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大浪社区第三届客家麒麟舞文化节在下岭排篮球场热闹启幕。大船坑、赤岭头村、龙胜村等本土麒麟队,大浪实验学校、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麒麟社团,以及大船坑麒麟队培训班精英学员齐聚一堂,以“武”会友、以舞传情,为社区居民献上一场韵味十足的非遗盛宴。
活动开始前,各麒麟舞队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麒麟道具,从麒麟博物馆出发,沿社区下岭排路巡游。唢呐声、锣鼓声此起彼伏,早早等候在街边的居民纷纷热情参与,近距离感受麒麟舞的磅礴气势。
随后,30余名萌态可掬的“小传承者”率先登场,拉开客家麒麟舞文化节展演序幕。这些孩子是今年暑期社区麒麟培训班的学员,经过30个学时的系统培训,不仅与客家麒麟舞这一非遗结下深厚情感,更在此次展演中向家长和居民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灵动的动作尽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紧接着,各麒麟队依次亮相,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队员们脚踩“祥云”、腾空跃起,动作刚劲有力,神态灵动多变:既有挠头、甩尾、舔足、寻青等传统经典动作,又融入民间舞蹈、武术元素的创新编排,将麒麟的威猛与灵动演绎得活灵活现,充分展现出麒麟舞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现场座无虚席,居民们围坐舞台前,不时为精彩表演鼓掌喝彩。
“我从八九岁开始学麒麟舞,到现在已经五六年了。”学员赵嘉浩师从国家级非遗项目大船坑麒麟舞第12代传承人谢碧华。他坦言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了这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在训练中强健了体魄、磨炼了意志。为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加入麒麟舞队伍,谢碧华创办麒麟培训班,目的是为了解决传承“青黄不接”的问题。“通过推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越来越多学生和居民加入麒麟舞队伍。我们也会持续为学员提供展演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也让麒麟文化代代相传。”
此次客家麒麟舞文化节,不仅为辖区居民搭建了体验非遗文化的互动平台,更是大浪社区打造“麒麟韵动 五美大浪”品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大浪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非遗传承”理念,邀请社区党员、大船坑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培训老师,连续六年开展客家麒麟舞传承培训,累计培养青少年240余名;推动麒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组建3支青少年麒麟队,持续激活非遗传承活力。今年,大船坑麒麟舞更被纳入区、街道“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