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龙华区人力资源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日期:2024年12月31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就业优先,扎实做好就业创业服务

  1.入选广东省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龙华区作为全省仅10个、全市唯一入选的县区,获100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积极践行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部署三大任务、八大工程,覆盖6个街道建设12个龙华区·龙小跃·就业驿站,标志着龙华区就业工作步入“新征程”、迈上“新起点”。

  2.推动“就业服务进党群”走深走实。一是全覆盖开展69场社区层面就业专题“社区书记茶话会”,邀请居民群众、工业园区代表、用工企业代表参加,开展扶持政策宣讲、招聘渠道推广、就业动线分析、岗位供需匹配等。二是联合组织部、群团、各街道等部门,每月覆盖6个街道开展惠民就业服务日系列活动,以“1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形式开展招聘、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

  3.全面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题线上,大力推广省、市、区公益招聘网平台、区招聘就业小程序,打造新媒体服务矩阵。通过深圳龙华人资微信公众号发布28期“精选岗位上新,周周有岗”企业招聘信息推文。依托“龙华人才园龙华人才直播舱”开展70场直播带岗活动,观看量近40万人次。线下2024年以来开展“春夏秋冬”“周四直聘日”“招工夜市”等系列招聘活动,依托就业驿站开展“龙小跃”就业服务活动114场。联合辖区163家次重点用工企业组团外出,奔赴湘潭、桂林、广州、珠海、中山等地,组织开展对接活动、校园招聘会。打造“入企带岗”新型直播服务活动,深入龙华区优质企业现场开展带岗活动6场,观看量超3.5万人次,助推龙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业与数字化招聘深度融合。

  4.持续运营龙华就业第一站。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定位,打造来深建设者就业启航“第一站”,免费提供求职招聘、技能培训、就业和创业指导等服务,开展“周四直聘日”活动41场,开展“周末充电日”入门式职业技能培训活动42场,“龙华就业第一站”多元化便民服务在广东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5.打造龙华人才园特色活动品牌。龙华人才园“职场金钥匙”系列活动获选深圳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24年开展10场主题活动,重点围绕职场礼仪、职场生涯需掌握的技能等方面进行分享和解答,累计服务企业员工及辖区周边居民超500人,积极营造园区“爱学、好学、互学”的人力资源氛围。

  (二)构建人才优质“生态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龙华是制造业大区,我局积极完善人才服务,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推动产才融合,激发人力资源服务业新动能。

  1.优化人才服务。一是推动人才政策“免申即享”落地见效。积极推动“免申即享事项清单”上线高层次人才相关业务,解决人才业务办理时间长、材料提交多、审核环节复杂等问题,自2024年开展首批龙华区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激励“免申即享”以来,得到了辖区人才的充分认可。二是加强人才政策宣传。举办9场人才政策宣讲,其中,政数局联合我局开展“政务+直播”活动第三期——人才相关政策讲解专场,共吸引58.9万余人次观看,点赞数量达43.9万,互动次数超8000次,收集评论5500余条;其中两场向海外人才全英文讲解人才政策内容、申报注意事项,持续跟进企业、人才提出的诉求反馈,为人才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服务。

  2.举办深创赛国际赛。围绕数字与时尚产业,坚持“以赛为媒、以赛引才”,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组建“英才服务联盟”,全力招引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第七届国际赛荷兰、以色列等两个海外分站赛报名项目超340个;助力成功招引3个优质项目落地深圳(其中1个落地龙华),达成5个落地合作意向。积极筹办第八届国际赛系列赛事活动,意大利、荷兰2个赛区共吸引316个创新项目报名参赛,成功举办第八届国际赛意大利、荷兰等两个海外分站赛决赛,促成与3个海外机构的合作意向,并新增建立1个海外联络站。

  3.推进英才港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英才港被区委组织部授予“龙华区创新创业第一站示范基地”称号,成立以来,成功招引10家优质项目团队入驻,引入16家生态合作伙伴,成立英才港驻荷兰、比利时、国际合作中心3个联络站,累计举办20场“龙华博士讲堂”“英才荟”等系列活动,共惠及企业260家、人才450人,链接各方资源,为优质团队、项目在周期成长中赋能。

  4.强化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建设,为“龙华制造”提供技能人才支持。一是出台全市首个《深圳市龙华区技能人才扶持办法》,通过完善技能人才定义,调整技能人才确认评价标准,使技能人才在龙华“扎根”与成长,2024年累计认定技能人才近100人,累计发放技能人才奖励补贴近560万元。二是开展2024年市、区级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申报工作,推荐认定市级载体6家,认定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重点建设项目近20项,发放技能人才培育载体资助约352万元。三是成功推荐6家龙华区企业获省“产教评”生态链认定,扎实推动辖区企业发挥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四是开展“大国工匠龙华行”系列活动,组织2024年深圳技能大师工业机器人操作员竞赛,评选2024年“龙华工匠”5名。

  5.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跑出加速度。一是制定出台《龙华区关于推动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辖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上海嘉驰、易德人力、欢创人力、北京石为开人力、东莞富鑫、嘉位科技、东莞未来7家优质人力资源机构均已在我区设立子公司,为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连续三年开展行业星级评定分级分类管理工作,选树了一批机构示范典型。四是对标国家级园区建设标准,制定《龙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扩充入驻类型、优化扶持政策。     

