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让法治阳光普照青少年成长之路——深圳市龙华区“五部曲”奏响青少年法治教育新乐章

来源:龙华区司法局日期:2025年03月07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近年来,龙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紧紧围绕“使广大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的总体目标,持续深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以“五部曲”全面奏响青少年法治教育新乐章,用法治精神打好青少年人生底色。

  谱好“航向曲”:健全长效机制,提升青少年普法新格局

  近年来,龙华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印发“八五”普法规划、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工作方案等10余份文件,将青少年列为重点普法对象,制定各相关部门青少年普法责任清单,压紧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法治需求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弹好“和弦曲”:深化五级队伍,提升青少年普法合力

  “深圳民法公园是全国首个以民法典为主题的公园,2020年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4年11月24日,龙华区第三批普法小使者於思涵进行了讲解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的首秀。该批普法小使者经过前期选拔和19场专业培训后,达到聘用要求,正式“持证上岗”,让青少年实现“被动学法”为“主动讲法”。

  龙华区坚持力量多元、结构多维、服务多样,持续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五级”队伍。推出“单位一把手”讲法治,政法、教育系统各部门“一把手”齐上阵上好“法治第一课”;选优116名“法治副校长”教法治,实施《深圳市龙华区法治副校长履职工作指引和评价办法(试行)》,遴选优秀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开展任前考核、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实现“三官一师”进校园全覆盖;精聘116名“法治辅导员”道法治,利用行政机关人员等丰富的法治人才资源,实现“一班一员”的全方位结对绑定;做强“普法讲师团”宣法治,吸纳百名法学专家、人大代表、资深律师、思政名师,送法进课堂、进社区56场;培育400名“普法小使者”传法治,以“学生讲法学生听”“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形成鲜活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教材。

  该青少年法治教育“五级”队伍由600多人组成,联合9个部门和组织,共同为全区青少年群体开展多样式、多元化、多场景的法治教育,扣好青少年学法“第一粒扣子”。

1.龙华区法治副校长进校园.JPG

  图说:龙华区法治副校长进校园

  奏好“共振曲”:激活全域阵地,提升青少年普法维度

  近年来,龙华区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2024年,建成首个区级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深圳民法公园“三大文化展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展馆、民法博物馆、婚姻文化体验馆)正式合体,与观澜革命烈士纪念碑共同为青少年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全方位拓宽学习成长天地。

2.龙华区核心法治教育阵地——深圳民法公园,园内共有法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等文化教育资源.jpg

  图说:龙华区核心法治教育阵地——深圳民法公园,园内共有法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等文化教育资源

  龙华区坚持点面结合、动静互补、虚实一体,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建好区级核心法治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打造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特色课堂和网红“打卡地”,开展模拟法庭、法艺课堂等131场特色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探索和感知民法精神。用好“四大”课堂法治教育阵地,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道法课堂、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寒暑假研学课堂,实现青少年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布好基层法治教育实践阵地,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形成101个各类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等组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好“青春家园”移动法治教育阵地,创新“社工+心理咨询师+医生+法律工作者”跨专业融合服务模式,深入社区、小区,为问题青少年提供移动式法治教育和服务。搭好“全时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依托“龙华教育”“龙华法治”“龙华‘执’播”“龙华检察”等新媒体普法矩阵,持续推出青少年普法云课堂。

  唱好“交响曲”:创新多元品牌,提升青少年普法质效

  小女孩:“老师,我们有红包诶,你猜猜我们谁的红包多?”老师笑着回答,“我猜,一样多!”“咦,你怎么知道?”“因为,爱不分性别!”随着老师的回答,《给孩子们讲民法典》翻到了《爱不分性别》的页面。

  龙华区坚持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寓教于情、寓法于行,实现从“灌输式”向“体验式”转变。编好全媒体民法典课程,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丰富详实的案例故事,编撰发布全国首套覆盖中小幼一体化的《给孩子们讲民法典》,为孩子们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丰富内容和重大意义。造好龙华普法IP形象,以富有本地特色的“华仔”为主角,结合常见民事案例制作“华仔的一生”66个民法小故事动漫视频,帮助青少年全面学习民法典知识。制好“道法盒子”新载体,聚焦网络侵害、网络沉迷等与青少年权益息息相关的主题,融合剧场释法、剧本杀等多元形式,联动法院、学校等阵地资源开展7场主题活动,直接服务超6000人次。抓好“法治+”多元普法实践,通过研学旅行、趣味定向越野、游园会等形式,结合青少年群体好奇、好动、好玩的特性,融入游戏闯关、角色扮演等趣味形式,在乐中学,在竞中用,潜移默化中以法为教、以法育人。走好“法治+非遗”普法路,依托版画、麦金画、剪纸、泥塑等非遗载体,持续开展创作拓印体验、校园巡展、“法治无暑假”等活动,龙华区观湖街道成立首个“非遗在社区”示范基地,实现普法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演好花式普法“剧”,开展“猴哥让我再想想”“平行西游之超能护卫队”系列普法剧展演,观看人数上万人,以“猴哥法律明白人”的经典人物IP,提升普法趣味性;持续发布“每周学典”“一线普法”等栏目内容,线上宣传综合浏览量近亿人次,《一线普法》栏目获评广东省“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3.普法小使者在《一线普法》开展禁毒普法宣传.jpg

  图说:普法小使者在《一线普法》开展禁毒普法宣传

  吹好“协奏曲”: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升青少年普法温度

  “谢谢张哥给我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刚满18周岁的社区矫正对象黄某给他的监管人——民治街道司法所社区矫正张社工发来一则短信,简单的话语流露出深厚的情谊。

  2023年7月,黄某到民治街道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司法所为其制定矫正方案,成立专门小组,安排“一对一”帮教,严格保护隐私。初期,黄某常违规。司法所通过上门走访、心理辅导,联合家长共同帮扶,缓和亲子关系。最终,黄某自觉遵守规定,积极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组织这次18岁生日庆祝活动,为黄某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和鼓舞,让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被遗忘,社会依然在关心和帮助他。”

  龙华区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依托、社会教育为保障,实现从“单兵作战”向“多方联动”转变。打造良好法治家庭环境,常态化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家庭”活动;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家暴报案点、家教家风基地等场所,举办面向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普法讲座,推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大礼包”,成立“龙华区家庭教育指导共建基地”,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87场,指导监护人树立法治观,积极履行“依法带娃”职责。营造和谐法治学校环境,始终将法治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多途径激发法治观念活力,2024年全区各校积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国旗下讲话、班队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特色普法活动269场,防性侵、防欺凌等相关普法宣传389场。构建安全法治社会环境,严厉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有效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及强制报告、入职查询、“一站式”询问、司法救助等制度,健全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并加强防欺凌法治宣传教育,制定侵犯未成年人权益刑事案件审判指引,林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入选广东高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畅通拓宽未成年人案件申诉和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青少年维权及服务渠道,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深圳市司法行政系统唯一被共青团中央等15部委确定为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花苗守护,共育未来”“薪火相传 浸润童心”“法援惠民生 关爱未成年”“权益岗在行动”等各类主题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达900余场,如春雨润物,滋养着青少年的法治心灵。

4.龙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青少年权益岗开放日活动,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JPG

  图说:龙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青少年权益岗开放日活动,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青少年法治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龙华区将进一步夯实青少年法治教育“五部曲”,不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力度,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丰富的法治教育内容,切实增强普法教育实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