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全力打造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龙华模式”

来源:龙华区日期:2019年10月24日 【 字体: 打印打印

10月22日,区委书记杜玲(右)接受中央媒体采访。

  在基层治理中,党建如何更好地下沉并做实?10月22日,在接受中央、省、市、区媒体联合采访时,龙华区委书记杜玲详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华模式”。

  谈及龙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杜玲将其归结为“三个突出”,即突出固本强基、突出精准精细、突出多方协同,切实用“绣花”般功夫做好社区服务大文章。

  中央、省、市媒体 聚焦龙华基层治理

  龙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精神,一年来,全面总结北站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聚焦建设基层党建先进区的目标,以争当尖兵、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华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龙华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10月22日下午,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龙华新闻等中央、省、市、区媒体联合专访龙华区委书记杜玲,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华模式”。

  访谈中,杜玲围绕突出固本强基、精准精细、多方协同“三个突出”,全方位深入解读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华模式”背后的方法论。领跑全市的创新方法、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项项让群众有获得感的成绩……访谈中,一个更立体化的“龙华模式”呈现在媒体记者们面前。

  杜玲表示,接下来,龙华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相关部署要求,抢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总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努力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先行示范、争当标杆,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添砖加瓦、再创佳绩!

  相关文章:

智慧党建 龙华区党建引领 社区“智”理平台上线

  一屏全面感知、一键接办诉求、一路护航安全,社区党委在社区治理上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10月23日下午,龙华区“党建引领社区‘智’理”平台上线启用仪式在北站社区智慧指挥中心举行。这是龙华区聚焦社区服务精细化精准化要求,从信息化着力,在北站社区试点打造的全区首个社区级智慧指挥中心。

  据悉,该平台是在全市“智慧党建”平台上,创新开发“党建引领社区智理”系统,打造“党建+科技+治理”智慧模式,整合党建、政务、城管等各类平台,打造服务触手可及的统一“云平台”,致力于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通过运用“党建引领社区‘智’理”平台,可以实现党群服务、事件分拨、应急值守、指挥调度等功能。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提供感知反应最灵敏、治理最智慧、效能最大化的服务管理,着力用智慧解决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科技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中心链接市智慧党建系统,一网联通社区群众和各类组织,开发“i社区”app,聚合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各类资源,创建“找书记”“你来@我来办”等功能模块,街道、社区的工作团队在线上轮流值班、24小时在线服务,实现服务需求、群众诉求一键接办;该中心汇聚上千万条数据,统一向社区集中,打造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网格管理一体化指挥体系,按照统一网格、统一排班、统一调度的工作要求,搭建多网合一、智能分拨、闭环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事件的接诉即应和高效处置;该中心关联1.1万余个智能感知设备,引入AI智能分析技术,加强对三小场所、安全用电以及重点区域的管理,筑牢社区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底线。

  谈固本强基:三个“率先”夯实一线力量

  “基层治理的基础在社区,关键还是在于人。”杜玲指出,龙华区注重强化社区工作队伍,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汇聚、在一线调度、在一线服务。一些工作更是“领跑”全市,实现了三个“率先”。

  全市率先建立社区党委班子全链条建设机制。涵盖选拔、培育、管理、任用全过程,将社区党委班子直接纳入区级干部队伍培训培养,并由区一级直接选拔169名班子成员培养人选,从区、街道选派22名在编优秀干部到社区任党委书记,16名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班子的头雁效应。

  全市率先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扁平化改革。将职能部门垂直管理的网格员、安全员、消防员、治安员、市容巡查员5支队伍整合下沉到社区,统一编入辅助岗、主办岗、负责人岗3类共35档可升可降、可进可出的岗位职级体系,统一由社区党委调度指挥、考核管理,既形成很好的“鲶鱼效应”,又形成很强的作战合力。

  全国率先推进专职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改革。健全党务工作初、中、高三级专业测评制度和常态化培训机制,设立5个等级30个档次的职级体系,由区委组织部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目前,已建立238人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大幅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质量。

  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有鉴于此,龙华区以一线锻炼、素质提升、激励容错为着力点,全面锻造干部队伍。坚持以吃劲岗位锻炼干部,选派96名干部全脱产参与治水、维稳、查违等急难险重任务实践锻炼,在硬任务中锻造硬干部,并通过工作考察提拔重用其中的68名干部,占比70.8%,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激励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选人用人氛围。同时,全市创新开展受处理人员回访监督、为被错告诬告党员干部澄清正名等工作,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

  龙华领跑全市 实现“三个率先”:

