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更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龙华区观湖街道近日对集贸市场及周边沿街商铺开展“六乱一超”专项执法行动。观湖街道对流动摊贩“乱摆卖”采取疏堵结合,在辖区内设置两处固定摊贩经营场所和9处临时摆卖疏导点,另外划定5处专门的门店外摆点位。
超市货物“越线”占道
观湖街道划定5处门店外摆点位
近期推出“圳街评测”栏目对市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评分引起关注。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临近,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品质,全面展现深圳城市新风貌、新形象,深圳将市容整治作为重点任务。根据“十五运”环境品质提升工作要求以及2023年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龙华区观湖街道近日对集贸市场及周边沿街商铺开展“六乱一超”专项执法行动。龙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
市容环境卫生是展示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是市民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执法人员介绍,“六乱一超”乱象指的是七类直接影响城市面貌和秩序的违规行为,具体包括:乱摆卖、乱堆放、乱张贴、乱涂画、乱挂晒、乱搭建、超门线经营。此次专项执法行动主要聚焦“乱摆卖”和“超门线经营”这两类占道经营乱象。
执法人员一行现场检查位于观湖街道的某生活超市,发现门口存在超门线经营情况。执法人员表示,根据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商场、门店超出门、窗外墙摆卖、经营的,应当符合规范。该超市门店外就是人行通道,货物堆放在门外会阻碍行人通行,属于违规外摆。执法人员要求,若商铺货物较多,建议商家优化一下店铺内的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也可以根据每天的销售量合理控制进货量,不要囤积过多的货物,以免出现货物放不下的情况。
“超出门线摆放的货物占了人行道的位置,阻碍行人通行,特别是市场的商品常常带有水和油,往往会有让过往的老人、小孩摔跤的风险隐患。”执法人员随后告知商户超门线经营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影响市容市貌,外摆的货物与周围整体环境不协调,不利于城市街道的美观和整洁。而露天摆放的货物暴露在大马路上,容易被污染,也会增加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
为满足商户需求并规范管理,观湖街道依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在辖区范围内划定了5处专门的门店外摆点位,分别是:观澜天虹、观澜佳华领域广场、金雄达广场、锦鲤商业中心和千色新城商业街。有外摆经营需求的店铺经营者,可以向所在社区咨询具体的准入条件和申请流程。
检查发现一商铺超门线经营
商家立即配合进行整改
执法人员一行随后来到荷叶榕市场,对常见的“乱摆卖”行为,执法人员解释,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除划定的摊贩经营场所外,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市、区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占地面积处每平方米一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没收违法堆放、摆卖的物品和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
执法人员表示,对流动摊贩“乱摆卖”现象,观湖街道并非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采取疏堵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在乱摆卖高发、市民投诉集中的重点区域,会联合交通、公安部门等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专项联合整治行动,维护好市容秩序和道路畅通;另一方面,同样基于“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在辖区内科学设置了两处固定摊贩经营场所和9处临时摆卖疏导点。
荷叶榕市场也是划定的一处摊贩经营场所。“作为摊贩经营场所,疏导的核心就是把流动摊贩请进来、安顿好、管起来。”执法人员解释,荷叶榕市场优先吸纳周边区域原有的合规流动摊贩,符合条件的摊贩经过申请审核后即可入驻。在选址上,充分考虑了方便群众和布局合理。场所内科学分区,提供规范摊位和基础保障,让摊贩就近“安家”。
据悉,此次龙华区观湖街道“六乱一超”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中发现一家商铺存在超门线经营问题,已依法开具《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商家也立即配合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