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区 > 法治专栏 > 企业合规

企业合规风险预警信息(六十二)

来源:深圳市司法局 日期:2024年03月22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执法动态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批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警示案例

  【合规资讯】

  2023年12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批“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警示案例,案例集中在专利代理方面,包括无资质专利代理、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出租出借专利代理资质、接受利益冲突相关方委托、自行接受委托办理专利代理业务、未办登导致申请人权利丧失、行贿等违法行为。(资讯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细化代理机构筛选标准和环节,通过全面审查代理机构的资质、专业人员的资质、过往代理情况、违法违规记录等,综合评估代理机构的资质,避免选用无代理资质、借用代理资质或者存在违法违规记录的代理机构;二是与代理机构签订内容明确的代理合同,合同内应写明代理机构的资质情况、代理范围、费用结构、保密条款等内容。其中,重点写明在代理过程中,代理机构因存在过错造成企业损失时,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三是持续监督和审查代理行为的合规性,密切关注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定期要求代理机构提供相关进度材料,及时了解专利申请进展、审核结果等,确保代理机构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要求履行代理职责。

  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发布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十大典型案例

  【合规资讯】

  2023年12月1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十大典型案例。该批案例涉及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注册商标;明知他人在先使用商标,而在类似商品上抢注与之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包含地理标志的商标,而无法证明指定使用商品来源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保护范围;以不正当占用公共资源为目的,大量申请注册公共事件词汇、公共文化资源名称等商标;恶意跨类抢注他人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等违法违规行为。(资讯来源: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合规提示】

  建议相关企业:一是通过典型案例详细了解商标恶意注册的常见情形;二是重视申请前的商标检索工作,针对拟注册商标,重点检索在同类或类似商品、服务上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是否存在近似的驰名商标,以及与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申请注册商标的数量、指定使用的类别、商标交易情况等,以便于主动避让和提高注册成功率;三是强化企业内部商标注册审核工作,结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要、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综合评估商标储备、申请防御性商标的风险和影响,确保注册商标的行为应具有合理性、正当性。

  三、广东高院发布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典型案例

  【合规资讯】

  2023年12月1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典型案例。案例内容涉及“套路贷”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敛财,对车主、在校学生等群体实施非法“车贷”“校园贷”,以及侵害公民个人信息,通过虚假诉讼干扰司法秩序,采用暴力、“软暴力”催收等多种犯罪行为。(资讯来源: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合规提示】

  建议涉及贷款业务的企业:一是规范广告宣传行为,针对特定贷款业务,企业应使用真实、准确和清晰的语言,全面、如实、客观地介绍该业务的重要特性,不得进行误导性、虚假违法宣传;二是强化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和管理,在收集环节,重点关注收集个人信息时是否获得用户同意,第三方数据来源是否合法,以及数据收集行为是否符合最小必要原则等。在共享环节,重点关注是否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是否明确告诉个人信息权益主体相关事项,以及是否在合同中规定数据接收方的责任和义务等;三是通过仲裁、诉讼等合法方式实现债权,不得通过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堵门阻工、拉闸限电、滋扰家属以及虚假诉讼等方式追讨债务。

  四、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连续公布超过30则行政处罚信息

  【合规资讯】

  2023年12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连续公布了超过30张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深金罚决字〔2023〕52号-86号),涉及多家银行、保险、信托机构等,其中有多张百万级“大单”,一批责任人被警告或罚款。其中,某银行总行因“未按规定承担小微企业押品评估费;未按规定承担房屋抵押登记费;未落实价格目录,向小微企业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小微企业规模划型依据不足”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罚款160万元。另一银行总行则因“考评机制不当,贷款业务操作不规范,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被罚款170万元。(资讯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合规提示】

  建议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一是将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出台的法律法规内化为企业管理制度和操作指引,明确小微企业押品评估费、房屋抵押登记费、委托贷款手续费的收费标准和程序,严厉禁止擅自增加或收取不合理费;二是落实从业人员主体责任,规范从业人员的业务行为,通过明确具体业务节点的负责人,强调法律后果,宣传行政处罚警示案例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意识、客户权益保护意识和合规风险意识;三是建立健全内部风险评估机制,遵循审慎经营原则,定期不定期对贷款业务操作规范情况、小微企业划型的准确程度等重难点进行评估,避免出现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声明】

  1.本期信息内容由深圳市司法局编辑发布,由深圳市鹏城法律合规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2.本期信息仅做分享与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

  3.企业在做出任何可能影响经营管理的决定前,建议咨询合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