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深圳民法公园:休闲中学法,书写普法崭新画卷

来源:龙华区司法局日期:2025年01月02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2024年是深圳民法公园开园第四年,也是荣获“全国法治教育基地”的第四年,更是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普法收获满满的一年。  图片1.png

  图说:深圳民法公园

  这一年,“法治文化节”活动有声有色,“法治趣味定向越野”活动可圈可点,“宪法宣传周”活动亮点纷呈;这一年,龙华区首个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开馆;这一年,民法博物馆培育了200名普法小使者;这一年,9个国家与地区学生组成的“大湾区识法交流团”共同在民法公园开展了一场有趣的法治City Walk;这一年,福城街道的《客家法治山歌》在民法公园唱响了基层法治之声……

  回望2024年,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优势,坚持突出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创新形式,精准发力,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

  打造“法景”相融 开拓普法新视角

  为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学法阵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2024年11月底,龙华区首个区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在深圳民法公园西南侧开馆,馆内设有图文展览区、数字互动区、自由阅读区等区域,主要展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形成脉络及实践成果。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学法体验,馆内还设置了科技感十足的宇宙全息体验舱,市民群众可以通过充满“科技+法治”的元宇宙设备了解、体验更多法治内容。在今年的宪法宣传周活动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迎来大批市民朋友前往参观,掀起新一轮学法热潮。

图片2.png

  图说:市民朋友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参加“寻找金句”活动

  “以户外的形式让市民朋友在休闲过程中学法。”2023年5月,“民法典宣传月”普法宣传暨第二届法治文化节活动,通过快板、版画、微视频以及法治文化集市、健步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深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24年10月,民法博物馆创新推出“法治与你同行”趣味法治定向越野活动。两场以“户外”为特点的活动吸引了350余名市民朋友共同体验了“户外+法治”的乐趣与魅力,让市民朋友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休闲学法,令全民学法“流量”为全民健身注入“增量”。

图片3.png

  图说:200余人参与深圳市“与法同行”系列活动——龙华区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普法宣传暨第二届法治文化节活动

图片4.png

  图说:家庭组团参与法治趣味定向越野活动

  突出普法对象 打造普法精准网

  “民法博物馆是我国首个以民法为主题的博物馆......”2024年11月24日,普法小使者代表於思涵在2024年普法小使者聘书颁发活动上进行了讲解首秀,以流畅的语言、清晰的指引、浓厚的民法历史知识,“晒”出普法小使者的真实水平,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图片5.png

  图说:优秀普法小使者於思涵进行讲解首秀

  聚焦重点对象。在2024年普法小使者培育过程中,民法博物馆聚焦青少年群体,通过实地讲解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群体法治素养,使广大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此次普法小使者培育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他们对法治的认同、信仰和实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图片6.png

  2024年普法小使者培育活动采用“学生讲法学生听”的方式普法

  抓住普法热点。在“宪法宣传周”活动组织青少年礼敬宪法;结合网络热点,龙华区司法局制作的《一线普法:防治校园欺凌,这些措施都需要了解!》《一线普法:禁毒“童”行,守护“未”来》《一线普法:双十一法律指南》《一线普法:初中生花六万在直播间代拆卡?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花钱拆卡》等视频,及时为青少年送上法律“大餐”,同时在民法博物馆推出相关主题的模拟法庭,帮助青少年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年,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总共举办普法活动104场次,参与人数4000余人。

  创新“普法+N” 拓宽普法多元化

  在龙华区司法局指导下,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采取“普法+N”的方式,多方联动,以宣促学,用法治精神浸润青少年生活,推动趣味学法阔步前行。

  “普法”+文旅。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让青少年获得趣味学法新体验,2024年7月7日,来自9个国家与地区的120余名中学生组成的“大湾区识法交流团”,来到民法博物馆体验一场有趣的法治City Walk。他们通过参观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开展“禁毒”主题民法大讲堂,不断提高学法意识,引导青少年树牢“守法”“禁毒”理念。2024年8月13日,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的42名学生及家长共同参加了龙华区中小学生2024年法治研学活动,通过“参观+模拟法庭”,让青少年“研”途皆知识,“学”中悟成长。与此同时,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在暑假期间推出法治City Walk精品路线,吸引不少市民朋友打卡参观。

图片7.png

  图说:120余名中学生组成的“大湾区识法交流团”参观深圳民法公园

  “普法+非遗”。民法博物馆挖掘传统文化底蕴,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的结合点,通过法艺学堂、普法集市等形式开展法治非遗学习课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24年,民法博物馆陆续开展14期法艺学堂,将漆扇、金箔画、麦秆画等传统非遗文化,以沉浸式、手工式的学法方式,传播法治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图片8.png  

  图说:小朋友们在“宪法宣传周”的普法集市体验非遗项目——观澜版画

  延伸普法触点 丰富普法新生态

  要增强普法实效性,就要提高群众参与度。今年,龙华区司法局继续延续有效做法,相继在民法博物馆宣传屏、“龙华法治”新媒体矩阵以及其他媒体平台等线上线下宣传窗口,播出16期《一线普法》栏目,检察官、法官、行政执法员、行政复议员、行政调解员、律师等6类主体出镜,围绕发生在龙华的真实案例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群众关切点,以案释法讲述法治故事、普及法律知识。内容聚焦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观澜非遗版画等,栏目累计播出64期,平均每期浏览量超过80万人次,单期最高浏览量突破220万人次。

图片9.png

  图说:一线普法栏目

  用好新媒体这块普法“新阵地”,传播法治好声音、讲述法治好故事,宣传法治建设成果,先后发布保密法、民法典、禁毒、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文章,推送普法资讯300余篇,总阅读量12万人次。

  此外,龙华区各街道结合自身特色,探索打造“沉浸式”普法,挖掘、整理具有龙华特色的法治文化资源,与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深度合作,打造观澜法治版画、福城客家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普法精品,推出一批优秀的短视频等普法作品,常态化、系列化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图片10.png

  图说:观澜客家山歌的传承者陈伟良在深圳民法公园演唱《客家法治山歌》

  下一步,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将在龙华区司法局指导下,继续深耕普法宣传的厚土,以龙华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为核心阵地,精心策划并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和实效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深化广大群众的法律认知,强化法治思维,让市民朋友在接受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法治与生活携手同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