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惠赠下列图书、文献资料和实物,我馆将分类入藏,以飨公众。泽被馆藏,惠及当代,功垂未来。深荷厚意,特发此证,以资谢旌。”5月21日,龙华本土纪录片导演王兆宇收到深圳市方志馆颁发的收藏证书,其参与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樟坑径76号》《樟坑径24号》被深圳市方志馆收录。
据悉,深圳市方志馆是全面展示深圳史志文化、集中反映深圳地情和党史的现代化文化设施,拥有全国各省、自治区、市和深圳市的志书、年鉴、党史、地情文献,以及极具价值的旧志和其他重要历史文献资料,面向公众开放。
被收录的两部纪录片之一《樟坑径76号》是一部爱国主义抗战纪录片,讲述的是80多年前樟坑径上围村爱国飞行员烈士陈桂林、陈桂民两兄弟的英雄事迹。该片于2019年启动纪录片资料搜集、整理和拍摄工作,历经3年,跨越5省寻找对战争尚还保留记忆的“知情人”,从掩埋在时光的历史碎屑中,淘出陈桂林、陈桂民两兄弟最珍贵的记录,用镜头回溯那一段惨烈的抗战历史,还原出两兄弟真实且鲜活的生平事迹。该片于2022年年底首映。
王兆宇表示,自己作为最早一批入驻上围艺术村的艺术工作者之一,在机缘巧合下获悉樟坑径76号的故事,并拍摄成纪录片,这既是他跨界纪录片拍摄的处女作,也是他作为76号房客,为曾经的房主献上的一份珍贵“礼物”。
《樟坑径24号》开拍紧随《樟坑径76号》发布之后。起因是在《樟坑径76号》搜集资料阶段,王兆宇意外发现陈国基烈士的名字,并留下深刻印象。在多处查证后,证实革命时期共产党员陈国基就是樟坑径上围人,于是王兆宇迅速确定第二部纪录片的拍摄主题。
《樟坑径24号》于今年2月在深圳中心书城首映,共制作三个版本,分别为95分钟双叙事线的长篇导演版,除展现寻找陈国基烈士的线索外,另增加“00后”青年对革命历史的新认知和新思考;60分钟单线叙事精华版,以记录寻找陈国基烈士生平故事展开;剪辑制作4集、每集15分钟的短片。
王兆宇曾说,相较于其他题材的纪录片,自己独爱历史题材,因为他认为深圳不缺故事,缺的是把故事梳理出来的人。“我觉得我有一种使命感,想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这个村落过去的历史故事。”他表示,拍纪录片的意义在于留痕,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英雄闪光人物重回大众的视野。
除了《樟坑径76号》与《樟坑径24号》外,目前王兆宇已投入“樟坑径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纪录片拍摄工作中。该纪录片命名为《樟坑径45号》,记录的是樟坑径上围人陈安仁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