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龙华区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强化服务保障举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努力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龙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严厉打击涉企犯罪 稳定社会提振市场
坚决严厉打击破坏公平竞争领域犯罪、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等严重扰乱市场经济、损害公司利益的违法行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工作。2024年上半年,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批捕50人、起诉94人;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犯罪10件16人;共办理合同诈骗、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涉企刑事犯罪146件193人,提起公诉70件126人。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协作,畅通线索互相移送机制,对企业内部腐败犯罪线索加强履行立案监督职能,加快打击内部腐败犯罪速度。
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紧盯案件办理质量的同时,注重依法办案与化解风险、追赃挽损有机结合,办理的徐某职务侵占案,帮助被害企业追回经济损失79万元,有效避免“一案毁一企”的情况发生。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保障创新驱动发展
以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室为抓手,加强与园区、企业的沟通交流,切实帮助其预防和解决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难题,以典型案例的培育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地提高综合履职效率及质量。
畅通行刑衔接渠道,加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等5家行政执法单位会签《关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的工作办法》,规定涉知识产权案件的线索移送、立案监督、刑事案件行刑反向衔接、证据互认等内容,促进与各单位间的交流与协作,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注重宣传引导,依托“知识产权宣传月”,组织开展“以‘检’之力,护‘企’前行”知识产权主题系列活动,发布《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全面介绍龙华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和成效。
畅通企业申诉渠道 提升涉企办案质效
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设“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畅通涉案企业控告申诉渠道,推进“一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协助”办理机制,落实专人登记、接收涉企案件线索工作,实行台账式管理,当日登记、联系并移送到办理部门,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减少案件流转时间,切实提高受理效率。上半年,共收到涉企法律咨询26件。
依托区刑事简案快办中心,对涉企刑事案件进行提前介入和繁简分流,在严把案件质量、严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实现涉企刑事案件“一站式”流转,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
强化涉企法律监督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积极开展涉罪单位财产性判项执行专项监督和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法律监督,加强对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和执行案件的监督,统筹行刑反向衔接与行政违法行为监督,促进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提前介入重大涉企刑事案件,坚持知识产权刑事立案同步审查办案模式。准确把握涉生产经营类犯罪、民营企业多发犯罪认定标准,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审慎对待涉企案件,严格把关立案流程,上半年共受理涉企立案监督案件3件。强化案件办理程序审查,办理吴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期间,发出2024年首份纠正违法通知书,督促相关部门纠正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保证案件质量。
密切检企联系 推进法治宣传
切实以法治之力稳企业、促增长。院领导带队走访辖区企业,及时反馈案件办理进度,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高效回应民营企业司法诉求,延伸拓展检察职能,充分运用公开听证、调解、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等手段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实现“办一案、扶一企、堵一漏”的效果,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24年上半年共走访调研辖区企业7次。
常态化开展“检察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聚焦企业法律需求,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4场,受众人数400余人次。向企业员工发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知识产权法治宣传页等各类宣传品共计1000余份。普法活动获央视网、中国法事网、《深圳商报》、《宝安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锚定目标,提质增效。下半年,龙华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贯彻区委、区政府全面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的部署要求,以数字赋能为抓手,努力为龙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司法保障服务,奋力为优化龙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检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