、高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

合理功能布局.png

  项目在追求建筑的现代感与艺术性的同时,强调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创新的建筑语言与生态友好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既符合时代审美又融于自然环境的校园空间,提升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品质。

ee3bfaff-20e6-42ff-8544-26a893859a02.png

  设计秉持环保与可持续性理念,通过采用节能减排措施和广泛使用绿色建材等设计策略,打造一个低碳环保、生态友好的校园环境,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为师生提供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学习生活空间。

  项目从深圳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出发,采取通风遮阳、种植屋面等被动式节能措施以降低能耗。

人性化布局

  项目设计注重人性化考量,通过合理的布局规划,全面满足师生日常需求。规划包括教室、休闲空间、便捷交通流线以及无障碍设施等,确保校园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弹性功能组团

  每个教学单元模块中心位置设置活动平台,满足课间活动的需求。卫生间、教师办公室和机动教室围绕活动平台布置,服务于两侧的教学空间,形成可持续的基础教育功能组团,同时提供弹性的空间布局,以适应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图片4.png

未来适配设计

  采用模块化布局和多功能教室设计,配备可调节设施,轻松适应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未来需求的变化,确保校园环境能够持续满足师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每层的机动教室预留发展空间,与中心生态庭院相连,可拓展成为年级活动场所。

  图片5(1).png

全维度安全保障

  规划了清晰的逃生路线、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和无障碍设施,全方位保障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提升日常行动的便捷性。

内部动线规划

  项目主入口设于规划二路上,学生通过入口广场分散到各栋教学楼。教学楼之间通过连廊紧密连接,体育场位于三楼,与教学楼紧密相连。每个教学单元均设有活动平台,方便师生在课间活动。

图片6(2).png  

高效交通组织

  校园沿规划二路设计有大空间尺度的入口广场和接送等候区,满足家长等候和接送需求。具有科技特征的入口雨棚设计增强了学校的标识性。同时,在地下室规划了安全高效的车行接送路线,确保校园交通的流畅和安全。

环保可持续设计

以绿色材料筑低碳校园

  设计中强调使用环保绿色材料,严格遵循节能减排原则,共同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校园环境。 

营造书香氛围

三阶阅读空间延伸全校园

  项目合理安排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空间关系,旨在建设一个“让学生在校园每个角落都能阅读”的书香校园。以首层图书馆为核心,通过在各个组团中的机动教室与活动平台进行阅读交互,以及在每一间教室设置随处可见的图书角空间,实现三阶区位的展阅空间延伸至整个校园。
图书馆.png
图片9(1).png

  教育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强化了建筑与城市、气候的融合。在校园每个角落,深化绿洲理念的实践,在硬质高密度的校园外壳下,创造出柔软的生态内核空间。同时,以科技力量构筑智慧校园生态,打造集教育性、艺术性、生态性、社区融合性于一体的未来校园。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