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深圳市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实施方案》部署要求,6月13日下午,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龙华图书馆开展世界环境日暨龙华区“分类达人说”主题宣传活动。龙华区及各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达人、深圳市蒲公英讲师、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同志担任本次活动评委。
分类达人说分类,比学赶超树新风
当天下午,9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分类达人以“5分钟现场演讲+3分钟提问答辩”的方式参与演讲比赛。围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文明养成等主题方向,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用真挚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展现了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体验。
在现场答辩环节,评委专家针对分类达人演讲主题抛出相关问题,达人们结合自身分类实践展开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回答,垃圾分类新时尚的最强音“声”入人心。现场响起阵阵掌声,不仅是为他们的精彩表现喝彩,更展现了龙华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关心支持垃圾分类事业的精神风貌。最终通过评委团的评议,分别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3名,其中杨牧云和周莎将代表龙华区参加市级决赛。
分类达人展风采,共创分类新时尚
在生活与工作中各位分类达人以身作则,带动身边人参与垃圾分类,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学生代表杨牧云: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在学校担任桂花小学少先队大队长并带领全校同学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率队参与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夺得区级冠军和市级第二名,并积极担任区生活垃圾分类场馆红领巾讲解员,投身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引导周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市民代表周莎:混在一起是垃圾、分类就是新资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践行垃圾分类,便可将诗文中的山川灵秀永远留在身边。参与垃圾分类已有3年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带动全家齐上阵进行垃圾分类,同时积极号召身边人参与垃圾分类,希望每个人都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
学生代表赖厚涛:垃圾分类是现代人对自然循环的一种智慧延续。参与垃圾分类已有1年时间,在家中为家人们讲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学校向同学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在小区向邻居们倡导垃圾减量分类的重要性。
分类讲师代表刘雪:立足本职推动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已有7年时间,致力于零废弃简约生活传播,参与市、区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和督导实务管理工作当中, 为垃圾分类理念传播贡献力量。
分类讲师代表胡斌:细致分类带动邻里参与。参与垃圾分类已有7年时间,加入垃圾分类队伍后,多次被市、区评选为“优秀讲师”“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志愿者代表朱小英: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参与垃圾分类已有3年时间,到各个社区开展宣讲培训百余场,受众千余人,成立懿花园小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带领小区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文明捡拾、志愿督导等活动。
教师代表冯珊:垃圾分类行动展现出吾辈青年懂礼貌、有素质、有文化的青春风貌。参与垃圾分类已有3年时间,组织全园孩子及老师加入了光盘打卡行动,参与人员355人,回收牛奶盒1105kg,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率达到95%以上。
分类讲师代表吴美华:履职尽责践行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已有7年时间,积极参与授课培训活动,连续三年垃圾分类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讲师”称号。
分类讲师代表孙晓滨:为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已有3年时间,多次被市、区、街道、社区评选为“优秀志愿者”。
多措并举促分类,凝心聚力提质效
近年来,龙华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点带面、以人为本,将全区各街道、社区、小区、单位、学校作为宣传垃圾分类的“主阵地”,积极发挥垃圾分类达人宣教作用,助力全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在全市首推生活垃圾分类导师制度,凝聚小区物业、党员、志愿者、讲师等多群体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垃圾分类宣教工作;深入推进校园“蒲公英计划”,加强蒲公英教师队伍建设,开展“蒲公英校园”创建工作,提升“蒲公英计划”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培育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垃圾分类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给予激励对象通报表扬,并对其中的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进行资金补助。截至目前,已培养1861名志愿讲师、近千名志愿者、403名蒲公英教师,并持续扩充垃圾分类社会力量队伍,提升队伍素质。
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以来,龙华区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党员志愿督导、入户宣传等工作,并开展了百余场主题宣传活动,影响覆盖15万余人,张贴宣传周海报6000余张,刊发媒体20篇,浏览量达到9.3万人次。
下一步,龙华区将持续开展志愿百日行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投入全民垃圾分类志愿督导活动,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督导员模范队伍”,依托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教、实践活动,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与投放准确率,让垃圾分类新时尚成为美丽龙华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