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行军鞋"精神、践行"一线工作法",始终是龙华区福城街道倡导和践行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方法,在2020年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市委派驻福城指导服务组的指导下,福城街道上下一心,通过走工厂、走社区、走进居民家里、走在抗疫一线,用一双行军鞋丈量福城每一个角落,全方位做实做好做细基层社区疫情防控。
4月28日,从国家卫健委确认深圳出现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过去了100天。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三个多月来,市委指导服务组始终与福城街道、社区干部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白天进企业进社区找难点痛点,晚上回来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至今一共开了39次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用贴身指导和贴心服务为福城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在市委派驻福城指导服务组的指导下,福城街道针对辖区实际情况,率先推出了"围合封闭式管控""为企业搭建融资纾困平台"等七大举措,牢牢守住社区这个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织牢织密社区防控网的同时全面推动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福城街道已连续80多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2453家工业企业、331家规上企业、230家规上工业企业、21家百强企业均已实现100%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员工返岗率95.16%;今年年度计划投资约7.3亿元的117个政府投资项目已进场施工54个,27个城中村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在建工程75个100%复工,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发展。
1.1万个铁马在全市率先完成围合封闭式管控
深夜一时,在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蔡曙光放下手中的扎带,接过同事递过来的泡面吃了起来,手上的老茧已经磨得发黑,"疫情防控耽误不得,短时间内要实现围合管理,那么长的围合带,戴手套扎铁马扎带老是滑,不戴手套快一点。"作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应急分队队长,在接到福城街道下达的围合任务后,蔡曙光和他的队员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1月19日,国家卫健委确认深圳出现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福城街道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组建了社区防控、物资保障等18个专项工作组,在全市率先完成围合封闭式管控,第一时间调集1.1万个铁马对91个片区、756个村入口、5943栋楼宇进行了物理围合,围合长度约20公里,确保实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蔡曙光和他的团队正是疫情防控初期最早参与物理围合的队伍之一。
在完成物理围合后,福城街道按照"外围设卡、小区设点、楼栋签约"标准,拉起三道社区联防联控网,严格排查疫情情况。疫情防控期间,街道共设立176个防疫卡点,设置测温点635个,发动了4100多位楼栋长参与。充分发挥社区"三长"(股份公司董事长、楼栋长、片区长)等力量的作用,将24小时"三位一体"防控模式拓展成"多位一体"抗疫体系,汇集各方强大合力,使社区防控更加精准高效。
动员十家金融机构驻点街道
率先为企业搭建融资纾困平台
"企业‘难’在哪里,政府的服务就跟到哪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只要我们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就一定能变‘两难’为‘两全’!"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委指导服务组和福城街道领导班子给到企业的"定心丸"。
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福城街道累计走访企业256家,收集诉求563条,100%回复或解决。为解决复工复产痛点、堵点和难点,福城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在市委指导服务组和街道领导班子带领下,深入践行"行走工作法",练好"访、纾、筹、准、降、招、惠、稳"全流程服务闭环"八段锦",既抓疫情防控,又抓复工复产。其中,为帮助企业纾解资金压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福城街道率先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邀请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在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硅谷动力低碳产业园和核电工业园面对面为企业推介信贷产品、现场融资及答疑解惑,现场受理贷款业务,目前已有10家金融机构入驻该平台,累计接待来访企业464家次,达成145笔融资意向。其中,在审批52笔总额8771.5万元,已发放30笔3595万元。
为了让企业融资更快捷,提高贷款获得率、节省时间,福城街道还举行融资政策宣讲会,市委指导服务组主动牵头联系市属国资国企——深圳担保集团宣讲了金融扶持政策及系列融资担保产品,现场为辖区31家产值上亿企业把脉问诊,共达成12笔融资意向总额2.2亿元,目前在审批3笔,已发放1笔500万元。
率先推出"安选房源"房屋租赁信息平台
上线9160套优质房源
"欢迎回家,湖北乡亲们!来扫一扫,‘码’上就有新鲜出炉刚上线的平价房子。"在深圳福城街道茜坑社区竹村东区疫情防控检测点,茜坑社区网格员热情地为刚返深务工的湖北老乡介绍"安选房源"扫码租房的功能。
