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圳已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黄金发展期。龙华区乘势而上,率先抢占数字化发展新赛道,全力推进“数字龙华、都市核心”建设。作为全市特大型街道及龙华区中心街道,龙华街道坚持打造“新引擎”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奏响为民服务最强音,为全面打造“数字龙华、都市核心”贡献核心力量。
2022年,龙华街道党工委高水平全面加速建设“产业重镇、魅力城区、商贸旺地、人文街道”,干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攻克了一大批“啃骨头、拔钉子”的难事,办成了一大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交出一份厚重提气、亮点纷呈的“成绩单”:壹方天地获评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重点企业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成功上市;龙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突出贡献奖”,景龙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定格化管理服务全面提升基层治理颗粒度精细度;推出“一站式”暖心服务,托起来深建设者“安居乐业梦”……
全市首推定格化管理服务、全区首创“书记茶话会”品牌 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纵深发展
2022年,作为龙华街道“基层组织力全面提升年”,龙华街道将组织力提升与定格化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更精更细的基层治理格局。
定格化管理服务细化基层治理颗粒度。龙华街道在全市首创社区定格管理服务,细化基层治理颗粒度,形成“片区—网格—楼栋格”更加精细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密切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提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龙华经验、龙华样板。落实“区-街道-社区-片区(街区)-网格-楼栋”六级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全覆盖开展疫情防控、隐患排查整治、困难群众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组建142支“先锋服务小分队”,累计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1.8万余场次,参与人员达11.4万人次,实现人人都当“片格主人翁”。
擦亮“社区书记茶话会”基层治理品牌。龙华街道在全区首创“社区书记茶话会”,通过开展“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书记茶话会155场,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15宗,实现“宣解议聚,社区茶叙;急难愁盼,书记帮办”。在龙园社区,通过书记茶话会有效解决了花园新村31处楼栋没有大门的安全隐患,补刷了17个单元约2100平方米墙面。同时,还为梅苑新村53处隐患楼梯进行更换,不仅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也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书记茶话会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产业秘书”团队精准服务 引导激活数字经济,经济运行蹄疾步稳
龙华街道壹方天地举行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揭牌仪式,成为龙华区首个省级示范特色商圈。2022年12月,壹方天地商业中心D区正式开业,围绕时尚潮流、文化创意和美食三大主题,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2022年,龙华街道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2.73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3%;固定资产占区比重18.9%。成功推动恒大礼邦科技、金旭阳贸易、中建二局深圳南方等优质企业落户辖区,预估年度新增70亿元产值,辖区经济运行蹄疾步稳。
“产业秘书”精准服务企业。打造高效精干“产业秘书”团队,提供诉求“5分钟响应、10分钟回复、40分钟初步处理、1天内到现场解决”服务,构建起全景式大属地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出台街道层面“便民惠企”15条,累计收集诉求3237宗,协调办结率96.41%。动员园区、写字楼等运营管理方积极减免租金,累计减免租金2300余万元,惠及近2000家企业、商户。
引导激活数字经济新趋势。2022年1-10月,龙华街道159家数字经济企业总产出1078.73亿元。助力打造汽车动力谷,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灿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一批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平台名单,为全区唯一一家。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目前完成注册企业187家。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超额完成龙华街道国高认定企业任务数,当年国高认定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增振华富电子、富兰克科技、业展电子等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企业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系龙华区第一家北交所上市企业。
高标准推动龙华超级商圈建设。紧紧围绕建设“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定位,主动融入“一圈一区三廊”发展格局,推动龙华超级商圈建设,打造世界级商圈和未来消费体验中心。目前,龙华壹方天地购物中心商业面积达60万平方米,融汇了购物、休闲、餐饮、商务、文化旅游等多元业态,为全区首个省级示范特色商圈。推动打造龙华壹方天地、龙华星河ICO成为区级夜间经济示范点。
夯实“平安基石” 描绘“和谐画卷”
平安街道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022年10月9日,“全国模范司法所”揭牌仪式在龙华街道举行,龙华街道司法所正式以独特的“司法为民”密码实现领跑全国……
2022年,龙华街道从民主法治建设、综治维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交通安全领域入手,推动城区安全运行再上新台阶。