  (三)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城区

  1.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城区创建走深走实。一是全区各部门、各街道依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5+15+N”龙华特色模式,制定127个和谐劳动关系新项目,立体化构建、项目化推进,持续打造高质量和谐劳动关系。《龙华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城区的调研报告》在《龙华调研》2024年第8期正式刊发,并获得全市人社系统2023年度调研课题“优秀奖”。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城区一周年工作纪实“多点发力 创建和谐劳动新城区”“多方联动同频推进 共筑劳动和谐新城”在《中国劳动保障报》《深圳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平台刊登。二是推进劳动争议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六个一”任务,建立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响应工作机制,依托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精智解纷”等线上平台,扎实开展辖区百人以上企业“大走访大起底”行动,将矛盾纠纷抓早抓小吸附在属地。三是制定工程领域全流程欠薪治理措施,成立区管工程项目劳资纠纷联合督导小组,力争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领域劳资纠纷。四是深入开展“移动仲裁庭”活动,获评龙华区“十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五是深化劳动争议“调援裁监诉”深度衔接工作机制改革,首个“调援裁诉”一站式服务中心在龙华街道试点。

  2.优化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一是龙华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以91分的高分顺利通过终期评估验收。建立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岗位标准体系等四大体系73项标准,有效覆盖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各方面。二是实施“社会化调解组织参与调解”模式。围绕“5大建设任务、19项具体标准”全力推进“社会化调解组织参与调解”模式,率先在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启探索非诉讼纠纷解决新路径。三是健全完善劳动诉求服务机制。持续推进涉劳信访“五化”建设,建立民意速办平台劳动诉求办理“四个机制”,做实精智解纷系统“专人负责+专人调解+专业服务”的“三专模式”,做优“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心理关爱+就业服务”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窗口”,区人力资源和劳动调解服务中心、龙华街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获评市级“优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称号。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全区妥善处理各类劳动诉求事项40220宗,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5579宗,为群众追回劳动报酬约2.67亿元。

  3.擦亮劳动法律服务特色品牌一是推广企业“劳动关系诊断”服务项目。以“4项基本要求、12项具体内容”为主线扎实做好企业“劳动关系诊断”服务试点,发布集“智能问答、赋能培训、普法直播”等9大功能于一体的“龙华区劳动关系智慧问诊平台”,开展“调解员+法律专员+宣传员”的“三员”入企诊断服务,不断建立完善“线上问诊”“专家内诊”“多方会诊”及“诊断服务+普法宣传”等工作机制。二是举办“劳动普法助企行”活动。以上门“用工把脉”+劳动关系“点单”+调解业务专题培训为主要内容,向200家重点园区企业提供“劳动普法助企行”服务52期,荣获龙华区“助企行”工作“优秀案例奖”。三是塑造“金牌HR”开讲啦品牌。采取“讲法规+讲政策+讲案例+讲技巧”的“四讲”模式普及劳动法律知识、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员业务技能“大轮训”,通过“普法直播舱”“金牌HR”精品课程直播间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空中讲堂”,累计开展18讲,服务企业2000余家,新推动86名调解员“持证上岗”。

  4.做实劳动关心关爱服务举措一是做好劳务工四大关爱品牌。聚焦劳务工需求,实施“全年有规划、季度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劳动关爱服务机制,区、街道联动开展“春暖龙华”“与你同行”“龙月华光”“榕树家园”等四大关爱劳务工系列活动80余场,3次获评深圳百佳市民满意项目。二是做好劳务工心理关怀疏导。利用“心理咨询热线”做好劳动者的心理关怀和减压疏导,提供暖心细致的劳动“心灵呵护”服务,构筑劳资纠纷“心理防火墙”,全年提供电话热线咨询832次,开展专题心理关爱活动17场,服务1480人次。

  5.强化办案标准化建设,多措并举清案攻坚一是印发《深圳市龙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巡回仲裁庭工作制度》,成立巡回仲裁庭,选取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案件由区、街道仲裁员联合办理,形成全区劳动仲裁办案联动机制,统一审理标准。二是定期研判、倒排工期、压实工作责任,以提高调解成功率、优化办案流程、提高办案质效、加大兼职仲裁员办案力度为抓手,全力以赴清案攻坚。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在就业创业方面,以省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总牵引。推动实施就业服务“固本强基”工程、服务队伍“提质扩容”工程等八大工程,将龙华区建成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区。充分发挥龙小跃·就业驿站“稳就业、保民生”积极作用,保障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需求。强化龙华人才园大后方作用,结合全国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成功实践,持续提升园区运营水平和服务效果。

  (二)在人才服务方面,以落实我区“双招双引”工作为总目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推行高层次人才相关业务“免申即享”。继续做好“英才港”、深创赛国际赛两个招才引智平台。持续开展“龙华博士讲堂”系列活动。同时,进一步推进58同城等重点招商项目落户进程,加大优质人力资源机构招商频次。开展龙华区工匠培训基地市场化运营,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设备,选取具有相应资质的合作方,充分盘活基地资源,注入发展新活力,为技能培训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三)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试点工作为总抓手。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要求,持续推广“社会化调解组织参与调解”模式,以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抓手,逐步打造一批专业化、标准化程度高的社会化调解组织,构建“1+N+N”劳动争议调解新模式。做好企业“劳动关系诊断”服务,擦亮“金牌HR”开讲啦和“普法直播舱”等线下劳动法律服务品牌,发挥“龙华区劳动关系智慧问诊平台”小程序“线上问诊”优势,助力提升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涉劳信访“五化”,抓好“五级”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建设,强化精智解纷、民意速办等平台劳动争议“弱信号”处置,提高调解服务效能。总结“龙华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经验,巩固构建成效,形成常态机制,协调各成员单位持续做好本行业、本街道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引导企业员工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