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推出五批共计116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涵盖助企、助才等六大领域。
“免申即享”改革实现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均为资料图片)
“百千万工程”作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承载着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的重任。近年来,龙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优势,基于数据账户基础建设成果,在全市率先开发“免申即享”系统,争取打造成为龙华区“百千万工程”标杆项目,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贡献关键力量。
成效显著 “免申即享”亮点突出
“免申即享”改革,是龙华区积极抢占数字化发展机遇、深入落实“数字龙华”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龙华区数据资源丰富、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发展强劲,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从2021年起,龙华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免申即享”改革,短短四年时间,已推出五批共计116项“免申即享”事项清单,涵盖助企、助才等六大领域,涉及产业人才领域事项多达103项,占比超过88%,涉及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文化等多个方面。目前,这一改革举措累计兑现政策红利20.5亿元,惠及82.79万企业和群众,成功实现事项数量全省最多、补贴金额全省最大、事项覆盖范围全省最广、惠及群体全省最众等四个“全省之最”。
202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评价龙华区“免申即享”,称赞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做到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原来繁琐的申请、受理、审核、核拨等流程,如今简化为线上点击“同意领取”的简单操作。而在更早的2022年4月27日,《人民日报》曾发文肯定,“龙华区‘免申即享’,免的是企业群众的麻烦,享的是真金白银的福利”。国务院办公厅也对龙华的经验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此外,该项改革还获评新华网“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实践案例,荣获公共数据开放“开元奖”典型案例、智慧中国年会赋能经济创新奖等奖项。
流程再造 政策审批公开公平公正
“我们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优势,基于数据账户基础建设成果,在全市率先开发‘免申即享’系统,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不需要申请、更不需要递交任何材料,补贴款直接打到企业或个人账户。”龙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秉承“保障企业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改革理念,龙华区大力简化“免申即享”政策兑现流程,将原来的六大流程,重新设计、优化为“数据比对、意愿确认、政策兑现”三个环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全力推进减材料、优流程、压时限,探索运用容缺受理等方式,建立部门联动、高效审批的运行机制。据估算,“免申即享”压缩了90%的业务审批时间。
同时,为顺利推行改革,解决可能与上位法冲突的问题,龙华区召开“免申即享”改革工作堵点问题协调会,组织多个职能部门深入研究,修订了《龙华区区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调主管部门“应简化申报程序”“推进关键信息标准化、模板化”“推动专项资金数字化管理”,为“免申即享”改革打通了“自留地”“中梗阻”;强调审批的规范性和公正性,规范业务部门自由裁量权,消除审批“弹性空间”,让审批规则成为显性规则,让政策执行完全公开、公平、公正。
分级分类 政策补贴范围持续扩大
目前,不少政务服务事项因为难以掌握和获取数据源头,都是依申请模式。非经申请提供材料,补贴名单就难以确定。龙华区按照“先易后难,应上尽上”原则,首先将补贴事项明确、手续简单、风险可控的事项纳入“免申即享”改革范畴。全面解构龙华区产业政策体系,对全区400余项惠企利民补贴事项进行细致梳理,并通过大量、深入调研分析,确定了事项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主要将存续型、特定对象型、规程优化型、互为关联型等四类型事项纳入“免申即享”,如深圳市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工业设计中心资助类等。同时,根据不同政策条款,优化相应操作流程,建立快速反应、高效办事的政务服务体系。
此外,依托“龙脑”(龙华经济大脑)引擎,深度挖掘并高效利用散落在市、区各级职能部门中的业务数据资源,包括工信部门产业补贴数据、市监部门企业基础信息、公积金数据等,构建跨部门、跨领域数据融合生态,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打破部门间、区域间数据壁垒。依托区大数据平台进行系统对接,通过数据加密、隐私计算技术,确保数据安全,为“免申即享”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创新模式 被动申请转为主动兑现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补贴发放”事项,是兑现金额大、受众层面广的事项。过去,家长需准备申请表、关系证明、银行卡等材料交给学校,再通过学校汇总至区教育局审核,流程复杂,耗时耗力。
推出“免申即享”改革后,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匹配等手段,每年到10月份,符合条件的家长就能收到政务短信,只需按短信提示登录APP核对拟享受的补贴金额,完成意愿确认,便可坐等补贴到账。
龙华区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据共享、智能分析、主动兑现等手段,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免于申报、直接享受政策红利。特别是采用“一事项一算法”模式,将资助条件、资助内容等信息进行数字化设计,通过数据共享、部门联审、大数据比对等方式,自动筛选出符合政策资助条件的企业和个人,生成下发名单,“靶向推送”提醒。同时,引入“信用审批”机制,对接市公共信用平台等企业数据,利用税务、社保、市场监管等数据资源,自动评价企业信用状况,让通过“信用审批”的企业直接享受政策红利。
在“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指引下,龙华区“免申即享”改革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流程再造、分级分类、数据激活和创新模式等手段,龙华区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树立了典范,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龙华区将不断完善“免申即享”改革,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