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逐浪数字化,迈向都市核心

来源:龙华区 日期:2022年08月19日 【字体:
文件已失效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龙华路网四通八达。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中心。

赢领智尚生产车间。

  三年前的今天,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馈赠了深圳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三年弹指一挥,回首迢迢征程。龙华区紧紧抓住了“双区”建设、“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深入推进“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谱写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华彩篇章。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下好数字赋能“先手棋”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可以预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将进一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带来新产业、新模式的无限可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龙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抢占数字化发展新赛道,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

  2020年,龙华区抢占数字化发展新赛道,在全市率先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启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征程。

  2021年9月23日,龙华建立并正式对外发布“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形成了全市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超30亿元预算助力企业突破数字化发展瓶颈。

  势大力沉的创新之举、开拓之举,构建起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着龙华数字经济长驱向前。数据显示:去年,龙华752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产值达到4668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比传统产业高1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成为龙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今年3月,龙华按照“智造为本、双向赋能、样板示范、要素集聚”的数字经济发展思路,在十个重点行业遴选出的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能够复制推广的应用标杆案例,通过样板示范为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随着数字化发展的深入推进,龙华企业转型驶入了“快车道”,龙华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一组数据直观说明了龙华数字化产线升级正在全面加快:

  宝德计算机自研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采用AI视觉质检等技术节省了60%的测试时间,生产效率提高25%,产能大幅提升,每年至少新增1.125亿元产值;深国电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化生产,生产良率从项目建设前的98.02%提升至99.66%,每年减少不良品82万个;赢领智尚的女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项目,实现个人定制产品七天交付,交货周期缩短80%,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今年5月,龙华区发布了“一揽子”关于“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9项政策的操作指引,意味着龙华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正式落地实施。

  8月9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龙华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双方携手助力深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8月13日,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产业创新园龙华揭牌,将进一步释放电子科技大学在学科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优势,推动龙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8月15日,徽商银行深圳分行入驻龙华,意味着龙华区实现了分行级银行业金融机构“零的突破”。

  可以看见,龙华数字经济正迎来一个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期。

  近年来,龙华还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优先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源,引进和培育了以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基础研究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大力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为解决基础软件领域“卡脖子”问题提供源头技术支持。

  截至目前,龙华区各类创新载体数量达231家,拥有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载体4家,国地联合创新载体2家,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省市级创新载体166家,覆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主要技术领域。

  龙华区始终坚持围绕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及价值链中高端环节,重点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科研创新团队。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培育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7个,总数位居全市前三,涌现出了中科飞测、华傲数据、新源柔性、亦诺微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创业典范,全区高层次人才总数突破1800名。

  龙华发展面临的所有“机”都要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抓住。如今,龙华在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上率先迈出了大步伐、取得了大成效,正在积蓄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一幅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加速展开。

  关键词 基层法治

  聚法治合力助推数字龙华发展

  如果把社会比作一趟高速前行的列车,那么法治便是铁轨。铁轨的基础是否稳固,将决定列车能走多远。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龙华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的重要保障。

  在全市率先成立依法治街委员会、区级法治学院和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个社区成功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龙华街道司法所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推出全国首套覆盖中小幼一体化的全媒体民法典课程;民法公园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近年来,龙华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以“先行示范”为导向,努力创建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不断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的公共法律服务,奋力谱写法治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华篇章”。

  当前,龙华实施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创建行动,努力在彰显公平正义上展现更大作为。

  今年4月21日,龙华区人民法院开展了一起强制执行行动,来自《龙华“执”播》的直播画面显示,法院执行局法官前往了被执行人名下车辆的停放地,在市民代表和70万网民的“围观”下开展强制执行行动,对相关车辆完成扣押并拖回法院。随后,该案件进入优先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阶段。

  《龙华“执”播》是龙华区司法局联合各执法部门打造的“直播式”执法行动栏目,计划在今年开展20期,覆盖了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重点领域,直播全程公开执法目的、依据、程序,将执法、普法与媒体矩阵相融合,同步实现“谁执法谁普法”、行政执法“场景式”培训、公众对行政执法“云监管”三大功能。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家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在孔子看来,明察善断的法律判决固然必要,但通过教化或调解来减少诉讼,是用更小的社会成本来实现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今年4月29日,龙华区行政调解与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揭牌成立。作为调解工作中的一环,调解中心在介入后,为当事双方寻求调解、协调化解的可能性,不必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就能妥善解决问题。今年6月,调解中心处理首宗行政争议协调化解案件,得到深圳市某知识产权公司的代表的肯定:“多亏了调解中心帮我们把问题解决了,没有偏向任何一方,可信!”

  今年8月5日,龙华区举行“法律创造价值”公益法律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无讼数字园区”“数字合规服务中心”揭牌仪式,龙华区将以“无讼数字园区”创建活动为契机,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整合街道、社区解纷力量,激活基层解纷网络,促进诉源治理工作顺畅衔接、高效运转,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化解,全力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此外,龙华建立“数字合规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探索建立企业数字合规服务新模式,打造为企业提供数字合规服务的专业平台,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合规风险防范能力和及时解决有关数字合规事务。

  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律,也是人民群众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近年来,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全区,方便群众就近寻“法”,龙华积极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构建了“1+6+56”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体系,即搭建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6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将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到群众家门口。

  截至2022年5月底,龙华已在全区6个街道56个社区完成了“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全覆盖。“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公众法律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城市文明

  奋斗是龙华的鲜明底色和城市软实力

  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是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龙华最令人深刻的印象之一,是它的奋斗的城市精神面貌。

