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区建筑工务署强化“预、防、抢”能力 确保五条在建河道安全度汛期

来源:龙华区建筑工务署日期:2020年04月26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区建筑工务署目前共有丹坑水、牛咀水、塘水围、长坑水、大布巷水五条在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形象进度分别为:丹坑水90%,牛咀水、塘水围约85%,长坑水、大布巷水约50%,均处于攻坚冲刺阶段。

  3月31日我市正式进入汛期,工务署紧绷防汛、抗灾、抢险这根弦,强化“预、防、抢”能力,努力做到思想、组织措施、职责三落实,人员、设备、物资三到位,确保防洪度汛万无一失,五条在建河道安全平稳度汛,有效检验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运行机制。(一)强化预判能力,打通淤堵节点。一是做好气象监测。密切关注天气,及时收发天气预报,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工情以及地质灾害情况,借助微信等网络平台,实时发布气象信息。二是确保行洪安全。着力抓好排水设施的清疏和养护,项目负责人每周,各监理、施工单位每天至少全河道巡查一次,确保河道无阻洪现象,河岸无大量建筑材料、土石方堆积。对临河工程落实防冲淘保护措施,按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保证河道行洪安全。三是避免次生灾害。加强对工程及施工影响范围内的老旧挡墙、危险边坡、临河建筑、简易房和危房的监测,尽量避免因暴雨产生的次生灾害。(二)强化防御能力,筑牢安全堤坝。一是人防。署内会议、工程例会上凡会必提,项目工地凡检必查。3月份以来,署领导、项目负责人累计检查五条河道百余次。将防汛纳入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加强员工尤其是新进场员工警示教育。组织开展2019年“4·11”事件警示教育会,不断提升防汛意识。二是技防。开展防风防汛抢险技能演练培训,提升应急抢险应对能力,熟悉掌握应急灯、安全绳、救生衣、救生圈、担架、急救药箱等各种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切实提高防汛抢险救援水平。3月21日和4月11日,五条河道分别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针对隐患点,制定“技防”等措施。三是物防。对各项目防汛物资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点,查漏补缺。现有挖机15台,运输汽车3台,铲车2台,沙袋3350包,水泵20台,担架3副,铁锹、切割机、救生衣、安全绳等若干。(三)强化抢险能力,夯实抗灾根基。一是组建抢险队伍。组建七支共计132人组成的抢险队伍,可实现事发后半小时内快速救援。二是完善抢险机制。项目均编制完善了2020年防洪度汛方案及三防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洪度汛应急小组,制定了防汛值班表,明确了抢险队伍和物资要求。三是提升抢险技能。每个项目均进行了应急演练,有效锤炼了抢险队伍的防汛救援和专业处置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