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区委政法委 > 其他 > 工作动态

“百应用”中的“数字龙华”:“数脑”驱动,现代化治理加速奔跑

来源:龙华区委政法委 日期:2023年10月10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当下中国,数字化转型车轮滚滚,中国式现代化热潮激荡!

  而由“人脑”支撑的传统形态向“数脑”支撑的“数字”形态转型,是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命题。

  此间,微观主体的先行先试弥足珍贵。中国40余年改革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任何宏大改革目标的实现,无不发轫于微观主体的率先突破、形成示范,最终全面带动。

  位于深圳地理中心的龙华,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样本意义的微观主体。

  作为深圳市新的“都市核心”,龙华区毗邻“六区一市”,区位优越,加之深圳北站高铁枢纽,让这座城区成为深圳内外产业资源汇聚点,以及人流集散地。如今,龙华区管理服务人口超过300万,人口密度达到1.44万人/平方公里,远高于深圳全市7173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城区也由此形成了鲜明的“两高一多”(人口高密度、高流动及社会形态多元化)特征,社会治理长期承压,传统治理模式亟待转型升维。

  基于此,在国家推进“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龙华区积极抢占数字化发展机遇,于2020年开启“数字治理”探索,围绕“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部署,按照“融通、集成、协同、再造”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一脑支撑”、聚焦三域(社会管理、多元共治、为民服务)的数字治理体系,打造“科学、有序、温暖”的现代化数“治”新范式。

  三载衔枚,梦想照进现实。利用精准的“数据反哺”,龙华区从群众角度看待数字化建设需求,从人口高密度城区特点和规律探索创新,累计发布近百个数字治理应用,加速实现以最广泛的连接、最精准的算法、最立体的应用,为城市运行、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赋能提效。

  数字化应用场景“点”的突破,带动数字治理“面”的提升,一幅体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数字龙华“百景图”愈发生动而清晰。

  城市管理更精细温暖“像绣花一样精细”可感可触

  超大城市的管理,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而作为超大型城市深圳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龙华面临的城市管理压力,可谓“山大”。

  破解超大城市人口高密度城区的管理瓶颈,推动城市运行更能感知、更加精细、更有温度,正是龙华区数字治理探索的核心命题。

  正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一貌似宏大艰巨的命题,在龙华区一个个具体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变得可感可触。

  聚焦高密度人口聚集带来的诸多城市管理、市容环境、公共安全问题,龙华区通过“AI网格员”赋能上万路视频摄像头,精准感知着城区的每一角落,由此催生的“垃圾溢出识别”“电动车入户监测” “道路破损识别”“工地‘绿网’漏盖预警”“边坡、挡墙结构雷达检测”等十多项应用,让城市管理、运行持续迈向“像绣花一样精细”。

  走在龙华街头,不经意间,头戴“数字龙华”头盔的骑手穿行而过。这是龙华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智能头盔”,集“佩戴检测、事故高发区域提醒、摔倒报警、蓝牙连接、一键接听、智能灯光”等六大应用功能为一体。骑手可通过蓝牙连接,实现“一键接听”“语音导航”;若进入事故多发路段,骑手则会收到预警语音播报;若不慎跌倒,头盔会第一时间检测跌倒情况并通知紧急联系人;夜间行走,警示灯自动亮起并调节灯光警示后方车辆。

  “只需要工程车拖着设备‘扫描’一遍,通过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即可判断是否存在地下空洞、水土流失导致路面坍塌的隐患。”龙华排水公司技术工程师介绍,依托三维城市空间综合管理平台生成的“探地雷达及管中雷达地下空洞探测”应用,推进全区地质空间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更加精细的同时,是更加安全、温暖。龙华区推出“独居老人安全伴侣”与“AI找人”数字化应用便是一例。前者,为辖区独居老人配备智能终端呼叫、行动轨迹监测、紧急拉杆绳等物联感知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居家生活状态,老人遇紧急情况可通过终端发出求助信号,社区立即响应。后者,针对小区老人、小孩走失情形,可根据家属提供的照片,捕捉目标人物24小时内出现过的时间、地点,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判断目标人物的行动轨迹。

  公共服务更普惠均等“免申即享”打造4个“全省之最”

  数字社会人人共建,数字成果人人共享。数字科技的广泛应用,为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而龙华区则堪称以数字科技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的标杆示范。

  众所周知,围绕公共服务优化与一流营商环境的构建,国家、省市区相继出炉诸多政策,然而,由于“政出多门、政在多网(站)”,群众和企业往往淹没在碎片化的政策海洋中,人找不到政策,政策也难以找到人,制约了政策红利的释放。

  着眼于此,龙华区基于数据账户基础建设成果,在全市率先开发“免申即享”数字化应用系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据共享、智能分析、主动兑现等手段,让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免于申报、直接享受政策红利,有效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何谓免于申报、直接享受?深圳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向立黎的经历可做注脚。在“免申即享”推行前,准时达公司申请“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资助”需要准备较多申报材料,至少跑2趟,审核通过至少要近6个月。如今,无需材料申报,全程免跑腿、不见面,向立黎的手机直接就收到了龙华区“免申即享”掌上服务厅发来的确认短信。“我们还没开始申报就直接免于申请,只要按照流程确认申领意愿就完成了”,他既惊讶又欣喜地感慨。

  2021年5月,龙华区率先在全市推出首批15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2021年12月、2022年5月,又新增两批共33项;今年5月,再次新增36项,将惠企利民政策补贴事项增加到了84项,涵盖助企、助才、助教、助学、助老、助残六大领域,其中涉及产业领域事项多达68项,占比超过80%,涵盖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文化、互联网、“专精特新”和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

