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政法委坚强领导下,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围绕全国一流法院建设目标,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完善司法问需常态化机制
创新司法问需形式,灵活开展“大走访、大座谈、大起底”“书记四长走一线”“书记茶话会”“司法问需会”等活动,院主要领导率队,深入50余家民营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走访调研,主动收集企业问题需求,逐项研判解决,为企业精准“把脉”,开出法治“良方”。制定《关于常态化开展惠企助企联络工作的行动方案》,创新“一庭一代表,一庭一企业”的“庭室+企业”联络模式,提升服务企业效能,业务部门负责人共走访8家企业,收集、解决问题13条,切实做到“面对面”问需问计,“心贴心”排忧解难。
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保障机制
持续深化《龙华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十九条措施》,从优化诉讼服务、强化权益保障、妥善审理纠纷等方面,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开展“数字经济法官大讲堂”等个性化服务项目6次,助力中小微企业防范新经济形势下的法律风险。某投资公司与某物业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被评为广东法院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典型案例、广东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持续关注企业司法需求,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激发民营企业经济活力,为稳定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三、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疏、打、防”机制
知识产权是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区人民法院在“疏通”上聚合力,建设全国基层法院首家集审判、调解、宣传、交流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与11家知识产权联席单位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探索“示范判决+判后调解”模式,截至2024年6月,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诉中调撤率达65.1%。在“打击”上辟新径,针对重复侵权、严重侵权、“源头”侵权等行为,准确适用惩罚性赔偿,华为公司惩罚性赔偿案获评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件。在“防控”上找方法,建成侵权主体信息数据库,与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深圳大学法学院共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等主题司法研究实践基地”。知识产权实现新收案件逐步下降、办理时限下降、诉前诉中判后调解成功率稳步上升。
四、完善数字经济司法保护机制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对营商环境提出诸多新要求。区人民法院持续加强数字经济审判中心建设,2024年以来,审理各类数字经济案件2401件、知识产权案件905件。落实《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二十条措施》,开发建设数字经济司法数据库,动态监测数字产业涉诉情况,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已通过该平台向辖区1000多家企业发送3批次28个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加强调研交流,举办“数字权益保护”论坛,明晰企业数据应用法律边界,助推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
五、完善“抓前端、治未病”机制
通过司法建议“小切口”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大文章”,强化关键领域营商环境治理,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针对股东虚假清算恶意注销公司乱象,以及银行卡管理、小产权房转让、预付式消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及时堵塞涉企治理漏洞,“防止股东虚假清算恶意注销、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司法建议获评全市优秀司法建议。创新司法建议落实回访机制,邀请代表委员深度参与,做实司法建议“后半篇文章”。向区委、区政府报送《2023年度龙华区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的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围绕知识产权等纠纷进行分析总结,推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六、完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龙华区亟需完善化解商事矛盾纠纷的“分流阀”。在全市率先实现民意速办平台与法院解纷融平台对接联通,推动商事矛盾纠纷主管化解、行政化解。法官依法提前支持涉企重大纠纷调处,圆满解决多起问题楼盘纠纷。全区“万人成讼率”连续四年全市最低,上半年,全面开展调解前置试点工作,揭牌成立3个“无讼社区”、2个“无讼园区”,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园区、解决在源头。
七、优化商事领域执行工作机制
关注企业发展需求,对企业厂房、机器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原则上实行“活封”“活扣”,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上半年,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专项执行行动,累计执行到位金额为1.99亿元。加强与公安机关协调联动,加大拒执犯罪打击力度,依法移送拒执类犯罪线索23件,公安机关立案18件,已判决3件。强化执行措施综合运用,首执案件结案平均时长比2023年同期缩短29.35天。
八、完善涉企法治宣传机制
不断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唱响亲商“好声音”。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2期,开展专项巡回审判、主题普法活动15场。聚焦企业发展问题,深入大浪街道佰事德直播基地开展法律实务巡回讲堂,推动普法从“独唱”向“大合唱”转变,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提升普法趣味性,拍摄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片2部,解析侵害注册商标权纠纷案的惩罚性赔偿法律适用问题,有力震慑“搭便车”等违法行为。
“法”护营商,“优”无止境。龙华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充分发挥法治稳预期、利长远、固根本的保障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更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更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