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起,龙华区观湖街道启动街区治理探索,结合社区网格设置、围合式小区及楼栋分布,将10个社区划分为52个街区,选派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和社区工作站主办人员担任街区长,统筹街区治理,着力破解社区人少事多、治理有“条”无“块”等难题,整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为深入推进观湖街道街区治理探索,南方日报特开设“街区精治·治理者说”栏目,聚焦5位街区治理统筹人、街区长,以其所观所感、所思所行,条分缕析这场基层治理变革催生的崭新气象。敬请垂注!
在社区干了7年,观湖街道大和社区党委副书记、田寮街区街区长罗欢的言行中却毫无“七年之痒”的痕迹。
相反,一场街区治理的探索,让这位资深社区工作者进一步“动能焕新”。
“街区最大的不同,就是变条线管理为全局治理,它就相当于一个小社区,街区长就是小书记的角色,你要统揽整个街区的问题与资源”,他认为,街区提供的是一个全盘解决问题的平台,“如果你想将工作做得更顺,想让社区变得更好,那么街区就是很好的抓手!”
罗欢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街区治理,也因此,他对这场新的探索,从思想理念到行动能力再到机制调整,都有了深刻的认知。
谈认知
街区搭建“全盘解决问题的平台”
南方日报:在街道启动街区治理部署之初,社区层面有些人不理解,觉得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你当时是如何理解街区的呢?
罗欢: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搞街区是好事儿。
从表面上看,做街区长的话,工作量也好、责任也好,的确是加重加大了。但是,如果想把工作做得更好更顺,或者想把社区变得更好,那么街区的设计就很好。
我在社区干了7年,基本上社区各个条线的业务都负责过,所以,对社区工作感受会相对全面、深刻一点。社区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出现在某一条线,但根子可能在其他条线,或者整个社区。
之前,社区的工作模式是党委书记抓总,党委班子成员各自负责条线业务,这样看起来各自的职责很清晰明确,但容易造成工作思维、视野和方法的局限,条与条之间也缺乏联动配合。
街区最大的不同,就是变条线的管理为全局的治理。街区长要考虑这个区域的所有问题,换句话说,街区相当于一个小社区,街区长相当于是一个社区党委书记的角色,你要统揽整个街区的问题与资源。
做街区长最初肯定是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但是,街区提供的是一个全盘解决问题的平台。只要想做好,就可以调配各方面的力量、主动介入,解决问题也就会更彻底。
从这个角度来说,做街区工作,一开始肯定累,因为你要熟悉街区、挖掘资源、了解问题。但一旦理顺了,街区治理不会累,因为你是在真正解决问题。街区治理的理念、方法、资源也会反哺原来的条线管理工作。
谈挑战
做好街区需要“情怀+学习能力”
南方日报:如此说来,街区工作不只是一开始工作量、责任的增大,还需理念、方法的更新!
罗欢:是的,作为街区长,所有都要改变。首先,你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你要有学习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起码相关的法律法规你要懂,所以终身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灵活,有些问题可能你现在解决不了,那你要学会迂回,这就是要从全局来考虑。
所以,街区其实也是我们街道和社区去选拔人才的途径。你负责的街区问题少,或者你的街区治理得好,我就认为你有能力。如果以后,社区党委班子都具备街区治理的能力,基层工作会好做很多。
做好街区的前提是,你真的想做好,想让社区变得更好,只要具备这个情怀,再加上持续学习的能力,街区就不愁做不好。
谈实操
用活用好“五社联动”
南方日报:那你在田寮街区是如何落实你说的这一切?
罗欢:做街区工作,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承接管理,一个是主动治理和服务。
前者,就是依托下沉到街区的各类网格员,完成各种常规的城市管理工作。真正的要点和难点是开展治理,要挖掘街区自身的治理资源为我所用。
第一点,我先去熟悉田寮街区有哪些资源。比如,街区里有田寮围股份合作公司,它是当地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公司,我首先就解决了我们街区办公点的问题。
第二个,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主体,或者是有组织的治理资源,能够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街区的治理和服务。我们找的主体是什么?就是有影响力的,或者说有财力的,有能力的,主要就是人、财、物三点。
其实这就是大家熟知的“五社联动”,只是“社区”变成“街区”,其他四个“社”(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与社会慈善资源)基本囊括了我们开展治理所需要的资源。只要你能联动到这些资源、主体,做好街区治理和群众服务就容易多了。
谈赋能网格员
变“要我管”为“我要管”
南方日报:找出这些资源、主体,接下来又怎么开展治理呢?
罗欢:其实,做街区治理,还有很常规而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网格员的赋能。
网格员的工作内容是非常清晰明确的,有自己的考核体系,结果导致他们习惯于盯着自己的职责范围,做事也习惯于按照事件分级分类上报。但在街区里,这种职业惯性就得改。
首先当然是强化街区意识,淡化网格员们的条线思维,让他记住自己是“街区人”,学会主动发现问题,遇到问题不是想着上交,而是主动思考怎么解决。
在之前的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下,网格员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链接资源的能力,其实是弱化了。而街区没有什么问题是单纯管理的问题,它都涉及好几个主体,都需要用治理的方式来解决。
所以,在街区里面,当网格员遇到问题,我作为街区长就会引导他分析,对方是什么人?有什么社会关系?经过一两次演练之后,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