  截至目前,龙华区“免申即享”已主动兑现政策红利11.6亿元,惠及45万企业和群众,实现了四个“全省之最”:事项覆盖范围全省最广、事项数量全省最多、补贴金额全省最大、惠及群体全省最众。

  基层治理更高便捷“人人尽责”加速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传统时代,囿于技术,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只能是美好的期待。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科技强大的连接能力,让人人尽责成为了可能。龙华区着力编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搭建党组织领导的居民协商平台,“指尖上的治理”打造出高效便捷的参与通道,以党建引领数字治理,推动龙华区基层治理探索推陈出新、迭代升级。

  2022年,龙华区在全市首创“书记茶话会”,上线“书记茶话会”小程序,实现各级党组织在开展书记茶话会前向全民发布预告,进行话题征集;在茶话会举行后,讨论的成果会公布在小程序内,同时,群众的诉求如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可经小程序直接推送到@龙华—民意速办平台,居民可以实时查看进度,实现“书记茶话会”的线上、线下联动。

  该模式成为聚合民智民力破解基层治理痛点、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有力抓手,获居民群众点赞。截至今年8月,龙华区已召开书记茶话会2422场次,收集办理民生诉求6602条,广受群众好评。

  在社区治理层面,“社区百搭工具箱”备受一线工作人员欢迎。这一应用借助零代码平台,引入系统集成、一站通办、RPA智能填报机器人等先进数字工具,为社区赋能、减负、增效,即便是没有编程基础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简单的模块化操作,以拖、拉、拽等方式,就可以方便快捷、个性化搭建微应用、小系统,服务于社区工作。

  “‘社区百搭工具箱’是帮我们生产工具的平台,深度融合了‘业务’与‘IT’,让我们有动力、有能力自主开发应用系统,让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参与到业务改善和创新中,极大提升了我们的组织活力。”龙华区龙华街道油松社区党委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龙华各社区已累计搭建应用1420个,覆盖社区内部管理、外部巡查、信息收集等领域,生成102万余条应用数据。

  “社区自主研究搭建的应用,经精选后上架‘应用超市’,可供其他社区直接安装复用。平台还设立了热门应用榜以及社区贡献榜,评选优秀开发者、优秀开发社区,在数字化人才培育、激励方面强化配套机制支撑,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数字治理建设生态。”龙华区数字治理专班负责人表示。

  协同共治更加高集约“整体政府”建设打开新空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当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便成为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必然要求。因此,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以数字化赋能协同治理,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整体协同的政府运行新形态,迫在眉睫。

  着眼于“打造高效协同的整体性数字政府”,推动政府行政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龙华区在数字治理实践中,大力运用数字化手段促进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协同治理快速落地。

  此番龙华区发布的“百应用”中,“平安建设智能化平台”“@龙华-民意速办”“生命关爱中心信息系统”等多个应用,昭示的正是政府内部跨部门协同治理、政府与社会、居民高效联动的理念和逻辑。

  其中,龙华区在全市率先“深平安”试点,建设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平安建设智能化平台,统一业务办理,创新“网格管理精细化、平安服务进万家、群防群治双闭环、重点人员协同管、治理数据聚合搜”五大特色功能,初步实现“一个平台管平安”。

  今年以来,随着各应用场景陆续上线,平安建设智能化平台累计发出警情提醒函125份,督促街道、社区召开警情分析会、反诈宣传等活动582场,督促办理各类敏感事件1.9万件,6个重点区域和8个突出问题纳入系统管理。同时,平台统一考核评价,将民生诉求办理、警情源头治理、重点人员管理等工作由“一锤子”考核变为“全时空”考核,由检查台账变为系统监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百应用”中,“@龙华-民意速办”是又一体现政府、社会协同治理的有力样本。该应用打通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推进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事件协同治理,在政府内部协同、政社联动上实现四个“全”:“全口径”信息接入,整合了网格员采集、书记信箱、妇儿维权等25个民生诉求渠道;“全过程”办理评价,构建便民服务热线评价体系,推动市民满意度评价贯穿事件的全过程;“全范围”权责清理,编制了2446项社会治理事项清单,明晰责任主体和办理标准;“全流程”机制整合,构建民生诉求“快裁+会商”机制,提升诉求事件办理质效。

  今年8月,“@龙华-民意速办”平台民生诉求按时办结率99.5%,总体满意率99.9%,办事效率明显提升。探索大数据、大模型在民生诉求方面的融合应用,对海量民生诉求数据进行梳理、清洗、挖掘,平台实时抓取高频、敏感事件,及早发现处置风险隐患,让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未诉先办。

  另一值得关注的样本是“基层建设工程数字化监管和风险防控系统”。

  众所周知,基层廉政风险点多线长面广,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且危害性不小,而其查处常常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

  乘着数字化转型的东风,龙华区率先探索基层廉洁监管的治本之策。 2020年10月开启数字治理以来,龙华区便紧扣廉政风险系数较高的政府投资工程领域,借鉴合规管理、反贿赂管理等国际标准,依托区域数字产业优势,在辖区观澜街道展开试点,通过“合规先行、标准引领、机制保障、数字化落地、实践检验”“五步走”,打造“基层建设工程数字化监管和风险防控系统”,力求以“制度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合规治理工具破解基层廉洁治理困境。

  去年9月,以“基层建设工程数字化监管和风险防控系统”为主体内容的“基层政府投资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数字孪生‘盾’——数字监督赋能廉政风险防控的龙华实践”项目参与第三届“中国廉洁创新奖”评选,从全国各省、市共计174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提名奖,为深圳唯一获奖的区级项目。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从群众需求的角度进行开发,从高密度城区特点展开创新,龙华区数字治理“百应用”的迭次落地,为这座年轻的城区迈步现代化治理不断加“数”,为实现居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赓续奋斗,亦为“数字中国”闯关前行镌刻下基层微观主体的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