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1年工作要点

来源: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日期:2021年03月11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通过夯实全区信息基础,挖掘释放数据价值,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根据上级有关部署要求,特制定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1年工作要点。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实行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对广东省事项管理系统和深圳市权责清单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维护、动态调整,保障事项信息更新的及时性、事项要素的准确性。

  (二)推动更多法人事项及个人事项“指尖办”。结合政务服务系统实际运用情况,沟通完善政务服务系统。根据我区“指尖办”应用推广情况,结合群众实际使用后的反馈信息,优化提高现有80%法人事项和95%个人事项“指尖办”使用体验感。研究、梳理及推动更多事项实现“指尖办”,2021年实现85%以上的法人事项及95%以上的个人事项指尖办。

  (三)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告知承诺和容缺后补审批模式。分两批次优化40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实现一个主题一次申办即可完成相关联事项的办理。争取年内实现100项以上可容缺受理政务事项。实施不少于3项“告知承诺制”事项。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审批期限,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四)推动“秒批”“免申即享”“非接触式”审批改革。进一步深化“秒批”改革,推动更多涉企便民高频事项实现“秒填、秒证、秒批”,争取新推动实现10项“秒批”事项落地。推出不少于8项“免申即享”服务事项。结合“政务1厅”视频办功能,进一步推动“非接触式”审批政务服务事项占区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60%,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五)推进“深莞跨城办”。进一步与相关部门洽谈沟通,共同协商“跨城办理”业务受理平台,构建起两地协同、运转高效的政务跨城办理服务模式,促进两地政务服务互联互通。

  (六)加强“i龙华”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页面设计、丰富内容,切实提升“i龙华”实用性及用户体验感。建立“i龙华”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接入单位责任、接入规范、安全管理机制。做好宣传总结推广,通过网站、融媒发布、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扩大“i龙华”服务范围。

  (七)打造“政务+”服务便民模式。搭建“医政通”服务试点平台,将“政务+民生”服务引入医院,推出生育登记、出生登记(入户)等不少于80项群众办事所需的事项;推行“政务+民生”“一门办”模式,积极推进社保、政务自助服务事项一体化工作,在全市试点推出港澳台籍社保、医保业务自助办理服务;实行“政务+金融”“一站办”模式,持续探索深化“政银e站”服务功能,充分利用金融传统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将金融网点打造成群众身边的“微型”政务服务大厅,力争在10个金融网点实现事项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政银合作”办理。

  (八)推广应用龙华“政务1厅”项目。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为每个个人和每家企业量身定制一个专属的在线政务服务VIP厅,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政务服务体验,推动系统访问量超过20万次,业务办理量不少于3万件。

  (九)加强中介服务超市建设。统筹区内各相关部门做好涉及中介服务的行政审批事项录入和维护,按要求在省政务服务网和省中介服务超市同步发布更新中介服务信息,定期维护更新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确保中介服务公开、透明,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十)打造精准高效的咨询服务。根据园区企业咨询的关注热点及共性问题,结合2020年各政务分厅的业务台账明细,编制企业高频事项办理操作细则,形成政务分厅“服务宝典”。开展热线咨询精准答、政务暖心短信服务,打造“一次问”“精准答”的服务模式。

  (十一)提升窗口标准化服务质量。推广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我区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环境,提升我区的政务服务品质。通过实施“一测二评三运用四整改”,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全流程衔接机制,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的监督评价,进一步规范我区政务服务行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十二)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研究借鉴先进地市“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果,大力推动审批事项向一个部门、一个科室集中的审批模式,努力构建“审管分离、权责挂钩”“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政务服务新机制,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让辖区群众能够花费最短时间、提供最少材料、通过最简环节、选择最佳方式获得最优政务服务。

  二、推动政务公开再提升

  (十三)深化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整合现有的线下政务资源,建设完善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平台。选取6个街道12个社区试点先行搭建政务公开专区,并接入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平台,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区-街道-社区三层级基层政务公开专区全覆盖。推动主动公开依法及时、公开的信息获取方便、政务服务便民高效,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

  (十四)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成果应用。持续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深化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应用,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搭建惠企利民政策“一网通”,推动试点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十五)提升政府网站国际化水平。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结合龙华区实际需求,对英文网站栏目进行重新策划、设计、实施,通过公共搜索SEO技术优化,改进龙华区英文网站在国外主要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自然排名,扩大网站服务对象及浏览量,提升政府网站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吸引力。

