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制作传统美食梅菜干。
3月2日,福城街道茜坑社区“半亩田园”亲邻之家迎来了第二场农耕体验日活动。11对亲子家庭在春光中开启一场“找春天”的亲邻活动,活动通过客家方言教学、传统梅菜干腌制、土豆种植体验三大特色环节,带领亲子家庭走进“半亩田园”,感受土地魅力、了解客家文化、学习自然科普知识,让“半亩田园”成为连接自然教育、拉近邻里关系与传播客家文化的媒介。
在客家方言小课堂环节,工作人员以“玉米、蚕菜、红苋菜”等田园作物为例,通过领读、跟读、自主诵读三阶教学法,让稚嫩的童声与家长们的声音在田园交织。“客家话是当地客家村落特有的语言,是传播的载体。”工作人员说,把客家语言教学和田园劳作结合起来,更生动,更有利于学习和传播。“力道要均匀,盐分渗透才能抑制杂菌。制作和储存的时候不能沾水和沾油。”在传统美食梅菜干制作环节,公益技能达人老师给大家现场解密传统梅菜干的“古法”腌制精髓。
当社区热心居民捐赠的50颗发芽土豆被放到工作台时,一场和土地深深关联的实践教育就展开了。捐赠者朱姐感慨:“这些发芽的土豆本来是要丢弃的,现在成了社区自然教育的教材。”社区依托“半亩田园”亲邻之家搭建平台,让闲置的物资转化为教育素材,即促进邻里互动,又践行环保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