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龙华区水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9MB2D27890L/2024-00091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龙华区水务局 成文日期: 2024-12-31
名称: 深圳3处上榜2024年度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31
主题词: 2024年度 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观澜河湿地公园
【打印】 【字体:    

深圳3处上榜2024年度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发布日期:2024-12-31  浏览次数:-

  近日,省水利厅、团省委、省科协联合公布2024年度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名单,深圳3处上榜,分别是茅洲河碧道、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水情教育基地、观澜河湿地公园。

图片3.png

  本次评选是广东省首次开展省级水情教育基地评审认定,全省共有19个水利单位(工程)被评为首批省水情教育基地。各基地作为水情教育科普的重要阵地和实境课堂,突出水情教育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动态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基地能力建设,有效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知水、节水、护水、亲水活动,增进公众对基本水情的认知,提升公众水素养和科学素质。

  深圳本次入选的3处基地各具特色,它们结合智慧展馆、碧道景点、湿地公园等场所,将山河美景与水情教育融为一体,讲好水文化、水历史、水知识,让公众在亲水休闲中增加对深圳水情的了解。

  茅洲河碧道

  茅洲河碧道以茅洲河为主线,跨越宝安区和光明区,全长12.9公里,沿线主要有科技智谷、活力走廊、魅力产城、碧道客厅、科创水岸等六大区域,核心节点有茅洲河展示馆、左岸科技公园、燕罗湿地公园、洋涌河水闸等,将城市、科技与河景、山景融合一体,释放山水交融的生态核心价值,是充满人气与活力的碧道形象客厅。

图片4.png

  既是碧道,也是景点,更是水情科普阵地,茅洲河碧道让公众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深圳水污染治理的艰辛历程,有力促进了水情知识的普及和公众节水护水意识的提升。

  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水情教育基地

  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水情教育基地(简称“基地”)依托“生命线工程”深圳市东江水源工程而建,重点围绕“四个一”:一条“饮水思源”科普学习线路、一个“生命线工程”科普展厅、一堂节水护水体验课程、一座具有水文化特色的露天营地,设有东江展示馆、思源书吧、大禹像园区、输水管纪念物、东江取水口纪念册石、节水宣传长廊等节点。展示馆内设置有工程沙盘模型、工程图片展、VR教学设备及互动实验设备,并开设水情教育课程,向广大社会公众展示了“生命线工程”的建设、运行情况,更展现了水与城市、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图片5.png

  基地与东江水道为邻,水域广阔、林木丰茂,自然景观富有岭南田园特色,基地内留下的工程建设过程中珍贵的题词、照片等素材,让公众在参观、休闲的同时感受和体验治水兴水的人文情怀,进而推动公众参与到城市爱水、护水、节水的文明行动中来。

  观澜河湿地公园

  观澜河湿地公园利用生态的方式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公园,实现了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休闲景观的综合效益。公园中设有中央贮水池“生命之泉”、植物池等观赏点,经人工湿地处理过后的水清澈见底,自然汇集在“生命之泉”中,可作为市政回用水;植物池种植了水生美人蕉、大叶再力花等净水植物,夏季时朵朵娇艳、花开成海;同时,栈道沿线设有各类具有教育性、知识性的标识牌,方便游客了解植物种类及其净化功能。

图片6.png

  观澜河湿地公园通过让公众直观感受污水经过生态湿地渗透处理由浊变清的过程,让公众深入了解水生态知识,同时宣传了水对于生命、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让市民增强环保意识。

  接下来深圳将充分发挥省级水情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引导公众知水、节水、护水、亲水,凝聚治水兴水合力。

  深圳市水务局整理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