  三、强化“数字政府”统筹及机制建设

  (十六)加强信息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推进智慧全栈云平台项目建设,完成虚拟化架构向云化架构演进,实现云网协同,数据中心级容灾。到2020年底完成信创工程第一阶段项目竣工验收、第二阶段项目初验工作。推进鹭湖行政中心数据机房建设,完成数据中心机房、运维办公区、行政服务大厅的功能定位研究,以及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工作。推进物联感知平台升级改造,探索研究5G技术在物联感知体系的应用。

  (十七)提升三大中台能力支撑。搭建“政务网”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提供创建、管理和维护区块链网络及应用的服务平台运行管理,简化业务人员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操作复杂度;构建对区块链智能合约源码进行检测和判断的能力,事前检查管控,有效保护用户链上资产和数据的安全。推进龙华区智能运算能力平台建设,打造具有统一调度、统一监控、预警智能运维及运营管理的智能运算支撑系统,建立含城市综合治理、社区管理、语义分析等5大类共50种人工智能算法的算法仓库。推进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建成兼容统管多种运行资源,跨层级、跨网络、跨异构云的全区一体化实施IT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应用支撑平台。

  (十八)推进龙华区经济大数据综合平台(经济大脑)建设工作。争取完成项目初验并上线试运行,纳管经济业务及深化成果应用,推动经济数据资产全面汇聚,经济工作协同统筹,经济运行服务便捷智能,经济产业发展智能研判,经济发展趋势直观展现。

  (十九)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结合北站片区人流、车流、信息流集聚的特点,以“智慧龙华”平台为基础,明确北站数字孪生城市系统架构和需求方案,推动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底座平台。

  (二十)提升视会系统和网络质量。通过对我区现有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与扩容,扩大我区视频会议覆盖范围,全面提升我区视频会议质量。进一步提升龙华区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新增和扩容末端节点光纤链路,增强政务外网网络转发和承载能力,以全面支撑下一代4K高清视频、5G政务应用,建设国内一流的政务网络基础设施。

  (二十一)推进智能语音识别管理子平台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以科学高效、标准统一、开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建设智能语音识别管理子平台项目,为区各级政府部门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对全区单位提供语音识别能力。

  (二十二)推动优质的标准上升成为国家或深圳地方标准。深化“智慧龙华”技术标准提炼,争取申报国家及深圳地方标准的数量累计达到1~2项。

  (二十三)健全“智慧龙华”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全面铺开“智慧龙华”二期、三期建设,年内完成16个项目建设。结合“智慧龙华”发展规划和总体框架的预期目标,对总体建设和落地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估分析,并将各子项目建设情况和运用成效等纳入评估范围。研究“智慧龙华”项目运维管理模式,确定“智慧龙华”一期项目运维期满后的运维分工和机制。加强区运营管理中心的管理及利用,加强运维人员管理。

  (二十四)充分发挥龙华区智慧城市产业促进会作用。搭建智慧城市服务、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加强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机构、社团组织和标准化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组织会员单位间的交流活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应用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的沟通与合作。

  (二十五)强化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通过轮岗、集训、业务实操等方式,联合各用人单位,加强全区各部门信息化专业聘员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探索培养和考核的有效方式,为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储备优秀人才,助力全区的智慧龙华建设工作。

  四、大力推进数据共享应用与安全管理

  (二十六)承办2021大湾区未来城市场景大赛暨SODiC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配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做好2021大湾区未来城市场景大赛赛题设计、规则制定、赛事发布、预热宣传、作品收集、评选颁奖等工作,助力提升数字龙华影响力。

  (二十七)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利用创新。开展数据开放共享模式的调研,总结分析出适合我区数据开放共享工作的模式,制定龙华区数据开放共享的相关管理办法。对“智慧龙华”大数据平台进行功能补充和完善,试点大数据平台数据国密算法加密,保障数据安全。加强公共数据治理、数据融合和数据授权管理,着重清洗自然人法人数据,进一步丰富我区基础库数据。调研政企数据需求,将数据运用在政府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场景,进一步优化龙华区营商环境。

  (二十八)推进龙华区政务网络安全智能感知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龙华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将现有网络安全预警监测范围覆盖至政务云内、物联专网、视频专网等新兴领域和行业专网内部;建设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中台,大幅提升安全分析效率,做到预警精准化、智能化。

  五、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十九)持之以恒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升级优化“防疫大脑”系统功能,为全区防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三级行政服务大厅窗口的日常防疫管理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