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探索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区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构建起人民调解体系、首创法律援助“三室合一”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数字化司法所,形成基层法治建设新格局。全面开展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和民主法治社区工作,已达到省级法治街道创建标准,实现“民主法治社区”全覆盖,其中富康、清华、玉翠及华联社区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深入推进涉稳事件及矛盾纠纷处置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三下三统”工作模式和“枫桥经验”龙华样板,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13宗,化解率95.3%。加强治安防控,组织联防队员、社区网格员和辖区群防群治力量开展重点路段、重点区域治安巡逻,辖区110违法犯罪总警情同比下降15.34%,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18.52%。
安全基础不断夯实。紧盯重点领域、聚焦重点隐患开展安全隐患巡查整治。高压“打非治违”,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清源”“利剑”专项行动。完善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制度,共收到各类举报1896宗,办结1879宗,办结率99.1%。推进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隐患整改率达99.8%。辖区“三小”场所新增安装2000个联网式无线火灾报警器装置;为老旧小区配置消防基础设施“七个一”3294套。选取福茂新村开展数字消防示范建设,打造“可预警、早处置、防未然”智慧化消防场景,相关经验通过深圳消防平台直播讲解。
交通安全指数持续向好。扎实开展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向联社区老围新村荣获“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单位”称号。设置“交通安全劝导日”,整合“交安+交警+社区”力量开展交通督导整治行动。补齐道路交通设施缺口,建设慢行系统、改善片区交通组织、改造过街路口、整治路段点位安全隐患。完成地铁站慢行道治理,增设电动车停车泊位1400余个;推进26条道路并联,新建“机非共板”非机动车道25公里;推进“路段点位”隐患治理,完成16个“锐角相交”路口治理,协调治理各类路面微小交通设施隐患1019处。
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 精细化推进城区管理 推动城区颜值内涵双提升
2022年,龙华街道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把城区环境品质提升和推动城市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城区颜值内涵双提升。
引进城市管家服务破解城市管理难题。聚焦对城市现代化管理,采取“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协助”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超高密度城区特点和规律的城市管理新路子。率先在全区建成打通“市、区、街、社区”四级联动“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推动整体垃圾清运体系智能化、系统化、规范化。首创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网络直播现场执法行动,被纳入《深圳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铁十条”》举措。2022年,清华社区、景龙社区等4个社区荣获市级垃圾分类百优社区称号。
推进城市精细化建设。土地整备入库5.81公顷,年度完成率172%,拆除消化各类违法建筑49.34万平方米。景龙社区儿童街心公园成功开园,是全区首个儿童友好主题街心公园。打造高品质城市景观,市容环境提升项目新增立项3个。重点推进区清湖工业区等3个“工改工”项目,全年预计新增产业用地35公顷。弓村率先实现“管道气全覆盖、瓶装气全面退出”,打造全区首个“清瓶示范村”。
以“绣花功夫”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实行“网格化”创文模式,精细化开展创文工作。深入推动农贸市场整治,特别是针对基础薄弱的清湖市场,成立攻坚整治工作小组,开展周边环境提升和交通拥堵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人民路变电箱美化提升,将老旧电箱打造成富有龙华特色的“景观小品”。开展“海报宣传栏、便民公告栏”示范街区和“条幅悬挂栏”试点路段建设,以“微阵地”加强创文宣传,整治小广告乱张贴等市容乱象。
拓展服务阵地 优化民生保障 托起来深建设者“安居乐业梦”
2022年,龙华街道以“安居乐业”为目标关爱来深建设者,采取多项关心关爱举措,打造“固定+移动”双阵地,将暖心措施、精准服务送到来深建设者身边,托起每一位来深建设者安居乐业梦。
以“安居乐业”为目标开展暖心服务。打造景乐奋斗者广场、环富士康奋斗文化圈、壹方天地商圈、汽车站党群服务V站等阵地。在青工聚集的富士康招募中心旁建成党群服务V站和“青鸟栖息站”移动推车阵地。推出“幸福小推车”移动关爱微阵地,以“固定+移动”双阵地模式,为来深建设者提供咨询、关爱、救助、就业等“一站式”暖心服务,通过“双阵地”“双触角”扩大暖心服务辐射范围,累计开展活动1500余场次,累计服务来深建设者近5万名。
民生项目有序推进。保障龙为小学、龙华二小顺利施工,预计增加1890个学位,荣获2022年龙华区履行教育职责优秀单位表彰,是唯一获此荣誉的街道单位。推进退役军人优待证试点工作,龙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突出贡献奖”,景龙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广东省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在全市最大的灵活就业人员集散地龙华汽车站,协同打造“龙华就业第一站”,大力发展零工市场服务灵活就业人员,获国务院通报表扬。配合推动龙华文体中心顺利开馆。完成变电箱美化提升、打造共建花园、安装公共晾衣架等317个“民生微实事”,认真办好一件件实事好事。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做好民生保障兜底,为低保户、残疾人等群体发放保障金。推动街道、社区养老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智慧化养老服务。双举措实施“情暖龙华,让爱回家”“重获新身,走出困境”两大创新救助项目,为来深建设者提供暖心服务。谋实广西凤山、河源紫金对口协作帮扶,全力发动多方募集社会帮扶资金280万元,支持广西凤山、紫金九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
文化惠民工程浸润民心。擦亮“音为有你”青工音乐品牌,承办市“来深青工文体节”歌手大赛总决赛及颁奖晚会,各类网络直播活动播放量累计超42万。原创相声《诗鲜》入选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作品。原创抗疫歌曲《坚守》,被市文化馆抗疫公益宣传片用作背景音乐。推进全民参与运动,龙华街道荣获广东省“十三五”时期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