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决赛正式开启,骑手们迅速进入状态,精准绕桩、平稳通过窄路,现场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角逐。
7月24日,由深圳市龙华区总工会主办、深圳市龙华区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承办的“骑”逢对手——龙华区第二届骑手职业技能大比武在龙华文化广场顺利开展。前期,新业态就业者通过参与线上答题,以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交通法规、行业法规、安全管理等工作领域应具备的知识要求为主,累计参与答题排名前100位的人员入选线下职业技能大比武决赛。
活动现场,随着一声哨响,快递员平稳停好三轮车后打开车厢,迅速将面前50份大小形状不同的货物整齐摆进三轮车货箱内,并在不关闭箱式三轮车后车门的情况下,骑车穿过设有减速带障碍物的赛道;另一边的外卖员从贴好标签的100份货物中,挑出自己随即抽取的3个标签货物,随后选手在规定区域通过起步环境安全观察、限宽直行稳定性、定点靠边停车、模拟斑马线、限宽调头、直接转弯(弯道环境安全观察)等流程,准确无误将货物放置在规定区域。
此次大比武分为二轮电动车竞赛项目(外卖员)、三轮箱式电动车竞赛项目(快递员)两个大项,其中细分包含取货分货、急救技能、安全骑行、消防救灾等竞赛小项,选手按完成时间和质量进行积分,以积分高低争夺获奖名次。此外,在比赛场地周围还设立了互助保障、工伤探视、交通安全、社保政策、送清凉、电动车维修、公益理发等摊位。此次活动旨在加强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对安全骑行的重视,提高骑手应对应急情况以及自救互救的能力,保障骑手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为骑手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服务和权益保障,增进网约配送员、快递员对工会组织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全面提升工会组织的感知力、响应力、影响力、凝聚力。
住在龙华的骑手小锋主要负责大浪片区的外卖配送,他觉得这两年通过龙华区总工会提供的平台资源,自己最大的受益就是“为人送餐”和“自己就餐”都方便了许多,“以前有一些工业园区、住宅小区限制骑手骑车进入,很多时候要步行很远才能将餐送到,甚至有时人都不让进,这种情况下工作的效率非常低,但有了龙华总工会与他们协调后,这两年我们送餐方便了很多。“记者从区总工会和骑手们口中了解到,目前骑手进门难问题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差别化对待骑手,穿骑手服不能进;部分小区在无特殊原因的情况下禁止骑手电动车进小区;社区出入登记程序繁琐,尤其中高端小区、新建小区更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区总工会积极建立社区物业、居民、配送站点、骑手代表的多方沟通联动机制,定期反馈问题、沟通协商、即时处理,使得龙华区的骑手们进门难、停车难等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总工会还协调了一批人流较多的写字楼和商场的餐饮商户,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就餐优享服务,外卖、快递骑手们可以凭自己自己的工作证明,在指定的餐饮商户享受更实惠、更便捷的用餐服务,让他们在高压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喘息”机会。
说到优享服务,同样在龙华生活工作的外卖骑手小郭提到此次“大比武”活动,“我们这个也算是比较‘高危’的行业,长时间的工作,平常在外骑车精神紧绷,注意力时刻高度集中,是需要这样的活动能让我们从高压的工作状态中‘跳脱’放松一下。”类似的活动和服务还有很多,例如提供技能培训的讲座、锻炼健身的地方、学习看书的图书馆……小郭笑着提到,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平常很难再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所以工会还会定期为他们举办联谊会、相亲会等活动,让新就业群体在龙华工作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新就业群体总量逐年递增,同比去年同期,龙华区今年加入到新就业群体的增量预估超过了10%,这一群体包括了快递骑手、外卖骑手、线上家政、网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我们还不确定以后还会有哪些新的业态融到新就业群体,但目前能确定的是总量会持续增加,特别是骑手群体,所以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服务好这一新就业群体,这推动着我们不断探索。”今年2月,龙华区总工会联合美团(深圳)党委在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建设华南首个“骑手友好社区”,着力破解骑手实际难题,从信息友好、设施友好、人际友好、制度友好四大方面,为骑手营造友好、便捷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而接下来,这套创新做法将在龙华区全面推广复制。
今年,区总工会针对建设“骑手友好生态城区”制定了行动方案,提到围绕5个方面关注实际问题改善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常态沟通机制,推动骑手“进门难”问题解决;完善基础设备设施,缓解“找路难”“停车难”问题;拓展友好场景,营造社区、商圈、园区、楼宇等工作生活良好氛围;深化暖“蜂”阵地活动,提升骑手生活体验;营造和谐环境,构建骑手友好生态城区。
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华区将继续围绕“骑手友好生态城区”体系建设,继续细化行动方案,为“骑手友好生态城区”更好地落地提供更优质的土壤,同时开展更多新业态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切实发挥好工会“娘家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