  1、全市率先建立社区党委班子全链条建设机制。

  2、全市率先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扁平化改革。

  3、全国率先推进专职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改革。

  谈精准精细:让党的服务随处可达、形象随处可见

  “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这是访谈中杜玲多次提及的一句话,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转化为工作的不竭动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为了向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龙华区创新定制化服务。在服务设施的硬件方面,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在建设1个区级、N个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推动党群服务向城中村、老旧小区等最接近群众的城市角落延伸,建成50个党群服务V站,将党的元素融于咨询接待、应急医疗、雨伞租用、图书借阅等细小的贴心服务之中,让党的服务随处可达、形象随处可见。

  在服务效能的软件方面,坚持群众需求是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更好地体现民意,服务民需,实现民愿。全区投入资金1.2亿元,办好“短平快”的民生微实事1000多件,让群众不仅享受到优质服务,而且感受到惠从何来。在政务服务方面大力推行“社区办、网上办、自助办”模式,将166个事项下放到街道通办、78个事项到社区通办,增设6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54个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多方会议系统共享服务、课程等资源,让党群服务更加集约高效。

  此外,创新智能化服务推动了龙华实现基层“智”理。在全市“智慧党建”平台上,龙华区创新开发“党建引领社区智理”系统,打造“党建+科技+治理”智慧模式,整合党建、政务、城管等各类平台,打造服务触手可及的统一“云平台”,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像这样的“智”理平台在龙华区不是个例。社区智慧指挥中心实现“一屏全面感知”;“i社区”APP实现“一键接办诉求”;依托信息高速通路实现“一路护航安全”……

  谈多方协同:拓展多元参与渠道 统筹各方治理资源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要把社区这么多居民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必须要有党组织的凝聚引导。”杜玲指出,在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下,龙华区创新联席会商机制,凝聚各方治理合力。以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为主要平台,完善组织共建、协商议事、群团带动、治安联动、社会参与五个机制,有效统筹社区工青妇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不同层级和领域的各类主体,合力解决好社区治安、安全生产、交通疏导、环境卫生等各方面问题。

  其中,北站社区党组织联席会,便有效统筹广铁集团深圳北车站、北站交通管理办等“省、市、区、街”四级共31个驻社区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33个党组织,实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组织凝聚、高效协商,有效统筹解决好全国特大型高铁综合枢纽、全省流动人口最集中区域和全市最大保障房小区等方面的管理难题。

  龙华区创新“三事分流”工作法,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社区党委牵头搭建议事空间,把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社区居民议事日,收集居民议题,将其分为“大事、小事、私事”3大项48小项,实现“大事”党委主导快办、“小事”基层协商共办、“私事”互相支持帮办。一年来,通过“三事分流”高效处理居民意见建议1600多条,推动“有事要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成为社区居民的普遍共识。

  龙华区非户籍人口占比较大,如何为他们做好服务,共享发展成果,成了龙华区在基层治理方面重点关注的问题。杜玲介绍道,龙华区通过创新融合共治模式,增强来深建设者认同感归属感。面对全区非户籍人口占比近九成、人口结构严重倒挂的现状,龙华区着力深化融合共治,让非户籍人口这个社区治理的最大变量成为正能量的最大增量。

  各街道各社区主动作为,打造了不少融合共治的“品牌”项目。北站社区创设的“北站小巢”四点半学堂,为300多个外来务工家庭解决子女看管难问题;清湖社区、桔塘社区试点打造的“协同共治之家”,推动外来人口积极参与协商议事、纠纷调处、志愿服务等各类社区治理活动;富康、清湖等社区建立4个“租客之家”,引导城中村租客成立联防安全、联谊交友、市容环境等各类自治小组,推动解决社区治安、电动车停放等实际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还在全区29个社区创新推广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根据业主的安全投入、租户的行为表现等情况,划分为宽管级、严管级、禁止级三个级别,对存在隐患的出租屋,以“文字+图片+二维码”形式制作“告示牌”,将业主与租户的“好”与“坏”公开出来,将出租屋安全信息全部“晒”出来,引导租客与业主共同打造安全宜居环境,让广大租客住得安心、放心、舒心。在大力深化融合共治模式改革下,龙华区荣获“2018深圳改革质量奖”,获评“2018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

  基层治理的探索之路没有尽头。杜玲表示,龙华区将重点抓牢社区党委这个堡垒,抓牢服务群众这个根本,抓牢机制建设这条路径,抓牢资源下沉这个关键,持续用力、深化创新,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总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努力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先行示范、争当标杆,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添砖加瓦、再创佳绩!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