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城街道开展治安大巡逻行动。
福城让每一个追梦人能安心在此奋斗逐梦、安家乐业。
福城辖区整治后的城中村干净整洁,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安全就像蓄水池,只有四壁足够深、足够坚固,发展的水位才能源源不断地上涨。
龙华区第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定位和实现路径,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路径。作为龙华区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承载区、桥头堡,福城街道正迎来前所未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有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发展和改善民生才有可能。近年来,福城街道吹响“平安福城”建设攻势的冲锋号角,奋力开创新时代福城平安建设工作新局面,坚决打好平安福城“持久战”,让正义的阳光洒满大街小巷、照亮每一个院落,让每一个在福城的追梦人能安心在此奋斗逐梦、安家乐业,真切享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双擎两翼”联动,持续改良治安土壤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才算。每周三晚,如果你到福城街道各社区城中村走走看看,你会看见这样的场景:在出租屋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房东都会组团上门精准“扫楼”,检查出租屋内燃气安全、电动车室内停放充电、顶楼通道堵塞、违规用气用电、楼梯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提醒租户注意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这么多年一直住在福城,感觉到它一直在变好。住在城中村,感觉也不比小区差。”在茜坑竹村东区住了5年,邓芳有感而发,“福城真适合来深建设者扎根。”
这样的声音,走在福城每个社区的城中村,如果和居住其中的人细聊,他们都会给出一个反馈:越来越喜爱福城了。过去两年,福城街道连续获得“圳能量”深圳网络盛典“深圳年度网民最喜爱幸福街道”。“喜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安全感。
数据是最直观的说明——今年以来,福城总警情延续2018年同比下降26.5%、2019年同比下降31.3%、2020年同比下降8.6%的良好趋势,在此基础上,再次同比下降9.34%,诈骗警情同比下降19.5%,盗窃警情同比下降9.3%,八类警情同比下降40%。
直观数据的背后凝聚着福城街道基层治理的智慧:2021年,福城在连续三年警情下降的基础上,坚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继续发挥街道、派出所、社区、警区联动融合的“双擎两翼”机制,实行每日警情通报,每月、每季度警情分析和研判制度,联合开展“扫楼”、“缉刀”、周三安全日夜巡、非法营利性麻将馆整治等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督促整改补齐短板,扫除辖区治安、消防等各类隐患,源头遏制矛盾纠纷和不良事件诱因。同时,街道依托“双擎两翼”机制,发动福城义警队伍、“一呼百应、邻里守望”联防队伍等6133名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中来,做到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共建平安。
在福城,不仅总警情“三连降”,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均实现“三连降”。2021年,深圳市公安局已发布的39期深圳市治安安全指数福城街道23期排名全区第一;2020年、2021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调查排名全区第一。
一组组直观数据的背后,是治安土壤的改善,是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平安。
深化“街道+法院”联动机制
化解多宗疑难积案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上世纪60年代由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历经全国各地坚持和发展,焕发出旺盛生机与活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福城也有新活力——深入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建立“街道+法院”联动机制,源头化解矛盾纠纷,让正义的阳光洒满每个角落。
创新“送法上门”模式,联合观澜法庭在丹湖居委会打造巡回法庭基地,发挥法治阵地作用。2020年至今,该巡回法庭共开庭审理5场民事案件,用以案释法的形式,由法官当庭审理辖区内的纠纷,让群众走进庭审,近距离了解司法审判程序的同时,接受法制教育,学习更多法律知识。
建立多元调解新平台,建立龙华区人民法院驻福城街道综治中心的诉讼服务站,为群众提供集立案、法律咨询,案件查询、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2020年以来,该诉讼服务站已为83名来访者草拟法律文书并协助网上立案,共参与6宗重大案件的调处工作,其中4宗久拖不决的案件得到解决。
开拓网络庭审新阵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街道综治中心试点挂牌“深圳移动微法院庭审专区”网上平台,实现网上庭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地满足了疫情防控期间辖区群众的司法需求。相关工作获市中级人民法院“移动微法院”最佳支持,此创新化解矛盾纠纷做法得到了《民主与法制》等中央级媒体点赞和报道。
建设“1+7+N”群众诉求平台和流动服务站,搭建群众诉求的前沿阵地。在街道及7个社区挂牌成立群众诉求平台,街道综治中心建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驿站,在辖区建筑工地、住宅小区、富士康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N个群众诉求流动服务站,作为诉求服务的“前哨站”。其中,福城于今年8月24日在大型用工企业富士康福城园区挂牌成立综合服务点,是全市首个在企业园区成立的群众诉求服务点。
深化“1+N”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项目
打造平安福城“心防”品牌
福城外来创业者较多,他们的工作、生活、情感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他们解决这些“心烦恼”,是平安福城绕不开的一道难题。稳步推进“心防”体系建设,是福城解开这道难题的答案。
2019年始,福城街道党工委通过构建“1+N”立体心理防护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细,打造“街道+社区”两级心理服务阵地,构建“线上+线下”心理服务网,提供“5+2”全年无休的面谈服务和心理咨询师24小时在线值班咨询服务,有效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第一时间干预居民心理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同时,汇聚多方力量,调动社区网格、妇联、民政、卫健和多元化心理服务队伍力量,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形成心理危机处置、情感家事纠纷防范处置合力。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在辖区大型用工企业园区富士康科技集团(福城园区)所在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打造24小时“安心驿站”,实现接待咨询、心理测量、压力宣泄、宣传培训等多种功能,让福城“心访之家”成为居民特别是青工主动走进来、愿意留下来并自发推广的地方;结合“福城第一课”开展心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服务课程,增强群众抵御心理危机能力。
自2019年项目启动以来,福城街道综治心访小组累计服务9706人次,就心理危机干预、突发事件受害者及家属等敏感事件处理67宗,未发生因心理服务不到位而引发突发事件;累计共开展线上心理微课63场次,参与人数过十万人。
坚持把民众心理防护关爱工作抓早抓快抓好抓小,以“软功实干”方式扎实打下辖区心理服务工作基础,有效助力外来青工更好融入社会。这种带着温度的安全感,正在加速构建和谐幸福的福城人文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