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区 > 法治专栏 > 企业合规

企业合规风险预警信息(一百三十四)

来源:深圳市司法局 日期:2025年04月03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实务动态

  一、国家网信办依法集中查处一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App

  【合规资讯】

  2025年2月19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App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等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查处“开个密室馆”等82款违法违规App。(资讯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开发运营App时,务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清晰、明确、完整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应确保用户能够便捷、顺畅地查看。二是充分保障用户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权利。企业应提供有效的个人信息删除或更正功能,针对用户的删除或更正请求,及时响应并处理,切实保障用户对自身信息的控制权。三是建立健全内部的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和合规审查机制。企业应定期对App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避免因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而面临下架、罚款等处罚。

  二、最高检发布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聚焦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合规资讯】

  2025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聚焦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各地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规范和指引。此次发布的案例共有5件,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秦直道遗址公益诉讼案;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检察院督促保护宏觉寺行政公益诉讼案;山西省检察院督促保护云冈石窟行政公益诉讼案;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北京军事检察院督促保护禄米仓行政公益诉讼案;张某方、李某香故意损毁文物案。(资讯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企业在土地开发、矿产开采、工程建设等经营活动前,必须落实文物保护前置审批程序,主动与文物部门协作完成文物影响评估,明确保护范围及建设限制。二是制定文物发现应急预案,明确停工报备、现场保护等标准化流程,避免过失损毁文物;建立供应链溯源机制,禁止采购来源不明的文物或文化产品,规避间接参与文物破坏的法律责任。三是定期开展《文物保护法》普法培训,强化管理层和施工人员的文物保护法律责任意识。

  三、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某科技公司抄袭代码并赔偿8266万元

  【合规资讯】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判令某科技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对某公司SDK软件著作权的行为,该公司及员工应立即停止侵害原告公司技术秘密的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约8266.8万元。(资讯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合规提示】

  建议企业:一是建立严格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代码审查制度,定期对公司代码库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侵权代码。二是持续开展针对全体员工,尤其是技术人员的合规培训,强化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律风险意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鼓励员工依靠自身创新能力开展工作。三是面临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企业应积极应对,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理工作。

  【声明】

  1.本期信息内容由深圳市司法局编辑发布,由深圳市鹏城法律合规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2.本期信息仅做分享与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

  3.任何主体均不应当以本期信息及所载内容作为分析和判断的基础;

  4.企业在做出任何可能影响经营管理的决定前,建议咨询合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