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商户挂上“拥军牌”,士兵圆了“军校梦”!一条“双拥示范街”织就新时代军民“同心结”

来源:深圳商报日期:2025年05月09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每周四上午,龙华区双拥示范街的秤子食堂的退役军人老板廖先军将15元爱心套餐摆上柜台,世家堂凉茶铺为环卫工人和义工、军警提前备好五花茶。在这条街道上,这样的场景已持续700余天。从“优惠日”的折扣到“日常化”的尊崇,龙华区用市井烟火焐热了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

  日前,记者实地探访龙华区民治街道双拥示范街,深入了解龙华区通过社会化拥军模式构建“崇军一公里生活圈”的创新举措。近年来,这条千米长的街道,不仅串联起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白石龙音乐公园等红色地标,更将拥军优属的温情融入市井烟火。

DSCF8566.JPG

  一条街的拥军温度 从“优惠日”到“日常情”

  双拥示范街位于龙华区龙汇路,紧邻深圳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022年12月正式揭牌运营,全长约1000米,汇聚60余家商铺,其中90%已加入“拥军商业联盟”。

  据了解,示范街通过统一标识、专属优惠和主题活动将军人尊崇落到实处。沿街商铺门口均悬挂金色拥军标识牌,明确标注现役军人及退役军人可享5至9折优惠,每周四定为“拥军优惠日”。街区内还设置6处大型双拥标牌、230块护栏宣传标识,并在深圳北站广场设立永久性双 拥雕塑,形成浓厚的崇军氛围。

680e230d90eefb88f66343ac.jpg

  在秤子食堂,退役军人老板廖先军正为战友打包特价午餐。“15元的爱心套餐我们坚持了9年。”这位曾获全国双拥知识竞赛三等奖的退伍兵,不仅为战友保留8.5折永久优惠,更长期为环卫工提供免费餐食。2023年街道军鼓队为他送喜报的场景,被制成照片挂在店面最显眼处。

  作为首批示范门店,拐角处的福到来超市承载了整片社区的温度。店长许婷芳告诉记者,这里既是“军人购物绿色通道”,又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点,所有到超市消费的退役军人提供9.5折优惠。

  而在世家堂凉茶铺,则延续其公益传统,长期为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凉茶,并入驻“鹏城老兵”APP,为退役军人开辟专属服务通道。品牌相关负责人庄桂莲说:“加入鹏城老兵APP后,我们退役军人顾客也增加了很多,希望在日常生活中为更多退役军人提供专属优惠和福利服务。”

  军地共育人才 从训练场到军校的桥梁

  记者了解到,龙华区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开设士兵考学辅导班,作为文化拥军品牌项目,累计服务官兵800余名,助力近百人考入军事院校。

  辅导班每年4月通过驻区部队收集考学需求,采取集中脱产学习模式,聘请专业教师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7门科目制定教学计划,重点攻克高频考点与薄弱环节。通过日常授课、晚自习答疑、定期模拟考试及专用刷题小程序,系统提升士兵文化课水平。

1002527374.jpg

  学员反馈显示,辅导班有效解决了军事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平衡难题。例如退役军人陈成英语成绩提升30分,最终考入陆军边海防学院。该项目既为部队输送人才,也帮助士兵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彰显了军地合力育才的实效。

  细节中的“生态圈” 让尊崇融入城市肌理

  这条街的拥军基因深植历史土壤。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上演惊心动魄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如今,周边龙悦居小区优先安置800余名退役军人居住。商户们自发形成的拥军传统,被政府系统提升为“商业联盟+志愿服务+政策保障”三位一体模式。

  龙华区的双拥实践早已超越物质优待。在深圳北站东西广场,巨型双拥雕塑日夜守望,7年坚持的士兵考学辅导班已助力百余名战士圆梦军校。三届“军功章的荣光”活动更让246个军人家庭荣耀游深圳,相关报道屡登《学习强国》平台。 

webwxgetmsgimg.jpg

  “优惠是表象,尊崇才是内核。”龙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街的魔力,在于让理发店的拥军价目表、药房的军人专柜、律所的涉军法律援助都成为自然的存在。正如凉茶铺留言簿上一位老兵所写:“在这里,被尊重不是一种特权,而是像呼吸一样的日常。”

  在这条千米长街上,市井烟火与军人荣光交织,商户的折扣价签、考学辅导班的灯光、雕塑下的军礼,共同镌刻出龙华双拥的生动实践。从历史烽火中的大营救,到今日“崇军一公里生活圈”的创新,龙华用一条街的温度,诠释了新时代“军民同心筑双城”的深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