  2020年11月5日,龙华正式打响福城观澜产业地块土地整备项目攻坚战,全区范围抽调60名党员干部组成攻坚队,组建300人的“大兵团”队伍,仅用25天全面完成项目签约,创造了土地整备“深圳纪录”“龙华奇迹”。

  2021年6月25日,龙华建成并开放了全市首个土地整备主题奋斗记忆馆,突出展现龙华区一线党员干部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奋斗为本开展土地整备工作的砥砺奋进精神。

  过去一年,龙华还成功举办“无奋斗、不龙华”誓师大会,开展奋斗破难“双百行动”,建成六大奋斗者广场、“1+6+N”奋斗文化阵地体系和奋斗龙华标识系统。

  如今,“无奋斗、不龙华”深入人心,成为每个龙华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成为龙华的鲜明底色和城市软实力。

  三百多万龙华人将继续发扬好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用奋斗文化对冲颓废亚文化,燃烧激情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地,龙华也有着许多令人着迷的传统文化元素。这里有深圳四大古墟之一的观澜古墟,有国际红木文化节等品牌文体活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浪时尚小镇、观澜版画基地入选全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跃居全市前列。

  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是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其中一个抓手。龙华具备得天独厚优势,去年,龙华获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辖区的上围艺术村、鳌湖艺术村获评全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永丰源博览馆等3个项目入选全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

  近年来,龙华大力支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促进群众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截至目前已有500余项文艺精品获得国家、省、市大奖。日前,糅合现代舞和非遗文化舞麒麟元素的龙华文艺精品《麒·承》在全球300多个参赛作品中“黑马”突围,成功入围首届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

  《麒·承》为龙华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大船坑舞麒麟打开了一扇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展示大门,让传统民俗文化走了出去。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可借助新技术、依托新形式得到活化的无限可能。

  今年,龙华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题,创作《中国有你》《月光》《明天》等音乐、舞蹈作品,同时还将‘升级’音乐舞蹈诗《风雨归舟》,继续传唱好龙华本土故事。

  作为山水之城,作为百年侨乡,龙华将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禀赋,加大文化场馆建设力度,结合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数字科技等元素,以本土特色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并依托“侨文化”搭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交流体系,大力提升龙华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龙华的文化薪火正熊熊燃烧,城市魅力正激情四射。

  关键词 民生福祉

  民生事业交出共享发展有力有为成绩单

  龙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助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今年是见证龙华民生事业驶入高速快车道的一年。龙华图书馆、九龙山体育公园、简上体育综合体、龙华文体中心等一座座现代化、智慧化的文体场馆在龙华大地上拔地而起,成了龙华建筑“新地标”,承载起市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梦想。

  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民生数字,写在共享发展有力有为的成绩单上,传递着民生事业的温暖,体现着龙华的成长蜕变:

  聚焦“学有优教”,第二十七高级中学等8所学校已开工建设,力争年内龙华学校等17所学校全面开工,龙峰小学、龙华职业技术学校等11所学校年底完成交付使用;

  聚焦“病有良医”,龙华区人民医院主体结构封顶,龙华区中医院开工建设,力争区中心医院扩建工程西区外科大楼、区综合医院基本完工;

  聚焦“畅通龙华”,建设完成油松路等20条道路,打通观盛四路、龙胜旧村片区城市更新单元配套道路、临宝街、爱义路等5条断头路,畅通交通微循环······

  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近年来,龙华围绕民生七优目标狠下功夫,教育事业稳中提质,健康龙华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龙华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当前,龙华正在实施民生福祉增进行动,努力在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多成效。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未来几年,龙华区还将有10多个文体场馆陆续建成,还有鹭湖中心城的龙华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以及科技馆项目建设完工,还有更多优质学校投入使用……一座拥有高品质、高颜值的深圳都市核心区已向我们扑面而来。

  关键词 美丽生态

  把龙华山清水秀生态名片擦得更亮

  龙华这座宜居之城,阳台山清、观澜水秀,正如花般在深圳中轴美丽绽放。三面环山、一水润城,生态优势让龙华声名远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龙华全力打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助力全市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构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龙华绿色发展可圈可点:完成“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任务;在全市首创垃圾分类“导师制”;启动“城市管家”试点;建成全市库容最大的章阁余泥渣土受纳场;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占全市1/3,万元GDP水耗持续下降、能耗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近年来,龙华以打造“公园之城”“著名花城”为引领,加快公园建设速度,目前,龙华拥有公园158座,逐步构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数据显示:龙华环城绿道贯通约50公里,立体绿化面积累计约91.63万平方米,共建花园30个,自然教育中心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7%。

  龙华还着力打造绿色宜居之城,目前正在试点公园营城新模式,将城市更新片区中的多个地块与公园连接为一个整体,共同形成公园综合体,打造人本化、生态化、融合化、智慧化的未来社区,是高密度城市创新发展的示范,是实践先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标杆。

  龙华科学推进城区绿化,计划今年增种乔木5000株为城市增绿添彩。同时,推广使用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建设项目中,优先选种适合本土种植的优良树种、遮阴树种,充分考虑居民休闲游憩需求和群众健康。

  “十四五”期间,龙华将坚持更高站位谋划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引领,从山海连城、生态筑城、公园融城、人文趣城行动四个方面落实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要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此外,龙华也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将结合学校、医院、文化体育馆等公共建筑或商业建筑,建成一批功能复合、规模化的立体绿化精品示范项目。

  未来三年,全区将新增6万平方米立体绿化面积,真正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提升城区绿视率和观景效果,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问城哪得美如许?半缘造化半人工。一个绿色与现代完美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更美丽的龙华正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