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下火热的预付式消费,民治街道开展“预付式消费法律权益保护”法治论坛活动,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切实提高辖区群众在预付式消费方面的风险防范和权益保护意识。
“预存2000元,健身享受7折优惠”“一次性付费1万元办理美容卡,另送10次皮肤护理”。“近年来,各行业商家都在积极推出各种类型的充值卡、VIP卡、贵宾卡。预付式消费以其独有的优势得到迅速发展,在预付式消费这种看似双赢模式的背后,预付式消费纠纷也占据了消费者维权的热点榜单。”……活动上,龙华区人民法院法官、司法所律师、社区调解专家围绕预付式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陷阱、消费模式的本质、频繁暴雷的原因以及暴雷后消费者的救济途径及现行法律规定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针对居民代表的提问,法官及律师进行了详细解答,从法律层面为大家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在场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针对如何促进预付式消费良性发展路径,做好相关溯源治理,与会嘉宾进行探讨总结,一是制度上,建议引入冷静期制度。借鉴电商7天无理由退货制度,只要在交付预付款费用后7日内,消费者就享有单方解约权。二是监管上,建议实行预付式经营许可制。对申请从事预付式消费模式的商家实行许可制管理,对发卡主体设立法定门槛,并建立保证金制度,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三是立法上,建议对单用途预付卡监管立法。抓住预付式消费立法的源头,对现实生活中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预付式消费模式中商家的资质条件、双方的权利义务、预付资金的所有权归属、银行第三方存管机制和消费者权利救济途径等进行全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