福城街道网格员向刚返深务工的产业奉献者介绍"安选房源"扫码租房的功能。目前该平台已上线9160套优质安全平价房源,达成租房协议1800多套,并为返深租客减免租金约460余万元。
自疫情发生以来,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在"协同共治"系统基础上加紧研发调试工作,于3月9日在全区率先推出"安选房源"扫码租房APP,并在各社区进行了贴码公示,来深建设者无需经过多番打听便实现了隔屏交易。同时提前安排专业消杀队伍,对社区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和大扫除,为返深返岗人员提供、营造安全卫生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安选房源"上线后仅十天,福城街道就有176个小区疫情防控检测点实现扫码租房,有效解决来深建设者租房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安选房源"已上线9160套优质安全平价房源,达成租房协议1800多套。
率先设立便民平价"菜篮子"购菜点
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蔬菜
"社区设卡围合后,我们到附近百货商场买菜要绕一大圈,非常不方便。"家住大水坑社区大三小区的张先生对物理围合后购买生活必需品不方便一事提出了意见。
接到居民反映的信息,该社区党委书记陈锦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询问居民群众实际需求,并虚心听取居民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疫情防控要抓,居民需求要听。"为此,福城街道经济服务科牵头,先后到大水坑社区实地调查选址,很快,不仅在大三小区建立了便民购菜服务点,同时针对辖区内园区员工的需求,又在宝源科技园设立了企业员工购菜服务点,员工下班后就可以买菜和水果,解决员工的生活后顾之忧。
"菜篮子"购菜点不仅大大方便了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的购物需求,同时有效减少了聚集,保障了辖区内居民的健康与安全。而此前反映买菜难的张先生,也在"家门口"买到了新鲜蔬菜。看到自己的反馈被迅速落实,张先生很是高兴,他比着胜利的手势说:"有信心,一定能战胜疫情。"
避免接触性传播
率先推广"净手"行动
"您好,福城街道办给你们商场赠送一次性手套,号召市民戴口罩,同时也要戴手套,防止病毒传播。"在天虹商场咨询台,义工将一包手套赠送给员工。在福城街道,居民戴一次性手套出行的场景随处可见。
按电梯、拉扶各种扶手、取快递……一次不经意的接触就可能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疫情防控初期,为了避免接触性传播,福城街道在全市率先推广"净手行动",在大型商场、果蔬店、士多店、医药门店、公交场站等市民群众生活必需、需亲手触摸的场所设置宣传点,由防疫义工在消费者购物前、乘客乘车前派发一次性手套,力争通过一次讲解,一次试戴,让居民体验一次性手套防护有效、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的特点,由此倡导树立"预防工作做在前、防范措施更全面"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街道还启发倡导商超经营者为顾客在疫情防控期间提供一次性手套,引导市民、商家共同为创立"无疫小区""无疫商场""无疫公交"做出自己的努力。
把检测车开到家门口
率先动员湖北持绿码返深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社区主动联系医院帮忙预约登记,把检测车开到家门口给我们进行核酸检测,这给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自己去医院检测,不仅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还要耗费大量时间。"刚从湖北返深的建设者小张说。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如何在保障复工复产顺利推进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是外来人口众多的福城街道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福城街道严密部署,迅速采取措施,切实履行属地防控责任,制定湖北返深人员排查及后续健康管理工作指引,确保湖北返深人员健康管理相关工作落细、落实,并率先动员湖北持绿码返深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截至4月25日,全街道共排查近14天持有湖北绿码来深人员2836人,完成核酸检测2417人,覆盖率85%。
值得一提的是,为便于"三小"场所湖北返深员工检测,社区积极帮助湖北返深员工进行核酸检测预约登记,并联系龙华区中心医院开辟"助力复工复产通道",在社区工作站或社区公园上门进行核酸检测服务。
率先动员为企业、湖北务工人员减租
累计减免租金达5800万元
"辖区房东和企业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能减租就减租,能拿出岗位就拿出岗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即便这些都做不到,哪怕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解释,也能体现您对疫情发生地人员的关爱……"继1月底福城街道14家股份合作公司率先为延迟复工的企业和租户减免租金356万余元后,3月5日,福城街道再次发出《致福城辖区各位房东和企业主的倡议书》,号召辖区企业主和房东适当减免租金、保留岗位、给予返深员工关心关爱等。
209家规上企业享受减租1966万元,1783家非规上企业享受减租998.97万元,884家门店享受减租1380.6万元,10362间/套房屋享受减租460万元。这一串减租数字的背后,是福城无数"好房东"汇聚起一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凝聚了市委指导服务组和福城街道践行"行走工作法"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也彰显了福城街道爱民之心的情怀和这座城市的温度。
在福城街道各级领导干部多渠道分层次为企业减租呼吁奔走下,目前,福城各界业主、房东共为辖区各类企业、商超店铺以及租客等减免租金约5800万元,为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