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053983602N/2024-00148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4-12-31
名称: 龙华区创建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基地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31
主题词: 垃圾分类 实践 基地
【打印】 【字体:    

龙华区创建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基地

发布日期:2024-12-31  浏览次数:-

  在龙华区,一场全面且深入的垃圾分类校园教育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蒲公英校园”创建工作成绩亮眼,包括创建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基地等一系列得力举措落地生效,为垃圾分类事业注入青春活力。

  “每周半天计划”,开启分类教育新篇

  每到周二和周四下午,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便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一群群小学生在老师与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开启垃圾分类的沉浸式探索之旅,深切感受垃圾分类独特的魅力与重要意义。

  在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教育局的协同推动下,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携手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行知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深入开展合作。他们精准把握小学生的年龄特质与认知水平,深度挖掘科普馆的资源优势,精心设计了一套涵盖系统知识学习和丰富实践体验的特色教案。通过这一创新性举措,成功将该科普馆转型升级为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垃圾分类实践教育之门。

  垃圾分类“每周半天计划”的课程集趣味性、知识性与互动性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课程利用形象直观的展板、模型、多媒体演示和讲解,以通俗语言和生活实例,向学生们详细阐释垃圾类别、危害以及合理分类的重要意义。其中,实践体验环节是课程精髓所在,学生们通过投身垃圾分类游戏,参与知识竞赛、环保手工制作等方式亲身体验和强化分类技能,领略资源再利用的独特魅力,激发其成为垃圾分类这一文明理念的忠实实践者和传播者,为垃圾分类事业培育新生力量。

  软件与硬件并重,筑牢校园宣教阵地

  “蒲公英教师”是推动校园垃圾分类教育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源泉与坚实力量。龙华区高度重视“蒲公英教师”队伍的培育工作,在持续开展“蒲公英教师”招募的同时,还通过组织培训、校园实践、互动交流、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蒲公英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2024年以来,已累计培育520名“蒲公英教师”,开展“蒲公英教师”全覆盖培训2次,为垃圾分类校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招募垃圾分类“红领巾讲解员”是龙华区垃圾分类校园教育的又一创新举措。他们以儿童视角和纯真话语讲述分类知识,传播文明理念,更易于被大众接受,成为垃圾分类科普宣教队伍里的一支“奇兵”。2024年以来,龙华区已累计招募“红领巾讲解员”15名,他们为1000余人次进行了分类知识科普宣传,形成了“小手拉大手”的良好氛围,有效拉近了垃圾分类与人们的距离。

  在提升“蒲公英校园”宣教队伍的同时,龙华区还高度重视硬件设施的配套。深度发掘自然教育中心在自然、园艺以及环保教育方面的独特价值,在花园巧妙地融入由再生资源创作而成的艺术品,在辖区教科院附属幼儿园花半里分园、行知实验小学和北站中心公园等场所,匠心独运地打造了10座风格各异的“蒲公英”共建花园。同时,在和平实验学校打造垃圾分类校园环保驿站,引入再生资源智能回收设备,通过用积分兑换学习用品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垃圾分类。

  此外,龙华区还创新打造三大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10个“蒲公英”共建花园、2个“分类微课堂”和1个校园环保驿站等科普基地,并依托其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家校社联动。全区先后开展了“世界环境日”“分类体验日”“空杯减塑”“暑假研学游”、亲子绘画体验、亲子低碳时装秀、环保手工作品征集等各类主题活动近20场次,在寓教于乐中传递环保理念,吸引8000余名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与,其中龙华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馆“暑假研学游”打卡人数超2000人次,居全市第二。

  教学与实践互促,引领绿色低碳风尚

  在不断拓展垃圾分类校外教育渠道的同时,龙华区还持续丰富校园教育形式,通过开展教学授课、主题班会、动员宣讲、少先队“分类达人说”、分类知识竞赛等理论知识学习活动,以及“换享市集”“开学第一课”“绿色毕业季”、变废为宝手工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成功引导校园学生从最初的“要我分”逐步转变为“我要分”,促使他们养成了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自2024年以来,龙华区352所学校已累计开展分类教学活动超2000场次。

  校园奶盒回收是校园垃圾分类教育的生动实践。自深圳市开启校园奶盒回收工作以来,龙华区大力倡导各学校开展牛奶盒征订回收,由老师带领学生们将喝剩下的奶盒进行清洗、晾干、收集、整理后交由回收公司进行回收,不仅可以积累一定的碳积分兑换小礼品,带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更重要的是为减少全市碳排放作出贡献。2024年以来,龙华区已有110余所学校参与牛奶盒征订回收,累计回收奶盒约56吨,减少约90.5吨碳排放,居全市前列,彰显了龙华区在校园垃圾分类实践中的积极作为。

  志愿服务活动同样在龙华区垃圾分类校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龙华区各学校积极引导孩子们在校内外开展分类宣传、捡拾垃圾、桶边督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与理念的过程中,也切实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能够更加自觉地践行垃圾分类,并带动更多人踊跃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传播效应。2024年以来,龙华区各学校已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次,超1300名学生热情参与,为龙华区垃圾分类事业注入了青春活力与强大动力。

  通过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举措,龙华区在校园垃圾分类教育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龙华区将继续创新宣教形式,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垃圾分类校园教育,构建完善的教育生态体系,让垃圾分类理念深植学子心中,茁壮成长,全力打造“蒲公英计划”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