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为碑、历史作证。95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奋斗之路的荣光,我们永远记得。
1.双拥情深,是驻地是故乡
酷暑当前,驻龙华区某部队正在头顶烈日、乘风破浪,锤炼全天候、全方位、多领域的作战能力,争做素质全面过硬的水陆两栖作战尖兵。从训练基地赶回龙华大本营的路上,战士们表示,经常能分明地感觉到驻训地和驻地的不同,“一进入龙华的高速,就能感受到是在回家”。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日,上午,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率队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走进驻龙华区部队军营,参观部队旅史馆,现场感受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重温了军队建设的不朽功勋,领略了人民军队“无私无畏、铁心铁血”的赤胆忠心,并向广大官兵送上诚挚祝福和节日问候。
下午,龙华区政协主席熊佩锦在慰问武警某部的座谈会上,向部队官兵介绍龙华区经济社会发展、红色文化历史以及开展双拥工作的情况,并表示“全力为部队建设、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部队负责人则表示,将龙华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的亲切慰问,转化为强大发展动力,做好龙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期望军地双方多走动、常交流,团结共事,互解难题、互办实事,打造新时代的双拥共建样板。
一直以来,龙华驻区部队始终忠实践行宗旨使命,植根改革开放前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主动承担抢险救灾、应急处突、双拥共建等重大任务,坚决当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者、捍卫者,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今年,龙华区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及驻区部队实际,用心用情为部队排忧解难。根据驻区部队练兵备战需求,将慰问物资无接触配送到深圳警备区和驻区各部队。
2.常态拥军,是仪式是关爱
“无论多晚,这一张带着国家温度和区委区政府关爱的优待证,务必送到我们可亲可敬可爱的退役军人手中”。服务专干表示能在建军节当天,为退役军人送出优待证,与有荣焉。
“八一”建军节当天下午,龙华区收到了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寄出的81张优待证。“八一”当天寄出81张优待证,是无巧不成书的浪漫。为了延续这一份仪式感,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所有服务专干,拨响各自专门对接的街道、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电话,逐一核对好名单之后通知到个人,就顶着烈日即时出发。尊重退役军人,是把属于他们的“荣光”,亲自送到他们的手上。
大漠高原、雪域边关、湛蓝深海……龙华的退役军人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英勇奋斗。而今,为更好地服务广大退役军人,龙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早早筹备,深入开展“关爱革命功臣、关爱烈军属”活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各慰问组分赴辖区各街道,走访慰问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五老”人员等优抚对象,对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和安排免费体检,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殷切关怀,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既竖指点赞、又伸手解难,对34名困难退役军人开展上门慰问,为2名身患重疾造成困难的退役军人发放帮扶援助金,充分发挥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纾难解困作用。
3.致力崇军,是尊重是歌颂
万千城市的安宁需要军人守卫,无数个军人的小家也需要城市的温暖。
“书记邀请我们去服务站过节啦”,八一前后,龙华区许多退役军人收到了各社区党委书记的邀请,参加专门为退役军人举办的“书记茶话会”。
“最近生活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为我们创文、疫情防控做出杰出贡献……”
社区党委书记在退役军人服务站,与退役军人面对面、心贴心,谈军旅生涯,聊基层治理,畅想祖国的百年奋斗目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分别在街道举办了4场“退役军人茶话会”,在退役军人中传递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区、街道、社区联成一线,传递“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强烈信号。
拥军优属无小事,事事关乎战斗力。龙华区正持续推进“无人机驾驶员”“粤菜师傅”等短期技能培训班,帮助老兵提升能力就业更加体面;积极推进区“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工作,加强与报名参选退役军人联动;组织退役军人参与区宣传品牌“奋斗者说”,专题拍摄优秀退役军人典型事;完成辖区立功退役军人《功臣册》编印,激发退役军人自豪感,营造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